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伟专利>正文

双区式夹层箱体水冷行星减速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05837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14 0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行星技术领域,一种双区式夹层箱体水冷行星减速箱,包括机座、内圆筒及传动件,传动件包括输入、出轴、太阳轮、行星轮、内齿圈及行星架,其特征在于:内圆筒为双区式薄壁圆筒,包括啮合与非啮合区,非啮合区置于机座之外,机座内表面与啮合区外表面围接成密闭夹层,机座顶部设进水口,底部设有出水口;内齿圈设在啮合区输入端内,油池在啮合与非啮合区交接处形成一落差,内端盖端面与非啮合区内表面构成一空腔,非啮合区顶部设迷宫式通气罩,底部排出口处有磁铁;机座顶部设数显测温仪。有益效果:油中铁屑杂质会从啮合区油池“滑入”非啮合区油池中;通气罩保证箱体内外气压平衡;密闭夹层结构简单成本低;测温仪随时快速显示油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双区式夹层箱体水冷行星减速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行星减速
,是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箱体夹层水冷大热功率行星减 速箱》(201510079024. 5)的改进,一种双区式夹层箱体水冷行星减速箱。 【
技术介绍

技术介绍
《箱体夹层水冷大热功率行星减速箱》(201510079024. 5)为解决现有技 术热功率低的缺陷,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箱体内壁与内圆筒及圆端盖连接件的外壁围接形 成密闭夹层,箱体顶部设有联通密闭夹层的进水口,箱体的侧面设有与密闭夹层联通的出 水口,用水冷却内置圆筒中传动件的温升。 理论研究表明,齿轮传动中,出现齿面损耗是不可避免的: (a)上海机械学院《机械设计基础》上103页:"齿轮传动装备使用一段时间后拆 下可发现轮齿表面出现磨损痕迹,特别在润滑较差或润滑油不纯洁的条件下,磨损现象更 为明显,轮齿根部磨损较顶部严重,小齿轮磨损又较大齿轮严重。磨损是由于接触面之间有 作用力和相对滑动造成的。…齿廓间有了相对滑动长度AS,表明齿廓要磨损。" (b)朱孝录《齿轮传动设计手册》94页:在动力齿轮传动中,轮齿表面由于滑动磨 损、腐蚀、过热等等,因而出现齿面损耗是不可避免的。 研究发现,
技术介绍
存在下述问题: ( -)
技术介绍
缺少清理混入润滑油中的铁粉杂质的技术方案: 显然,
技术介绍
油池容积比原技术无夹层时要小,润滑油量也因此而少,当混入润 滑油中的铁粉杂质慢慢变多时,
技术介绍
又无减少铁粉杂质的技术方案,其结果油品下降, 油温升高,油粘度变稀,油膜受破坏,导致减速机热功率下降,使用寿命缩短; (二)运转时,没法捡查传动箱内润滑油油温:
技术介绍
根据水温变化进行控温。由于水温的变化还不能真正意义上齿轮箱内润 滑油的变化,直接了解油温,控制油温才是最重要,但包括现有技术,运转中电子 数显测温仪的测杆根本插不进去,因而现有各种通用型从不设油温计; (三)传动箱内润滑油的品质变化及储油量不易捡查,加油也不方便。 【
技术实现思路
】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双区式夹层箱体水冷行星减速箱,其目的在于解决
技术介绍
《箱体 夹层水冷大热功率行星减速箱》上述的缺陷,。 【技术方案】技术实施方案如下所述: (技术方案一)内圆筒为双区式薄壁圆筒,包括啮合区与非啮合区,啮合区从机座 输入端装进,啮合区法兰圈与机座内法兰圈连接,啮合区的外径小于非啮合区的外径,非啮 合区的外径等于减速箱中心高的两倍,非啮合区置于机座之外,非啮合区的圆环壁与机座 外法兰圈连接,机座内表面与啮合区外表面围接成夹层,机座顶部及底部或侧面处分设进、 出水口; (技术方案二)啮合区的输出端中心孔用第二轴承支承输出轴,内齿圈设在啮合 区的输入端内孔,表明是力的作用区,双区式薄壁圆筒的油池在啮合区与非啮合区内腔交 接处形成一落差,落差使混入油中铁肩从啮合区油池源源不断"滑入"非啮合区的油池中, 非啮合区输入端有一收缩口,提高了收缩口的刚性,收缩口处连接外端盖,外端盖中心孔与 内端盖外圆配合连接,内端盖底部设有通油孔,内端盖连接在啮合区与非啮合区内腔交接 处的内侧圆环端面上,内端盖端面与非啮合区内表面构成一空腔; (技术方案三)非啮合区顶部设迷宫式通气罩,包括外罩壳、迷宫壳及排气管,排 气管连接在非啮合区顶部相应孔中,排气管孔径30~60mm,排气管上均布的小孔径为10~ 15_,迷宫壳固定在非啮合区顶部,迷宫壳套在排气管外,二者之间有排气圆环空腔,外罩 壳与排气管顶端连接,外罩壳套在迷宫壳外,二者之间有排气圆环空腔,迷宫式罩壳能防 尘、防雨水渗,加大直孔径与均布小孔径,使其气压平衡性能比现有通气罩(JB1130-70)更 可靠; (技术方案四)机座的顶部设置电子数显测温仪,测温仪的测杆直接插进双区式 薄壁圆筒的非啮合区油池,用以随时快速显示润滑油温度,双区式薄壁圆筒的非啮合区的 底部设有排出口,所述排出口处设有磁铁,用以吸附混入润滑油的铁质粉末。 