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月芝专利>正文

黄干酱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7936 阅读:7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黄干酱的生产方法涉及一种食用酱的生产方法,特别是发酵方法。主要是为解决目前用高盐固态发酵法生产食用酱味差、基酸含量低等问题而研制的。方法主要是采用低盐固、稀发酵法,将一次发酵法改为两次发酵,将发酵后加水改为两次发酵中间加水。这样制成的食用酱黄褐色,有光泽,酱香气和酯香气浓,醇厚鲜甜适口,粘度适度,氨基酸含量高。(*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黄干酱的生产方法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食用酱的生产方法,特别是发酵方法。目前生产食用酱一般都采取高盐固态发酵法,即用约为原料重量50%左右的波美20度盐水拌曲一次发酵20天左右,然后磨酱、加水而成。这种发酵方法的缺点是:由于含盐量过高,使米曲霉菌对蛋白质的分解受到控制,使酱中的氨基酸含量低,一般都在0.4%以下;又由于磨酱后加水,制出的酱放置一段时间后,粘度差,酱香气差,味苦涩。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研究一种新的发酵方法,创造一个有利于米曲霉分解蛋白质形成氨基酸的有利条件,使制出的酱色鲜味香、粘度适度、氨基酸含量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生产食用酱主要以脱脂大豆为原料,其工艺流程大致为:筛选→润水→闷料→蒸煮→冷却→接种→拌曲→发酵→磨酱→灭菌→装袋。这里我们主要是采取固、稀发酵法,用约为原料重量50%,温度50℃左右,波美14度盐水拌曲,平温45℃发酵一周,然后加入占原料重量70%的波美16度盐水,平温40℃发酵10天左右,由于发酵是在相对低盐的情况下进行,有利于米曲霉菌分解蛋白质形成氨基酸,这样得到的成熟的醅子氨基酸含量高达0.8-0.9%。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由于采取低盐发酵,变一次发酵和发酵后加水为两次发酵,第二次发酵前加水,这样的食用酱黄褐色,有光泽,酱香气和酯香气浓,醇厚鲜甜适口,粘度适度,氨基酸含量高。实施例:取筛选好的脱脂大豆100公斤,润水、闷料、蒸煮、冷却、接种,然后用50公斤温度50℃的波美14度盐水拌曲,平温45℃发酵一周,然后加入70公斤波美16度盐水,平温40℃发酵10天左右,然后磨酱、灭菌、装袋。

【技术保护点】
黄干酱的生产方法涉及一种食用酱的生产方法,特别是发酵方法,以脱脂大豆为原料,工艺流程依次为:筛选、润水、闷料、蒸煮、冷却、接种、拌曲、发酵等,其特征在于采用固、稀发酵法,用约为原料重量50%,温度50℃左右,波美14度盐水拌曲,平温45℃发酵一周,然后加入占原料重量70%的波美16度盐水,平温40℃发酵10天左右,然后磨酱、灭菌。

【技术特征摘要】
1、黄干酱的生产方法涉及一种食用酱的生产方法,特别是发酵方法,以脱脂大豆为原料,工艺流程依次为:筛选、润水、闷料、蒸煮、冷却、接种、拌曲、发酵等,其特征在于采用固、稀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月芝
申请(专利权)人:刘月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