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冷却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497155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1 1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电池包冷却加热装置,包括冷媒循环管、蒸发器芯体、PTC加热器以及风道壳体等部件,PTC加热器和蒸发器芯体分别置于风道壳体内两端,蒸发器芯体通过冷媒循环管与膨胀阀连通并通过进出口法兰安装连接;风道壳体内蒸发器芯体与PTC加热器之间设有吹出气流方向相反且不同时工作的第一风扇、第二风扇,第一风扇、第二风扇分别将蒸发器芯体换热产生冷量、PTC加热器加热产生热量流动至风道壳体外部实现冷却、加热电池包功能。通过两个吹出气流方向相反且不同时工作的风扇对电池包内温度实时控制,该装置既有冷却功能,又有即热功能,满足了电池在不同工况下的热管理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
,具体是涉及一种电池包冷却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但是针对电池温控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申请人曾提出的中国专利CN 203967216U中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电池仓的空调装置,该装置通过一台风扇实现电池仓内温度调节,可有效调节电池仓内温度,但是,由于该风扇的气流走向固定,因此在实现加热(冷却)功能后再实现冷却(加热)将耗费大量能量,同时,无法实时调节电池仓内温度至一恒定值。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包冷却加热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池包冷却加热装置,包括膨胀阀、进出口法兰、冷媒循环管、蒸发器芯体、PTC加热器以及风道壳体,风道壳体由上壳体和下壳体构成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状;PTC加热器和蒸发器芯体分别置于风道壳体内两端,蒸发器芯体通过冷媒循环管与膨胀阀连通并通过进出口法兰安装连接;PTC加热器内部布置有温度传感器;风道壳体内蒸发器芯体与PTC加热器之间设有吹出气流方向相反且不同时工作的第一风扇、第二风扇,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信息,通过第一风扇、第二风扇分别将蒸发器芯体换热产生冷量、PTC加热器加热产生热量流动至风道壳体外部实现冷却、加热电池包功能。进一步的,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背靠背布置,且通过风扇支架以及风扇连接件固定于风道壳体中。进一步的,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的顶部连接部位与风道壳体内壁之间设置有上密封缓冲海绵,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的底部外壁与风道壳体内壁之间设置有下密封缓冲海绵。进一步的,蒸发器芯体的外壁与风道壳体内壁之间设置有吸水海绵。进一步的,风道壳体上置于蒸发器芯体的一侧设有衬管。进一步的,分别与PTC加热器、第一风扇、第二风扇连接的线束自风道壳体内穿出,通过线束固定卡限位后与置于风道壳体外侧的插拔槽连接。本技术的电池包冷却加热装置,其有益效果表现在:通过两个吹出气流方向相反且不同时工作的风扇对电池包内温度实时控制,该装置既有冷却功能,又有即热功能,满足了电池在不同工况下的热管理的功能。在PTC加热器内部增加了温度传感器,可实时监测电池仓内的温度,根据温度的高低,开启电池包冷却加热装置,即根据需要对装置内的各零件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池包冷却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风道壳体的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描述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并不因此将本技术限制在的实施例范围之内。请参阅图1和2所示,一种电池包冷却加热装置,包括膨胀阀13、进出口法兰8、冷媒循环管3、蒸发器芯体18、PTC加热器11以及风道壳体,风道壳体由上壳体I和下壳体2构成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状。PTC加热器11内部布置有温度传感器19,PTC加热器11和蒸发器芯体18分别置于风道壳体内两端,蒸发器芯体18通过冷媒循环管3与膨胀阀13连通并通过进出口法兰8安装连接。蒸发器芯体18的外壁与风道壳体内壁之间设置有吸水海绵14。风道壳体上置于蒸发器芯体18的一侧设有衬管12。风道壳体内蒸发器芯体18与PTC加热器11之间设有吹出气流方向相反且不同时工作的第一风扇4、第二风扇5,第一风扇4和第二风扇5背靠背布置,且通过风扇支架6以及风扇连接件7固定于风道壳体中。控制系统根据温度传感器19检测到的温度信息,对PTC加热器11、第一风扇4、第二风扇5和蒸发器芯体18的冷媒通断进行控制,即通过第一风扇4、第二风扇5分别将蒸发器芯体18换热产生冷量、PTC加热器11加热产生热量流动至风道壳体外部实现冷却、加热电池包功能。第一风扇4和第二风扇5的顶部连接部位与风道壳体内壁之间设置有上密封缓冲海绵9,第一风扇4和第二风扇5的底部外壁与风道壳体内壁之间设置有下密封缓冲海绵10。分别与PTC加热器11、第一风扇4、第二风扇5连接的线束16自风道壳体内穿出,通过线束固定卡15限位后与置于风道壳体外侧的插拔槽17连接。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的构思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
