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交车骨架的前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81606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8 1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公交车骨架的前围,包括立柱、横梁和辅助型材,立柱包括一号立柱与二号立柱,所述横梁包括一号横梁、二号横梁、三号横梁和四号横梁,所述一号立柱与二号立柱平行设置,所述一号横梁、二号横梁、三号横梁和四号横梁从上之下依次设置在一号立柱与二号立柱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采用全铝结构,大大降低了车身重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一号立柱和二号立柱均呈外侧延伸的弧形使得外形线条更加流畅,提高了产品美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加强结构能够提高前围稳定性,三角形结构使得前围的结构强度进一步加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防护结构能够提高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铝型材结构,尤其是一种公交车骨架的前围
技术介绍
目前,公交车车身结构形式主要有:1、非承载式,有独立车架,车身与车架挠性连接,承载主体为车架;2、半承载式,有独立车架,车身与车架刚性连接,承载主体以车架为主,车身部分参与承载。这两种传统的结构在受到撞击时会发生底盘和车身移位,车身容易变形和扭曲,整车强度弱,且整车质量大,质心位置高,动力性及燃油经济性较差。为此,中国专利CN 101503099A公开了一种“大型矩形管底架的大客车全承载车身”,包括底架,底架的左右两端分别固连于左侧围骨架和右侧围骨架,左、右侧围骨架中的至少一个骨架上沿前后方向间隔设有两个入口区,所述的底架包括于各入口区所在的侧围骨架与对侧的侧围骨架底部之间桥接的入口底架,所述的底架还包括衔接于相邻入口底架之间的过渡底架,各入口底架与过渡底架之间均设有台阶结构。乘客上车时需通过台阶结构由入口底架踏上过渡底架;乘客下车时需通过台阶结构由过渡底架踏下并下车。由于台阶结构的存在,不仅增加了车身的高度,而且对乘客的上下车造成不便,经常会出现乘客拥堵在各入口区的情况。目前,市场上的车身骨架是铁制的,车身较重,能源消耗比较大,同时也有一部分车身骨架采用铝制,但是结构并无变化,从而直接影响了车身的各方面性能,因此,就急需研制出一种能够满足全铝车身的综合性能的公交车骨架的前围,经检索,未发现与本技术相同或相似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满足全铝车身的综合性能的公交车骨架的前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公交车骨架的前围,其创新点在于:包括立柱、横梁和辅助型材;所述立柱包括一号立柱与二号立柱,所述横梁包括一号横梁、二号横梁、三号横梁和四号横梁,所述一号立柱与二号立柱平行设置,所述一号横梁、二号横梁、三号横梁和四号横梁从上之下依次设置在一号立柱与二号立柱之间,所述一号横梁、二号横梁、三号横梁和四号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一号立柱与二号立柱垂直连接,所述一号横梁顶部设有一弧形铝型材,该弧形铝型材的两端分别与一号立柱与二号立柱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二号横梁与三号横梁之间形成一公交车挡风玻璃安装区,所述一号横梁与二号横梁之间还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柱A和连接柱B,所述连接柱A和连接柱B与一号横梁和二号横梁形成一可供公交车显示板安装的显示板安装区域;所述三号横梁与四号横梁之间间隔通过数个辅助型材分隔成两侧对称设置的大灯安装区和位于两大灯安装区之间的通风口区。进一步的,所述一号立柱和二号立柱均呈外侧延伸的弧形。进一步的,所述公交车前围上端内侧还设有一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一与一号横梁平行设置的加强杆以及将加强杆两端连接至一号横梁和二号横梁两端的连接杆组。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杆与连接杆组形成一三角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公交车前围外侧下端还设有一防护结构,所述防护结构呈长方体状。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技术方案采用全铝结构,大大降低了车身重量;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一号立柱和二号立柱均呈外侧延伸的弧形使得外形线条更加流畅,提高了产品美观;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加强结构能够提高前围稳定性,三角形结构使得前围的结构强度进一步加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防护结构能够提高安全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公交车骨架的前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公交车骨架的前围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公交车骨架的前围,包括立柱、横梁和辅助型材。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立柱包括一号立柱41与二号立柱42,横梁包括一号横梁43、二号横梁44、三号横梁45和四号横梁46,一号立柱41与二号立柱42平行设置,一号横梁43、二号横梁44、三号横梁45和四号横梁46从上之下依次设置在一号立柱41与二号立柱42之间,一号横梁43、二号横梁44、三号横梁45和四号横梁46的两端分别与一号立柱41与二号立柱42垂直连接,一号横梁43顶部设有一弧形铝型材,该弧形铝型材的两端分别与一号立柱41与二号立柱42顶部固定连接。