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吊放装置的湿端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704351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14 0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下吊放装置的湿端结构,包括中间连接体、设置于中间连接体顶部的手柄结构以及设置于中间连接体底部的导流罩;所述中间连接体、手柄结构以及导流罩之间形成一体化流线型结构,其中,一体化流线型结构的重心靠近导流罩的底部,一体化流线型结构的浮心靠近手柄结构的顶部。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流线型一体化设计,并优化湿端结构的重心浮心位置,提高海流作用下湿端姿态的稳定性;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设计简单、造价低、可维修性高,操作方便以及不易引入噪声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于拖曳的水下吊放装置
,具体地,涉及一种水下吊放装置的湿端结构
技术介绍
由于现代设备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提高,都给水下吊放装置的研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其中水下吊放装置能否稳定的工作成为整个探测工作的先决条件。水下吊放装置在研制以及使用以来,也陆续反映出一些问题:其中又以装置在复杂的水下使用环境中,对目标检测及跟踪不够稳定问题较为严重;比如水下吊放装置由于流水及波浪的作用,使得探测角度和方位不稳,进而致使探测的精度不够准确。为了提高装置的水下稳定性,现阶段可以采用给水下吊放装置加装可姿态调整的电子装置,使得装置可以随时可以调整探测姿态;但加装姿态调整的电子装置需要较大的功率匹配等电子装置,装置的复杂程度将会大大增加,另外过多的电子设备也会为装置引入噪声信号,影响装置的探测精度。目前没有发现同本专利技术类似技术的说明或报道,也尚未收集到国内外类似的资料。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水下吊放装置的湿端结构。该水下吊放装置的湿端结构解决了现有水下吊放装置在流水及波浪的作用下,目标检测及跟踪不够稳定的问题,主要由吊放装置和吊放装置导流罩构成。整个吊放装置的结构设计上采用一体化流线型设计,并优化吊放装置的重浮心位置,提高了海流作用下湿端姿态的稳定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下吊放装置的湿端结构,包括中间连接体、设置于中间连接体顶部的手柄结构以及设置于中间连接体底部的导流罩;所述中间连接体、手柄结构以及导流罩之间形成一体化流线型结构,其中,一体化流线型结构的重心靠近导流罩的底部,一体化流线型结构的浮心靠近手柄结构。优选地,所述导流罩上设有多个透水孔。优选地,所述手柄结构包括:侧壁以及设置于侧壁上的手柄通孔,其中,所述侧壁的一侧边缘连接于中间连接体顶部的边缘处,所述手柄通孔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通孔以及设置于相邻两个第一通孔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二通孔。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的尺寸大于第二通孔的尺寸。 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等间距设置。优选地,所述中间连接体的顶端在手柄结构的内部设有吊放接口和端口。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水下吊放装置的湿端结构,其在湿端结构稳定性设计上:由于在海流速度较高的环境下使用水下吊放装置时,由于水流冲击作用引起的湿端姿态倾斜会对目标探测和测向精度带来不利影响,因此为了减少海流引起的湿端倾斜和振动,在湿端的上下两端面进行了流线型导流设计。同时根据仿真和调研结果表明,让湿端的重心位于浮心下方并尽量拉开距离,有利于湿端稳定,因此在充分分析内部比重结构,优化整合结构配置,尽量拉开重浮心位置,使重心尽量靠下,减小姿态角,增强湿端的稳定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湿端结构得到了优化设计,采用流线型一体化设计,并优化湿端结构的重心浮心位置,提高海流作用下湿端姿态的稳定性;2、本专利技术改善了水下吊放装置在水流中的姿态稳定性;3、本专利技术使得水下吊放装置在水下工作状态的稳定性得到提高;4、本专利技术使得其在水下工作状态的稳定性得到提高,对复杂环境的适应能了得到提尚。5、本专利技术相对于那些给探测装置加装姿态调整电子装置的技术方案,具有设计简单、造价低、可维修性高,操作方便以及不易引入噪声等优点。【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水下吊放装置的湿端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水下吊放装置的湿端结构的立体图;图3为手柄结构的侧视图;图4为水下吊放装置的湿端结构俯视图;图5为导流罩侧视图。图中:1为中间连接体,2为手柄结构,3为导流罩,4为吊放接口,5为端口,6为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下吊放装置的湿端结构,包括中间连接体1、设置于中间连接体1顶部的手柄结构2以及设置于中间连接体1底部的导流罩3 ;所述中间连接体1、手柄结构2以及导流罩3之间形成一体化流线型结构,其中,一体化流线型结构的重心靠近导流罩3的底部,一体化流线型结构的浮心靠近手柄结构1。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罩3上设有多个透水孔。进一步地,所述手柄结构2包括:侧壁以及设置于侧壁上的手柄通孔,其中,所述侧壁的一侧边缘连接于中间连接体顶部的边缘处,所述手柄通孔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通孔以及设置于相邻两个第一通孔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二通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的尺寸大于第二通孔的尺寸。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等间距设置。进一步地,所述中间连接体1的顶端在手柄结构的内部设有部件吊放接口 4、端口5,中间连接体1的边缘处设有螺钉6。本实施例提供的水下吊放装置的湿端结构,其在湿端结构稳定性设计上:由于在海流速度较高的环境下使用水下吊放装置时,由于水流冲击作用引起的湿端姿态倾斜会对目标探测和测向精度带来不利影响,因此为了减少海流引起的湿端倾斜和振动,在湿端的上下两端面进行了流线型导流设计。同时根据仿真和调研结果表明,让湿端的重心位于浮心下方并尽量拉开距离,有利于湿端稳定,因此在充分分析内部比重结构,优化整合结构配置,尽量拉开重浮心位置,使重心尽量靠下,减小姿态角,增强湿端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导流罩位于湿端结构的底部,整个湿端结构采用一体化流线型设计,水下吊放装置的整个重心靠近底部,浮心靠近顶部。通过以上结构,上述两个实施例实现如下功能:1、本实施例采用流线型一体化设计,并优化湿端结构的重心浮心位置,提高海流作用下湿端姿态的稳定性;2、本实施例改善了水下吊放装置在水流中的姿态稳定性;3、本实施例使得水下吊放装置在水下工作状态的稳定性得到提高;4、本实施例使得其在水下工作状态的稳定性得到提高,对复杂环境的适应能了得到提尚。5、本实施例相对于那些给探测装置加装姿态调整电子装置的技术方案,具有设计简单、造价低、可维修性高,操作方便以及不易引入噪声等优点。以上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专利技术的实质内容。【主权项】1.一种水下吊放装置的湿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连接体、设置于中间连接体顶部的手柄结构以及设置于中间连接体底部的导流罩;所述中间连接体、手柄结构以及导流罩之间形成一体化流线型结构,其中,一体化流线型结构的重心靠近导流罩的底部,一体化流线型结构的浮心靠近手柄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吊放装置的湿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罩上设有多个透水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吊放装置的湿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结构包括:侧壁以及设置于侧壁上的手柄通孔,其中,所述侧壁的一侧边缘连接于中间连接体顶部的边缘处,所述手柄通孔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通孔以及设置于相邻两个第一通孔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二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下吊放装置的湿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水下吊放装置的湿端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下吊放装置的湿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连接体、设置于中间连接体顶部的手柄结构以及设置于中间连接体底部的导流罩;所述中间连接体、手柄结构以及导流罩之间形成一体化流线型结构,其中,一体化流线型结构的重心靠近导流罩的底部,一体化流线型结构的浮心靠近手柄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六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