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新平专利>正文

双缸刹车分泵及双缸连体刹车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41833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1 0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双缸刹车分泵及双缸连体刹车泵。本发明专利技术双缸刹车分泵,顶板、泵体、内刹车片、外刹车片依次平行布设,导柱依次顶板、泵体、内刹车片及外刹车片,导柱与顶板固定连接,导柱与泵体及内刹车片间隙配合,导柱与外刹车片固定连接;内外刹车片之间留有间距;泵体形成两活塞通孔,活塞通孔与导柱平行,活塞通孔装入两活塞,活塞通孔内的两活塞的内端相对并留有间距;泵体开有进油孔及放气孔,进油孔、放气孔都与泵体的两个活塞通孔相贯通;同一活塞通孔内的其中一活塞的外端面固接内刹车片,另一活塞的外端面固接顶板;或者,导柱外套弹簧,弹簧两端顶于内外刹车片,一活塞的外端面与内刹车片相贴,另一活塞的外端面与顶板相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动车、摩托车等车辆的制动部件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双缸刹车分栗及双缸连体刹车栗。
技术介绍
刹车系统在整车装备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安全部件,其直接关系着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在现有的电动车、摩托车等车辆的刹车系统中,其结构较为复杂,刹车片与制动盘间经常会出现拖带现象,而造成刹车部件发热、磨损、产生较大的噪音以及异响,严重影响制动效果,最为严重时致使制动失灵,整车在行驶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缸刹车分栗及双缸连体刹车栗O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双缸刹车分栗,包括栗体、活塞、内刹车片、外刹车片、导柱及顶板,顶板、栗体、内刹车片、外刹车片依次相平行布设,两根所述的导柱分别依次穿过顶板、栗体、内刹车片及外刹车片的两端,导柱与顶板固定连接,导柱与栗体及内刹车片间隙配合,导柱与外刹车片固定连接;内刹车片与外刹车片之间留有间距;栗体形成两个对称的活塞通孔,两个活塞通孔都与导柱相平行,每个活塞通孔各装入两个所述的活塞,同一活塞通孔内的两个活塞的内端相对并留有间距;栗体开设有进油孔及放气孔,进油孔、放气孔都与栗体的两个活塞通孔相贯通;同一活塞通孔内的其中一活塞的外端面固接内刹车片,另一活塞的外端面固接顶板;或者,两导柱各外套一根弹簧,弹簧两端顶于内刹车片与外刹车片,同一活塞通孔内的其中一活塞的外端面与内刹车片相贴,另一活塞的外端面与顶板相贴。所述的双缸刹车分栗,栗体的每个活塞通孔内壁形成两个O形油封凹槽,两O形油封处于活塞通孔的两端,O形油封凹槽内装入O形油封,O形油封与相对应活塞的外壁相触。所述的双缸刹车分栗,内刹车片与外刹车片都形成凸台,内刹车片的凸台与外刹车片的凸台平行相对且留有间距。所述的双缸刹车分栗,于导柱间隙配合的栗体通孔内壁形成两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装一油封。所述的双缸刹车分栗,栗体的进油孔为台阶螺纹孔即进油孔的内段为螺纹段,夕卜端为台阶面,该台阶面与螺纹段的中心线垂直。本专利技术双缸刹车分栗应用于电动车、摩托车等车辆的制动系统,其具有双刹车片,通过双刹车片双向作用于制动盘而产生制动作用,其产生的作用力简洁、有效、制动效果佳,车辆行驶安全性高。本专利技术双缸刹车分栗采用双缸(双活塞)驱动,其制动力更强,制动的平衡力更佳。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双缸连体刹车栗,包括栗体、活塞、内刹车片、外刹车片、导柱、顶板及柱塞,顶板、栗体、内刹车片、外刹车片依次相平行布设,两根导柱分别依次穿过顶板、栗体、内刹车片及外刹车片的两端,导柱与顶板固定连接,导柱与栗体及内刹车片间隙配合,导柱与外刹车片固定连接;内刹车片与外刹车片之间留有间距;栗体形成两个对称的活塞通孔,活塞通孔与导柱相平行,每个活塞通孔各装入两个所述的活塞,同一活塞通孔内的两个活塞的内端相对并留有间距;栗体开设有进油孔及放气孔,进油孔、放气孔都与栗体的两个活塞通孔相贯通;同一活塞通孔内的其中一活塞的外端面固接内刹车片,另一活塞的外端面固接顶板;或者,两导柱各外套一根弹簧,弹簧两端顶于内刹车片与外刹车片,同一活塞通孔内的其中一活塞的外端面与内刹车片相贴,另一活塞的外端面与顶板相贴;栗体的上表面形成低凸台,低凸台之上形成油杯;低凸台形成一导孔,该导孔的第一端与外界相通,该导孔与通过栗体的进油孔与活塞通孔贯通,该导孔通过第一通油孔、第二通油孔与上部的油杯贯通;柱塞从导孔的第一端伸入,柱塞外装第一皮碗、第二皮碗,第一皮碗、第二皮碗的外径与导孔的内径相适配;进油孔、第一通油孔、第一皮碗、第二通油孔、第二皮碗沿导孔的长度方向依次布设;柱塞外套一柱塞弹簧,柱塞弹簧对动作后的柱塞进行复位。