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状大米增香剂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5619 阅读:3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粉状大米增香剂及其生产方法,属于食用品技术领域。其以具有香米样香味的食用香料为原料,分成主料、辅料两部分,通过分别混配、分别包装制成的粉状大米增香剂,并采取定香和保香措施使香米样香味的食用香料具有较好的香味稳定性;有效减少主香成份的挥发,延长增香大米的留香时间;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生产和使用都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没有“三废”排放;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粉状大米增香剂及其生产方法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粉状大米增香剂及其生产方法,属于食用品
人们普遍都喜欢香米,但香米产量在大米总产量中只占很小的百分比。优质香米的产量相对无香大米的产量较低。所以,香米比无香大米价格上贵。通过给无香大米加香,赋予无香大米香米一样的香味,可提高无香大米的食用品质。本专利技术作出以前,在已有技术中,大米增香已开始受到重视,开始分析研究大米香味的重要成份,寻找具有大米香气的类似物,在大米中添加各种赋香物质和使用各种酶制剂,以改善大米饭的风味。美国专利5422835,采用2-乙酰基吡咯啉配制成的芳香剂增加大米香味。Ramarathnam(1981)报导,生长在东南亚一带的露兜树叶与泰国香米具有相同的香气特征,当地居民把其叶作为食用香料与大米一起蒸煮,使无香大米具有香味。日本桥本仁等利用坚果粉和种子粉对米饭加香,或在米中添加酶、氨基酸、含钙化合物以增加米饭的香味。采用上述原料配制的芳香剂来增加大米或米饭的香味,香味不稳定,留香时间短。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以食用香料为原料,复配能够稳定和保持主香成份的定香剂和保香剂,具有较好的香味稳定性;能使普通无香大米和米制食品增加米香作用的一种粉状大米增香剂及其生产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主要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粉状大米增香剂其组成配比(按重量百分数)为:A、2-乙酰基吡啶                        3.0-35.0B、明  胶                              0.2-5.0C、羧甲基纤维素钠                      1.0-10.0D、β-环糊精                           0-10.0E、香兰素                              0-5.0F、葡萄糖                              30.0-95.8-->生产工艺如下:按配比准确称量各组份:1、主料的生产:取2-乙酰基吡啶、葡萄糖、β-环糊精放在混合机中混合1-5分钟转速:45-250转/分,均匀度:变异系数<15%,定量地封装在铝箔袋中热合封口;2、辅料的生产:取明胶、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香兰素放在混合机中混合1-5分钟,转速:45-250转/分,均匀度:变异系数<15,定量地封装在聚乙烯簿膜袋中热合封口;3、二次包装:将上述定量分装的主料与辅料按重量比9∶1包装在聚乙烯簿膜袋中。附图说明:表一为本专利技术的质量指标(感观指标):感观指标                                              表一、项目                       指标性状  主料呈白色粉末、无霉变、无结块、无杂质;辅料呈淡  咖啡色颗粒与粉末混合物。气味  具有香米样的香味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2-乙酰基吡啶    ≥3.0%水分(%)    ≤20.0灰分(%)    ≤5.0重金属(以pb计)(mg/kg)    ≤5.0含砷量(As)(mg/kg)    ≤1.5微生物指标    项目                                                                指标细菌总数(cfu/g)    ≤5000大肠菌群(MPN/100g)    ≤30致病菌(指肠道致病菌及致病性球菌)    不得检出保质期    3个月-->下面本专利技术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其组成和配比按(重量百分数):实施例一:主料生产:2-乙酰基吡啶4.8,β-环糊精10.0、葡萄糖85.2放在双轴浆叶式不锈钢高效混合机中混合5分钟,转速:90转/分,均匀度要求:变异数<15%。