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体破拱给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0910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粉体破拱给料机构,包括料斗(2)、下料口(5)和动力源(3),料斗(2)的底部与下料口(5)连接,下料口(5)内侧安装有可沿料斗(2)内壁回转的破拱桨(1),且破拱桨(1)紧贴料斗(2)内壁,动力源(3)通过传动机构(4)与破拱桨(1)连接。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破拱装置安装在料仓的底部,而料仓的底部比顶部小的多,因而可以大大减小破拱装置的体积,节约投资成本。又由于破拱桨安装在下料口内侧,容易拆下,方便了拆卸检修和清洗。(*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粉体工程、粉体包装和医药粉体包装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粉体破拱给料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粉体包装使用的机械破拱装置大都是安装在料仓顶部,它的主要缺点是结构一般比较大,密封性差,不利于拆卸检修和清洗。中国专利CN2386010Y公开的一种带破拱装置的储料仓,在料仓内壁上设有脉冲风破拱喷嘴和气动激振器,经过过滤的干燥压缩空气通过气源管接入脉冲风喷嘴,将搭拱和成块状态的粉料击碎,同时结合气动激振器,通过来回振荡的气动活塞,使结拱破碎,从而使粉料下落通畅。但这种结构投资成本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小、成本低、便于拆卸和清洗的粉体破拱给料机构。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粉体破拱给料机构,包括料斗、下料口和动力源,料斗的底部与下料口连接,下料口内侧安装有可沿料斗内壁回转的破拱桨,且破拱桨紧贴料斗内壁,动力源通过传动机构与破拱桨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动力源可以通过传动机构带动破拱桨紧贴料斗内壁回转,粉体形成的料拱也在破拱桨的回转过程中遭到破坏,粉体就能顺利地流出下料口。由于破拱装置安装在料仓的底部,而料仓的底部比顶部小的多,因而可以大大减小破拱装置的体积,节约投资成本。又由于破拱桨安装在下料口内侧,容易拆下,方便了拆卸检修和清洗。下料口既是破拱桨与传动机构的连接件,也是粉体下落的通道,因而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投资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粉体破拱给料机构,包括料斗2、下料口5和动力源3,料斗2的底部与下料口5连接,下料口5内侧安装有可沿料斗2内壁回转的破拱桨1,且破拱桨1紧贴料斗2内壁,动力源3通过传动机构4与破拱桨1连接。动力源3由电机和减速机组成。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开始工作时,接通电源,启动由电机和减速机组成的动力源,经传动机构带动破拱桨紧贴内壁回转,粉体形成的料拱也在破拱桨的回转过程中遭到破坏,粉体就能顺利地流出下料口。权利要求1.一种粉体破拱给料机构,包括料斗(2)、下料口(5)和动力源(3),料斗(2)的底部与下料口(5)连接,其特征在于下料口(5)内侧安装有可沿料斗(2)内壁回转的破拱桨(1),且破拱桨(1)紧贴料斗(2)内壁,动力源(3)通过传动机构(4)与破拱桨(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体破拱给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动力源(3)由电机和减速机组成。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粉体破拱给料机构,包括料斗(2)、下料口(5)和动力源(3),料斗(2)的底部与下料口(5)连接,下料口(5)内侧安装有可沿料斗(2)内壁回转的破拱桨(1),且破拱桨(1)紧贴料斗(2)内壁,动力源(3)通过传动机构(4)与破拱桨(1)连接。由于本技术的破拱装置安装在料仓的底部,而料仓的底部比顶部小的多,因而可以大大减小破拱装置的体积,节约投资成本。又由于破拱桨安装在下料口内侧,容易拆下,方便了拆卸检修和清洗。文档编号B65D88/68GK2790966SQ20052007127公开日2006年6月28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30日专利技术者钱惠明, 谢广玉, 黄娟平 申请人:江苏南大紫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粉体破拱给料机构,包括料斗(2)、下料口(5)和动力源(3),料斗(2)的底部与下料口(5)连接,其特征在于:下料口(5)内侧安装有可沿料斗(2)内壁回转的破拱桨(1),且破拱桨(1)紧贴料斗(2)内壁,动力源(3)通过传动机构(4)与破拱桨(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惠明谢广玉黄娟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南大紫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