【有益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能产生下述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的有益技术效果: (1)双区式薄壁圆筒在啮合区与非啮合区交接处形成一落差,落差的有益效果是 混入润滑油中的铁肩、细小杂质会从啮合区油池"滑入"非啮合区的油池中; (2)迷宫式通气罩能有效防尘、防水,能有效保证箱体内外气压的平衡以防止漏 油; (3)主机座内表面与双区式薄壁圆筒的啮合区外表面围接形成密闭的夹层,密闭 夹层冷却容量大、散热面积遍及整个箱体、结构简单,控制、调节方便、可靠性高、制造成本 低; (4)机座顶部设有电子数显测温仪,测杆插进非啮合区油池,随时快速显示油温。 【【附图说明】】图L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迷宫式通气罩M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详加描述: 参照图1与2. -种双区式夹层箱体水冷行星减速箱,包括机座1、内圆筒及内圆 筒内的传动件,所述传动件包括设在输入轴11轴伸端的太阳轮、行星轮5、行星轴、行星架4 及内齿圈6,所述输入轴11用第一轴承10支承在内端盖8输入端内孔,所述太阳轮与行星 轮5啮合,所述行星轮5与内齿圈6啮合,其特征在于: 所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区式夹层箱体水冷行星减速箱,包括机座(1)、内圆筒及内圆筒内的传动件,传动件包括设在输入轴(11)轴伸端的太阳轮、行星轮(5)、行星轴、行星架(4)及内齿圈(6),所述输入轴(11)用第一轴承(10)支承在内端盖(8)输入端内孔,太阳轮与行星轮(5)啮合,行星轮(5)与内齿圈(6)啮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圆筒为双区式薄壁圆筒(2),包括啮合区与非啮合区,所述啮合区从机座(1)输入端装进,啮合区法兰圈与机座(1)内法兰圈连接,啮合区的外径小于非啮合区的外径,所述非啮合区的外径等于减速箱中心高的两倍,非啮合区置于机座(1)之外,非啮合区的圆环壁与机座(1)外法兰圈连接,所述机座(1)内表面与啮合区外表面围接成密闭的夹层,机座(1)顶部设有进水口(7),机座(1)的底部或侧面处设有出水口(14);所述双区式薄壁圆筒(2)输入端内孔连接内齿圈(6),表明啮合区是力的作用区,所述双区式薄壁圆筒(2)的油池在啮合区与非啮合区内腔交接处形成一落差,非啮合区输入端有一收缩口,收缩口处连接外端盖(12),外端盖(12)中心孔与内端盖(8)输入端轴颈外圆配合连接,内端盖(8)底部设有通油孔,所述内端盖(8)连接在啮合区与非啮合区内腔交接处的圆环端面上,所述内端盖(8)端面与非啮合区内表面构成一空腔,所述行星架(4)输出端轴颈用第二轴承(3)支承在啮合区输出端中心孔,行星架(4)的输入端轴颈,用第三轴承(9)支承在内端盖(8)内孔;所述双区式薄壁圆筒(2)的非啮合区顶部设迷宫式通气罩(M),包括外罩壳(M1)、迷宫壳(M2)及排气管(M3),排气管(M3)连接在非啮合区顶部相应孔中,排气管(M3)孔径30~60mm,排气管(M3)上周边均布的小孔径为10~15mm,迷宫壳(M2)固定在非啮合区顶部,迷宫壳(M2)套在排气管(M3)外,二者之间有排气圆环空腔,外罩壳(M1)与排气管(M3)顶端连接,外罩壳(M1)套在迷宫壳(M2)外,二者之间有排气圆环空腔;所述机座(1)的顶部设有电子数显测温仪,所述双区式薄壁圆筒(2)的非啮合区的底部设有排出口(13),所述排出口(13)处设有磁铁。双区式夹层箱体水冷行星减速箱 2015.09.25双区式夹层箱体水冷差动行星减速箱  双区式夹层箱体水冷星轮减速箱...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声震
申请(专利权)人:陈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