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LC控制器及其上下盖啮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30325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0 14: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PLC控制器上下盖的啮合结构,包括下盖和上盖,下盖和上盖上分别设有多组用以扣合的卡持部,其中任一组卡持部至少包括:第一卡持壁、第二卡持壁以及第三卡持壁,其中,第一卡持壁、第二卡持壁以及第三卡持壁分别自围挡形成第一开口端的底框板的端侧边缘延伸而出,或者自围挡形成第二开口端的顶框板的端侧边缘延伸而出,其中:第一卡持壁的高度大于第二卡持壁的高度,第二卡持壁的高度大于第三卡持壁的高度。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PLC控制器。实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PLC控制器及其上下盖啮合结构,可以实现上下盖的快速拆装,能够提高组装效率及降低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装配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PLC控制器通常由上盖、下盖以及安装在上盖、下盖相固定后腔室内部的零构件组成。其中:上盖和下盖的装配通常由设置在PLC上下盖上的卡扣实现,现有的上下盖啮合结构因设计不合理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1、在上下盖的组装扣合过程中,总会有上盖卡扣没有扣入下盖内,导致上下盖组装困难。上下盖因扣合问题容易引起组装费时,人力成本较高。2、由于上下盖的卡扣上通常还设有一些需要人工操作的扣合结构,例如:需要人工用力将卡扣向相反的方向扳开,卡扣达到一定量的弹性形变后,也就是上盖的内壁能够完全套接在下盖的卡扣上时,撤掉外力。卡扣恢复形变,卡位在相应的卡位中,完成装配。上述装配结构存在同步压入时较为耗力,易引起操作失误的问题,使生产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PLC控制器及其上下盖啮合结构,可以实现上下盖的快速拆装,能够提高组装效率及降低人力成本。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PLC控制器上下盖的啮合结构,包括:下盖和上盖,下盖是由多块底框板首尾依次搭接且围挡一底板而成的中空腔体结构,下盖设有第一开口端,上盖是由多块顶框板首尾依次搭接且围挡一顶板而成的中空腔体结构,上盖设有第二开口端;下盖和上盖上分别设有多组用以扣合的卡持部,其中任一组卡持部至少包括:第一卡持壁、第二卡持壁以及第三卡持壁,其中,第一卡持壁、第二卡持壁以及第三卡持壁分别自围挡形成第一开口端的底框板的端侧边缘延伸而出,或者自围挡形成第二开口端的顶框板的端侧边缘延伸而出,其中:第一卡持壁的高度大于第二卡持壁的高度,第二卡持壁的高度大于第三卡持壁的高度。其中,上盖的顶框板的内壁上或下盖的底框板的内壁上分别开设有用以与第一卡持壁、第二卡持壁以及第三卡持壁位置相适配的卡位。其中,上盖与下盖扣合时,第一卡持壁、第二卡持壁以及第三卡持壁依次逐一扣合在卡位中。其中,第一卡持壁、第二卡持壁或第三卡持壁的外侧具有用于连接固定上盖或下盖的凸缘。其中,上盖的顶框板的内壁或下盖的底框板的内壁套接在第一卡持壁、第二卡持壁以及第三卡持壁的外周时,凸缘卡固在卡位中。其中,第一卡持壁、第二卡持壁以及第三卡持壁与上盖的顶框板或下盖的底框板一体成型。其中,上盖的顶框板的内壁或下盖的底框板的内壁设置通风孔。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PLC控制器的上下盖啮合结构,包括:下盖和上盖,下盖是由多块底框板首尾依次搭接且围挡一底板而成的中空腔体结构,下盖设有第一开口端,上盖是由多块顶框板首尾依次搭接且围挡一顶板而成的中空腔体结构,上盖设有第二开口端;下盖和上盖上分别设有用以扣合的卡持部,其中卡持部至少包括:第一卡持壁和第二卡持壁,其中,第一卡持壁和第二卡持壁分别自围挡形成第一开口端的底框板的端侧边缘延伸而出,或者自围挡形成第二开口端的顶框板的端侧边缘延伸而出,其中:第一卡持壁的高度大于第二卡持壁的高度。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上下盖啮合结构的PLC控制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PLC控制器及其上下盖啮合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第一,由于下盖和上盖上分别设有多组用以扣合的卡持部,其中任一组卡持部至少包括:第一卡持壁、第二卡持壁以及第三卡持壁,第一卡持壁的高度大于第二卡持壁的高度,第二卡持壁的高度大于第三卡持壁的高度,使得上下盖之间相互扣合的扣点高度不一致。