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硫吸收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71703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3 0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脱硫吸收塔,包括:吸收塔,其上部设有第一喷淋层、第二喷淋层、第三喷淋层、第四喷淋层、第五喷淋层,所述第一喷淋层、所述第二喷淋层、所述第三喷淋层、所述第四喷淋层和所述第五喷淋层均设有多个喷嘴;高效扰流模块,其设于吸收塔入口与所述第一喷淋层之间;浆液池,其设于所述吸收塔的下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喷嘴浆液的覆盖率达到250%,保证了电厂主机的稳定运行,脱硫系统稳定运行,有效地避免了机组故障的发生,脱硫烟气达到了环保排放的要求,优化了设计,降低了成本,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脱硫吸收塔,具体涉及一种降低吸收塔脱硫烟气排放的脱硫吸收塔。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电力需求持续增大,雾霾持续影响,控制PM2.5提到了议事日程。地方政府、电力企业纷纷提出“超低排放”、“近零排放”、“达到燃机排放标准”的建设或改造要求。“超低排放”技术,科学指导火电行业可持续发展超洁净排放。发展改革委印发《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严控大气污染物排放。新建燃煤发电机组(含在建和项目已纳入国家火电建设规划的机组)应同步建设先进高效脱硫、脱硝和除尘设施,不得设置烟气旁路通道。东部地区(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11省市)新建燃煤发电机组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基本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即在基准氧含量6%条件下,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分别不高于10、35、50毫克/立方米)。中部地区(黑龙江、吉林、山西、安徽、湖北、湖南、河南、江西等8省)新建机组原则上接近或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鼓励西部地区新建机组接近或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支持同步开展大气污染物联合协同脱除,减少二氧化硫、萊、神等污染物排放。现有的脱硫系统在实际燃煤含硫量达到3.0%的条件下,入口二氧化硫(6% 02,标态,干态)浓度为6500mg/Nm3时,并使FGD出口烟气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低于200mg/Nm3,系统脱硫效率达到97%以上。山西省发改委和省环保厅牵头提出“推进全省燃煤发电机组烟气超洁净排放的实施意见”,在实施意见中,山西省燃煤发电机组烟气超洁净排放分两类标准:超洁净排放标准1:氮氧化物(N0x)50mg/Nm3、二氧化硫(S02) 35mg/Nm3、烟尘5mg/Nm3,执行主体为燃用原煤发电机组。现有的脱硫设施已无法满足二氧化硫(S02)35mg/Nm3排放要求,因此需要对机组进行系统改造。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降低吸收塔脱硫烟气排放的脱硫吸收塔。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脱硫吸收塔,包括:吸收塔,其上部设有第一喷淋层、第二喷淋层、第三喷淋层、第四喷淋层、第五喷淋层,所述第一喷淋层、所述第二喷淋层、所述第三喷淋层、所述第四喷淋层和所述第五喷淋层均设有多个喷嘴;高效扰流模块,其设于吸收塔入口与所述第一喷淋层之间;浆液池,其设于所述吸收塔的下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喷淋层、所述第二喷淋层、所述第三喷淋层、所述第四喷淋层和所述第五喷淋层中任意四个喷淋层上的喷嘴为双向喷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喷嘴浆液的覆盖率达到250%,保证了电厂主机的稳定运行,脱硫系统稳定运行,有效地避免了机组故障的发生,脱硫烟气达到了环保排放的要求,优化了设计,降低了成本,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脱硫吸收塔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吸收塔;11、吸收塔入口;12、吸收塔出口 ;21、第一喷淋层;22、第二喷淋层;23、第三喷淋层;24、第四喷淋层;25、第五喷淋层;4、浆液池。【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脱硫吸收塔,包括吸收塔1、五个喷淋层、高效扰流模块3和浆液池4。吸收塔1上部设有第一喷淋层21、第二喷淋层22、第三喷淋层23、第四喷淋层24、第五喷淋层25,第一喷淋层21、第二喷淋层22、第三喷淋层23、第四喷淋层24和第五喷淋层25均设有多个喷嘴,其中,第一喷淋层21、第二喷淋层22、第三喷淋层23、第四喷淋层24和第五喷淋层25中任意四个喷淋层上的喷嘴为双向喷嘴,喷嘴浆液的覆盖率达到250%。高效扰流模块设于吸收塔入口 11与第一喷淋层21之间。浆液池4设于吸收塔1的下部。本技术的脱硫吸收塔保证了电厂主机的稳定运行,脱硫系统稳定运行,有效地避免了机组故障的发生,脱硫烟气达到了环保排放的要求,优化了设计,降低了成本,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脱硫吸收塔,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收塔(1),其上部设有第一喷淋层(21)、第二喷淋层(22)、第三喷淋层(23)、第四喷淋层(24)、第五喷淋层(25),所述第一喷淋层(21)、所述第二喷淋层(22)、所述第三喷淋层(23)、所述第四喷淋层(24)和所述第五喷淋层(25)均设有多个喷嘴; 高效扰流模块,其设于吸收塔入口(11)与所述第一喷淋层(21)之间; 浆液池(4),其设于所述吸收塔(1)的下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淋层(21)、所述第二喷淋层(22)、所述第三喷淋层(23)、所述第四喷淋层(24)和所述第五喷淋层(25)中任意四个喷淋层上的喷嘴为双向喷嘴。【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脱硫吸收塔,包括:吸收塔,其上部设有第一喷淋层、第二喷淋层、第三喷淋层、第四喷淋层、第五喷淋层,所述第一喷淋层、所述第二喷淋层、所述第三喷淋层、所述第四喷淋层和所述第五喷淋层均设有多个喷嘴;高效扰流模块,其设于吸收塔入口与所述第一喷淋层之间;浆液池,其设于所述吸收塔的下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喷嘴浆液的覆盖率达到250%,保证了电厂主机的稳定运行,脱硫系统稳定运行,有效地避免了机组故障的发生,脱硫烟气达到了环保排放的要求,优化了设计,降低了成本,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IPC分类】B01D53/18【公开号】CN204973483【申请号】CN201520499412【专利技术人】刘玉新, 刘畅 【申请人】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1月20日【申请日】2015年7月10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脱硫吸收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塔(1),其上部设有第一喷淋层(21)、第二喷淋层(22)、第三喷淋层(23)、第四喷淋层(24)、第五喷淋层(25),所述第一喷淋层(21)、所述第二喷淋层(22)、所述第三喷淋层(23)、所述第四喷淋层(24)和所述第五喷淋层(25)均设有多个喷嘴;高效扰流模块,其设于吸收塔入口(11)与所述第一喷淋层(21)之间;浆液池(4),其设于所述吸收塔(1)的下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新刘畅
申请(专利权)人: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