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硫装置吸收塔壳体安装用提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156906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2 0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壳体安装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脱硫装置吸收塔壳体安装用提升装置,包括均匀布置在罐壁内侧的多个液压提升机构,与每个液压提升机构连接的液压泵站;所述液压提升机构包括液压千斤顶、支架、提升锚头、斜支肋和承载杆,所述液压千斤顶安装于支架的顶部,所述液压千斤顶的活塞杆为空心结构,在该活塞杆的空心结构内穿设提升杆,在所述提升杆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卡头和下卡头,所述承载杆设于支架内,所述液压千斤顶内提升杆的下端与承载杆的顶部连接,所述提升锚头设于支架的下端且与承载杆的底部连接,所述斜支肋安装于支架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省时又省力,减少了大量脚手架的搭拆工作,安全性非常高,同时便于质量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壳体安装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脱硫装置吸收塔壳体安装用提升装置
技术介绍
火力发电机组排放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进行处理是环保排放的要求,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技术是目前较成熟的烟气脱硫方法。吸收塔是该方法中关键设备,吸收塔的安装主要包括底板、壳体、烟气进出口、内部喷淋除雾等装置、外接管座、平台扶梯等。壳体安装是吸收塔安装中的关键步骤,由于吸收塔的壳体体积、重量较大,一般采用厂家制造,现场组合、安装的工艺。吸收塔壳体正装工艺的不足在最初的吸收塔壳体安装中,现有技术一般采用一贯的正装法,即基础划线;底板安装结束后,从第一层壳体安装直至壳顶封闭。但在施工过程中,给安装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突现出正装法存在以下不足之处:正装法安装最大的困难就是壳体的椭圆度、垂直度等质量标准很难控制,要想很好地控制就必须先对每层壳体进行组合,组合成圈状后整体吊装,但是这样一来就必须事先搭置好一个组合平台,而且圈状吊装,为了保证椭圆度、垂直度等要求,需要增加许多撑杆,材料的消耗量相当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脱硫装置吸收塔壳体安装用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均匀布置在罐壁(A)内侧的多个液压提升机构(1),与每个液压提升机构(1)连接的液压泵站(4);所述液压提升机构(1)包括液压千斤顶(5)、支架(6)、提升锚头(8)、斜支肋(9)和承载杆(10),所述液压千斤顶(5)安装于支架(6)的顶部,所述液压千斤顶(5)的活塞杆为空心结构,在该活塞杆的空心结构内穿设提升杆,在所述提升杆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卡头(13)和下卡头(14),所述承载杆(10)设于支架(6)内,所述液压千斤顶(5)内提升杆的下端与承载杆(10)的顶部连接,所述提升锚头(8)设于支架(6)的下端且与承载杆(10)的底部连接,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硫装置吸收塔壳体安装用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均匀布置在罐壁(A)内侧的多个液压提升机构(1),与每个液压提升机构(1)连接的液压泵站(4);所述液压提升机构(1)包括液压千斤顶(5)、支架(6)、提升锚头(8)、斜支肋(9)和承载杆(10),所述液压千斤顶(5)安装于支架(6)的顶部,所述液压千斤顶(5)的活塞杆为空心结构,在该活塞杆的空心结构内穿设提升杆,在所述提升杆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卡头(13)和下卡头(14),所述承载杆(10)设于支架(6)内,所述液压千斤顶(5)内提升杆的下端与承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丰付士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东北电力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