定量地封装在铝箔袋中(采用台式电子秤),铝箔袋热合封口。辅料生产:取明胶2.0,海藻酸钠88.0,羧甲基纤维素钠6.0、香兰素4.0放在小型双轴浆叶式不锈钢高效混合机中混合5分钟,转速:90转/分,均匀度要求:变异系数<15%,采用台式电子秤,定量地封装在聚乙稀簿膜袋中。二次包装:将定量分装的主料与辅料的重量比为9∶1二次包装在聚乙稀薄膜自封袋中,得粉状大米增加香剂。包装袋中主辅料的量按客户要求而定。180g粉状大米增香剂用5L热水(95℃)溶解后以0.2%(大米重量)的比例加入普通无香大米中能明显地增加香米香味,且在较长时间内都嗅到这种香味。实施例二:主料生产:取2-乙酰基吡啶9.6,β-环糊精10.0、葡萄糖80.4放在双轴浆叶式不锈钢高效混合机中混合4分钟,转速:120转/分,均匀度要求:变异数<15%。采用台式电子秤,定量地封装在铝箔袋中,铝箔袋热合封口。辅料生产:取明胶4.0,香兰素10.0、海藻酸钠76.0,羧甲基纤维素钠10.0放在小型双轴浆叶式不锈钢高效混合机中混合4分钟,转速:120转/分,均匀度要求:变异系数<15%,采用台式电子秤,定量地封装在聚乙稀簿膜袋中,热合封口或自封聚乙烯簿膜袋装。二次包装:将定量分装好的主料与辅料的重量比为9∶1二次包装在聚乙稀薄膜自封袋中。得粉状大米增香剂。包装袋中主辅料的量按客户要求而定。180g粉状大米增香剂用5L热水(95℃)溶解后以0.1%(大米重量)的比例喷酒在烘干后的米线上能明显地增加香米香味,且在较长时间内都嗅到这种香味。实施例三:取2-乙酰基吡啶27.2,β-环糊精4.0、葡萄糖68.8放在双轴浆叶式不锈钢高效混合机中混合3分钟,转速:120转/分,均匀度要求:变异数<15%。采用台式电子秤,定量地封装在铝箔袋中,铝箔袋热合封口。辅料生产:取-->明胶6.0,香兰素4.0、海藻酸钠84.0、羧甲基纤维素钠6.0、香兰素4.0放在小型双轴浆叶式不锈钢高效混合机中混合3分钟,转速:150转/分,均匀度要求:变异系数<15%,采用台式电子秤,定量地封装在聚乙稀簿膜袋中,热合封口或自封聚乙烯簿膜袋装。二次包装,将定量分装好的主料和辅料按重量比为9∶1二次包装在聚乙稀薄膜自封袋中。得粉状大米香剂。包装袋中主辅料的量按客户要求而定。180g粉状大米增香剂用5L热水(95℃)溶解后以0.3%(大米重量)的比例加入无香大米中能明显地增加香米香味,且在较长时间内都嗅到这种香味。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设备均为通用设备。本专利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采用以具有香米样香味的食用香料为原料,复配能够稳定和保持主香成份的定香剂和保香剂经混合,包装制成的粉状大米增香剂,具有较好的香味稳定性,有效减少主香成份的挥发,延长增香大米的留香时间;2、由于采用主料、辅料两部份分别混配、分别包装,主香成份损失少,使用方便,具有使普遍无香大米和米制食品增加米香的作用;3、适于工业化生产,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生产和使用都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没有“三废”排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粉状大米增香剂及其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其组成和配比按重量百分数为:A、2-乙酰基吡啶 3.0-35.0B、明胶 0.2-5.0C、羧甲基纤维素钠 1.0-10.0D、β-环糊精 0-10.0E、香兰素 0-5.0F 、葡萄糖 30.0-95.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状大米增香剂及其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其组成和配比按重量百分数为:A、2-乙酰基吡啶                               3.0-35.0B、明胶                                       0.2-5.0C、羧甲基纤维素钠                             1.0-10.0D、β-环糊精                                  0-10.0E、香兰素                                     0-5.0F、葡萄糖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惠源周惠明陈正行张晖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轻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