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二号横梁44与三号横梁45之间形成一公交车挡风玻璃安装区,一号横梁43与二号横梁44之间还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柱A和连接柱B,连接柱A和连接柱B与一号横梁43和二号横梁44形成一可供公交车显示板安装的显示板安装区域。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三号横梁45与四号横梁46之间间隔通过数个辅助型材分隔成两侧对称设置的大灯安装区和位于两大灯安装区之间的通风口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一号立柱和二号立柱均呈外侧延伸的弧形。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公交车前围上端内侧还设有一加强结构。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加强结构包括一与一号横梁43平行设置的加强杆以及将加强杆两端连接至一号横梁43和二号横梁44两端的连接杆组。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加强杆与连接杆组形成一三角形结构。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公交车前围外侧下端还设有一防护结构,所述防护结构呈长方体状。本技术技术方案采用全铝结构,大大降低了车身重量;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一号立柱和二号立柱均呈外侧延伸的弧形使得外形线条更加流畅,提高了产品美观;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加强结构能够提高前围稳定性,三角形结构使得前围的结构强度进一步加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防护结构能够提高安全性能。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主权项】1.一种公交车骨架的前围,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横梁和辅助型材; 所述立柱包括一号立柱与二号立柱,所述横梁包括一号横梁、二号横梁、三号横梁和四号横梁,所述一号立柱与二号立柱平行设置,所述一号横梁、二号横梁、三号横梁和四号横梁从上之下依次设置在一号立柱与二号立柱之间,所述一号横梁、二号横梁、三号横梁和四号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一号立柱与二号立柱垂直连接,所述一号横梁顶部设有一弧形铝型材,该弧形铝型材的两端分别与一号立柱与二号立柱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二号横梁与三号横梁之间形成一公交车挡风玻璃安装区,所述一号横梁与二号横梁之间还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柱A和连接柱B,所述连接柱A和连接柱B与一号横梁和二号横梁形成一可供公交车显示板安装的显示板安装区域; 所述三号横梁与四号横梁之间间隔通过数个辅助型材分隔成两侧对称设置的大灯安装区和位于两大灯安装区之间的通风口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交车骨架的前围,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立柱和二号立柱均呈外侧延伸的弧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交车骨架的前围,其特征在于:所述公交车前围上端内侧还设有一加强结构; 所述加强结构包括一与一号横梁平行设置的加强杆以及将加强杆两端连接至一号横梁和二号横梁两端的连接杆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公交车骨架的前围,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杆与连接杆组形成一三角形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交车骨架的前围,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公交车骨架的前围,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横梁和辅助型材;所述立柱包括一号立柱与二号立柱,所述横梁包括一号横梁、二号横梁、三号横梁和四号横梁,所述一号立柱与二号立柱平行设置,所述一号横梁、二号横梁、三号横梁和四号横梁从上之下依次设置在一号立柱与二号立柱之间,所述一号横梁、二号横梁、三号横梁和四号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一号立柱与二号立柱垂直连接,所述一号横梁顶部设有一弧形铝型材,该弧形铝型材的两端分别与一号立柱与二号立柱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二号横梁与三号横梁之间形成一公交车挡风玻璃安装区,所述一号横梁与二号横梁之间还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柱A和连接柱B,所述连接柱A和连接柱B与一号横梁和二号横梁形成一可供公交车显示板安装的显示板安装区域;所述三号横梁与四号横梁之间间隔通过数个辅助型材分隔成两侧对称设置的大灯安装区和位于两大灯安装区之间的通风口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夫王焜杜春飞
申请(专利权)人:爱普车辆启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