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技术的构思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电池包冷却加热装置,包括膨胀阀(13)、进出口法兰(8)、冷媒循环管(3)、蒸发器芯体(18)、PTC加热器(11)以及风道壳体,风道壳体由上壳体(I)和下壳体(2)构成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状;PTC加热器(11)和蒸发器芯体(18)分别置于风道壳体内两端,蒸发器芯体(18)通过冷媒循环管(3)与膨胀阀(13)连通并通过进出口法兰(8)安装连接;其特征在于:PTC加热器(11)内部布置有温度传感器(19);风道壳体内蒸发器芯体(18)与PTC加热器(11)之间设有吹出气流方向相反且不同时工作的第一风扇(4)、第二风扇(5),根据温度传感器(19)检测的温度信息,通过第一风扇(4)、第二风扇(5)分别将蒸发器芯体(18)换热产生冷量、PTC加热器(11)加热产生热量流动至风道壳体外部实现冷却、加热电池包功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冷却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风扇(4)和第二风扇(5)背靠背布置,且通过风扇支架¢)以及风扇连接件(7)固定于风道壳体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冷却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风扇(4)和第二风扇(5)的顶部连接部位与风道壳体内壁之间设置有上密封缓冲海绵(9),第一风扇(4)和第二风扇(5)的底部外壁与风道壳体内壁之间设置有下密封缓冲海绵(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冷却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蒸发器芯体(18)的外壁与风道壳体内壁之间设置有吸水海绵(1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冷却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风道壳体上置于蒸发器芯体(18)的一侧设有衬管(12) 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冷却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分别与PTC加热器(11)、第一风扇(4)、第二风扇(5)连接的线束(16)自风道壳体内穿出,通过线束固定卡(15)限位后与置于风道壳体外侧的插拔槽(17)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
,具体是涉及一种电池包冷却加热装置,包括冷媒循环管、蒸发器芯体、PTC加热器以及风道壳体等部件,PTC加热器和蒸发器芯体分别置于风道壳体内两端,蒸发器芯体通过冷媒循环管与膨胀阀连通并通过进出口法兰安装连接;风道壳体内蒸发器芯体与PTC加热器之间设有吹出气流方向相反且不同时工作的第一风扇、第二风扇,第一风扇、第二风扇分别将蒸发器芯体换热产生冷量、PTC加热器加热产生热量流动至风道壳体外部实现冷却、加热电池包功能。通过两个吹出气流方向相反且不同时工作的风扇对电池包内温度实时控制,该装置既有冷却功能,又有即热功能,满足了电池在不同工况下的热管理的功能。【IPC分类】H01M10/60, H01M10/625【公开号】CN204857897【申请号】CN201520424793【专利技术人】郑志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包冷却加热装置,包括膨胀阀(13)、进出口法兰(8)、冷媒循环管(3)、蒸发器芯体(18)、PTC加热器(11)以及风道壳体,风道壳体由上壳体(1)和下壳体(2)构成内部中空且两端开口状;PTC加热器(11)和蒸发器芯体(18)分别置于风道壳体内两端,蒸发器芯体(18)通过冷媒循环管(3)与膨胀阀(13)连通并通过进出口法兰(8)安装连接;其特征在于:PTC加热器(11)内部布置有温度传感器(19);风道壳体内蒸发器芯体(18)与PTC加热器(11)之间设有吹出气流方向相反且不同时工作的第一风扇(4)、第二风扇(5),根据温度传感器(19)检测的温度信息,通过第一风扇(4)、第二风扇(5)分别将蒸发器芯体(18)换热产生冷量、PTC加热器(11)加热产生热量流动至风道壳体外部实现冷却、加热电池包功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志华刘梅吴兵兵刘雪陈效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松芝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