当第一卡持壁已经处于要扣入框边内壁上的卡位时,此时高度稍矮的第二卡持壁以及第三卡持壁距离相应的卡位还有一定的距离,只需逐一纠正三个卡持壁的位置即可顺利将上下盖扣合好,实现上下盖的快速拆装及降低人力成本。第二,装配过程中只需逐一内压卡持壁,使操作更为便捷,能够提高组装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PLC控制器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一种PLC控制器的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中的PLC控制器包括用于PLC控制器上下盖的啮合结构。进一步的,该用于PLC控制器上下盖的啮合结构包括: 下盖1和上盖2,下盖1是由多块底框板11首尾依次搭接且围挡一底板(未图示)而成的中空腔体结构,下盖设有第一开口端12,上盖2是由多块顶框板21首尾依次搭接且围挡一顶板22而成的中空腔体结构,上盖2设有第二开口端23 ;下盖1和上盖2上分别设有多组用以扣合的卡持部,其中任一组卡持部至少包括:第一^^持壁31、第二卡持壁32以及第三卡持壁33,其中,第一卡持壁31、第二卡持壁32以及第三卡持壁33分别自围挡形成第一开口端12的底框板11的端侧边缘延伸而出,或者自围挡形成第二开口端23的顶框板21的端侧边缘延伸而出,其中:第一卡持壁31的高度大于第二卡持壁32的高度,第二卡持壁32的高度大于第三卡持壁33的高度。本实施例中,下盖1是由底框板11首尾搭接并围挡底板(未图示)而成的盒状结构,底框板11设置为四块,围挡呈方形的底板后形成用于固定PLC控制器零构件,例如:PCB板以及其他零构件的中空腔室,该中空腔体呈立方状,其具有的开口端12。底框板11根据其设置的位置分为两组,每组位置相对,其中一组(如图所示的上下两侧)用以延展设置卡持部,另一组(如图所示的左右两侧)的底框板上开设通风孔13,用于PLC控制器的通风散热,当PLC控制器零构件,例如:PCB板固定在下盖1的腔室中时,开设通风孔13的底框板11构成一通风墙提供气体流动的通道。其他实施方式中,下盖1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其形状;如,其可以设置成柱状盒体、梯状盒体等其它常用的形状,只需使用相应块数的底框板11直立围挡在底板上即可。卡持部并不限定在位置设置相对的两块底框板11上,其也可以根据实际装配需求进行适应性调整。上盖2是形状与下盖1形状结构类似的中空腔体结构,其是由顶框板21围挡顶板22而成,上盖2设有第二开口端23。相应地,上盖2顶框板21的相应位置也设置有通风孔24。可以理解的是,上盖2在结构形式上与上述下盖1的结构形式大致相同,实施方式也大致相同,不再赘述。卡持部主要是用以将下盖1和上盖2匹配卡固的结构部,其在具体实施时可以在多种位置,如下盖1或上盖2的多处位置,以及多种形式,例如,除本实施例扣合连接外的螺固连接,锚固连接等方式实现。本实施例中的卡持部包括自围挡形成第二开口端23的顶框板21的相对两端侧边缘(如图所示的上下两端侧边缘)延伸而出的两组卡持壁,每组卡持壁均包括:第一卡持壁31、第二卡持壁32以及第三卡持壁3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PLC控制器的上下盖啮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盖和上盖,所述下盖是由多块底框板首尾依次搭接且围挡一底板而成的中空腔体结构,所述下盖设有第一开口端,所述上盖是由多块顶框板首尾依次搭接且围挡一顶板而成的中空腔体结构,所述上盖设有第二开口端;所述下盖和所述上盖上分别设有多组用以扣合的卡持部,其中任一组卡持部至少包括:第一卡持壁、第二卡持壁以及第三卡持壁,其中,所述第一卡持壁、所述第二卡持壁以及所述第三卡持壁分别自围挡形成所述第一开口端的所述底框板的端侧边缘延伸而出,或者自围挡形成所述第二开口端的所述顶框板的端侧边缘延伸而出,其中:所述第一卡持壁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卡持壁的高度,所述第二卡持壁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三卡持壁的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湘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合信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