摩擦滑橇输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0328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摩擦滑橇输送机,由支承框架、支承辊轮、滑橇、驱动机构、导轮组成;其中支承辊轮固定连接在支承框架上,滑橇连接在支承辊轮上,摩擦杆连接有压紧装置并固定在滑橇上,压紧装置上固定连接驱动装置和调节弹簧构成驱动机构,驱动装置及压紧装置滑动连接在支承框架的滑槽上;滑橇上固定导轮。其结构简单、制作成本及运行成本低、绿色环保、无需润滑、噪音低。(*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摩擦滑橇输送机,属于输送机
技术背景现有的滑橇滚床输送机,其主要结构是齿形带(或链条)及滚轮组件,输 送机是通过齿形带(或链条)带动滚轮组件转动,从而带动作用在滚轮组件的 滚子上的滑橇进行前后运动,完成输送工件的目的。其主要缺陷在于结构复杂、 制作成本高、驱动功率大、运行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擦滑橇输送机,其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 陷,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摩擦滑橇输送机,由支承框架、支 承辊轮、滑橇、驱动机构、导轮组成;其中支承辊轮固定连接在支承框架上, 滑橇连接在支承辊轮上,摩擦杆连接有压紧装置并固定在滑橇上,压紧装置上 固定连接驱动装置和调节弹簧构成驱动机构,驱动装置及压紧装置滑动连接在 支承框架的滑槽上;滑橇上固定导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输送机结构简单、制作成本及运行成本降低、 无需润滑、噪音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2是本技术的剖面图。图中l.支承框架,2.支承辊轮,3.滑橇,4.驱动装置,5.摩擦杆,6. 压紧装置,7.调节弹簧,8.滑槽,9.导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l、 2所示,摩擦滑橇输送 机,由支承框架l、支承辊轮2、滑橇3、驱动机构4、导轮9组成;其中支承辊轮 2固定连接在支承框架1上,滑橇3连接在支承辊轮2上,摩擦杆5连接有压紧装置 6并固定在滑橇3上,压紧装置6上固定连接驱动装置4和调节弹簧7构成驱动机 构,驱动装置4及压紧装置6滑动连接在支承框架1的滑槽8上;滑橇3上固定导轮9 。滑槽8固定在支承框架1上。当工作时,驱动装置4及压紧装置6在滑槽8上移动,通过调节弹簧7将驱 动装置4及压紧装置6夹紧在滑橇3的摩擦杆5上产生摩擦力带动滑橇3运动。 为防止滑橇3运行中偏离,通过导轮9进行导正。两侧的支承辊轮2支承滑橇3运行。支承辊轮2安装在支承框架1上。滑槽8固定在支承框架1上。在滑 橇3中间通过驱动装置4及压紧装置6作用在固定于滑橇3上的摩擦杆5上进 行驱动。驱动装置4及压紧装置6作用在支承框架1的滑槽8上通过调节弹簧7产生压力,从而产生摩擦驱动力。权利要求1、摩擦滑橇输送机,由支承框架(1)、支承辊轮(2)、滑橇(3)、驱动机构(4)、导轮(9)组成;其特征在于支承辊轮(2)固定连接在支承框架(1)上,滑橇(3)连接在支承辊轮(2)上,摩擦杆(5)连接有压紧装置(6)并固定在滑橇(3)上,压紧装置(6)上固定连接驱动装置(4)和调节弹簧(7)构成驱动机构,驱动装置(4)及压紧装置(6)滑动连接在支承框架(1)的滑槽(8)上;滑橇(3)上固定导轮(9)。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摩擦滑橇输送机,由支承框架、支承辊轮、滑橇、驱动机构、导轮组成;其中支承辊轮固定连接在支承框架上,滑橇连接在支承辊轮上,摩擦杆连接有压紧装置并固定在滑橇上,压紧装置上固定连接驱动装置和调节弹簧构成驱动机构,驱动装置及压紧装置滑动连接在支承框架的滑槽上;滑橇上固定导轮。其结构简单、制作成本及运行成本低、绿色环保、无需润滑、噪音低。文档编号B65G35/00GK201052914SQ200720093878公开日2008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8日专利技术者伟 宋, 辉 曹, 高先海 申请人: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摩擦滑橇输送机,由支承框架(1)、支承辊轮(2)、滑橇(3)、驱动机构(4)、导轮(9)组成;其特征在于:支承辊轮(2)固定连接在支承框架(1)上,滑橇(3)连接在支承辊轮(2)上,摩擦杆(5)连接有压紧装置(6)并固定在滑橇(3)上,压紧装置(6)上固定连接驱动装置(4)和调节弹簧(7)构成驱动机构,驱动装置(4)及压紧装置(6)滑动连接在支承框架(1)的滑槽(8)上;滑橇(3)上固定导轮(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先海宋伟曹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