所述的双缸连体刹车栗,油杯的上部呈开口状,开口由油杯盖罩盖。所述的双缸连体刹车栗,油杯盖与油杯的开口处留有空隙。所述的双缸连体刹车栗,导孔贯通低凸台的两端,其中第二端由螺钉堵头封住;柱塞的内端正对螺钉堵头,另一端为螺纹段,该螺纹段伸出导孔第一端之外。所述的双缸连体刹车栗,第一皮碗与第二皮碗之间的柱塞外壁形成螺纹状。本专利技术双缸连体刹车栗结构简单,其应用于电动车、摩托车等车辆的制动系统,其具有双刹车片,通过双刹车片双向作用于制动盘而产生制动作用,其制动过程简洁、有效,制动效果佳,车辆行驶安全性高。本专利技术双缸连体刹车栗采用双活塞驱动,其制动力更强、制动的平衡性更佳、制动更有效。【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与制动盘的(透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右视图。图3是图1的左视图。图4是图1的A-A剖视图。图5是图1的仰视图。图6是图1的俯视图。图7是图5的B-B剖视图。图8是实施例2与制动盘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的右视分解图。图10是图8的左视分解图。图11是图8的仰视分解图。图12是图8的俯视分解图。图13是实施例2与制动盘的(透视)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3的右视图。图15是图13的左视图。图16是图13的A-A剖视图。图17是图13的仰视图。图18是图13的俯视图。图19是图17的B-B剖视图。图20是实施例2与制动盘的结构分解图。图21是图20的右视分解图。图22是图20的左视分解图。图23是图20的仰视分解图。 图24是图20的俯视分解图。图25是实施例4的局部结构图。图不中,1_栗体、1-1_活塞通孔、1-2-导柱通孔、1-3-栗体下部、1-4_低凸台、1-5-油杯、2-活塞、3-活塞O形油封、4-内刹车片、5-外刹车片、6-导柱、7-导柱O形油封、8-顶板、9-进油孔、10-放气孔、11-放气螺钉、12-弹簧、13-柱塞、14-柱塞皮碗、15-柱塞弹簧、16-油杯衬垫、17-油杯盖、18-油杯盖螺丝、19-螺钉堵头、20-螺钉堵头垫片、21-0形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实施例1参见图1-12,本实施例双缸刹车分栗包括栗体1、活塞2、内刹车片4、外刹车片5、导柱6、顶板8、弹簧12等。栗体I的主视径向呈腰鼓形,两端为半圆形。栗体俯视轴向呈长方形,在长方形一侧,以栗体轴向中心线和径向中心线为基准,开有两个轴向对称的活塞通孔1-1,靠近两端半圆附近各开有一个轴向导柱通孔1-2,两个轴向导柱通孔以轴向中心线为基准,相对称且平行布设。每个轴向活塞通孔开设有二个径向O形油封凹槽,一个径向O形油封凹槽处于栗体轴向的上边缘,另一个径向O形油封凹槽处于栗体轴向的下边缘。二个径向O形油封凹槽的直径、宽度、尺寸一致。栗体左边的轴向导柱通孔有二个装防尘圈的径向凹槽,径向凹槽在本体轴向的上边缘,另一个径向凹槽在本体轴向的下边缘。二个径向导柱凹槽的直径、宽度、尺寸一样。栗体右边的轴向导柱通孔也有二个装防尘圈的径向凹槽。两个径向凹槽的位置、直径、宽度、尺寸与左边的两个径向凹槽位置、直径、宽度、尺寸一致。在栗体腰鼓形的上、下面,沿栗体的轴向中心线和沿径向中心线的交点处,上、下面各有一孔与栗体的轴向活塞孔相通。从上中心点向下的通孔为台阶螺纹孔即进油孔9,台阶螺纹孔上部是台阶平面,该平面与螺纹通孔的中心线垂直,下段是螺纹段。下部是螺纹孔即放气孔10,该螺纹孔旋接放气螺钉11,该螺纹孔与栗体活塞相通。该螺纹孔分成两段,从下面起向上一段为螺纹段,上部一段是圆柱形通孔,该圆柱形通孔的直径比下段的螺纹孔内径要小。下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双缸刹车分泵,其特征是包括泵体、活塞、内刹车片、外刹车片、导柱及顶板,顶板、泵体、内刹车片、外刹车片依次相平行布设,两根所述的导柱分别依次穿过顶板、泵体、内刹车片及外刹车片的两端,导柱与顶板固定连接,导柱与泵体及内刹车片间隙配合,导柱与外刹车片固定连接;内刹车片与外刹车片之间留有间距;泵体形成两个对称的活塞通孔,两个活塞通孔都与导柱相平行,每个活塞通孔各装入两个所述的活塞,同一活塞通孔内的两个活塞的内端相对并留有间距;泵体开设有进油孔及放气孔,进油孔、放气孔都与泵体的两个活塞通孔相贯通;同一活塞通孔内的其中一活塞的外端面固接内刹车片,另一活塞的外端面固接顶板;或者,两导柱各外套一根弹簧,弹簧两端顶于内刹车片与外刹车片,同一活塞通孔内的其中一活塞的外端面与内刹车片相贴,另一活塞的外端面与顶板相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平王沛
申请(专利权)人:王新平王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