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冷却组件、电池组件及电动汽车。该电池冷却组件包括:冷却板部件,其用于提供冷却液与电池电芯之间的热交换;冷却液输送部件,其用于将冷却后的冷却液送入所述冷却板部件,以及用于将在所述冷却板部件处完成热交换的冷却液排出;密封部件,其用于提供所述冷却板部件及所述冷却液输送部件之间的密封连接。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池冷却组件,通过在冷却板部件及冷却液输送部件设置密封部件,在确保冷却效果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整个组件的密封性及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汽车领域,更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散热性好且可靠性高的车用电池组件。
技术介绍
在目前的新能源电动汽车领域中,其动力电池组件的冷却方式主要包括:自然冷却、风冷及液冷等三种。其中,液冷方式通常采用对每颗电芯单体表面的冷却与基于模组一个面的冷却。对于每颗电芯单体表面的液冷冷却方式具有相对最佳的散热效果,但其也对应地具有更高的成本及较差的空间利用率,进而导致可靠性相对较差。而基于模组底面或其中一个面所采用的散热方式,其在技术上更容易实现,但散热效果会相对差一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性能好且密封可靠性高的电池冷却组件。本专利技术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散热性能好且密封可靠性高的电池冷却组件的电池组件。本专利技术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前述电池组件的电动汽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冷却组件,其包括:冷却板部件,其用于提供冷却液与电池电芯之间的热交换;冷却液输送部件,其用于将冷却后的冷却液送入所述冷却板部件,以及用于将在所述冷却板部件处完成热交换的冷却液排出;密封部件,其用于提供所述冷却板部件及所述冷却液输送部件之间的密封连接。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板部件包括位于所述冷却板部件内部的冷却液流动通道及位于所述冷却板部件端部的进液口与出液口;所述冷却液输送部件包括与所述进液口配合的进液管及与所述出液口配合的出液管;其中,所述密封部件用于提供所述进液口与所述进液管之间的密封连接,及提供所述出液口与所述出液管之间的密封连接。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部件包括第一沉孔及第二沉孔;所述进液口从所述第一沉孔的底部伸出,且所述进液管插设在所述第一沉孔中并与所述进液口配合;所述出液口从所述第二沉孔的底部伸出,且所述出液管插设在所述第二沉孔中并与所述出液口配合。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沉孔与所述进液管之间布置用于提供轴向密封的第一密封圈;和/或在所述第二沉孔与所述出液管之间布置用于提供轴向密封的第二密封圈。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液口包括提供支承的第一外管及能够发生形变来提供周向密封的第一内管,所述进液口能够插入所述第一内管中并与其配合;和/或所述出液口包括提供支承的第二外管及能够发生形变来提供周向密封的第二内管,所述出液口能够插入所述第二内管中并与其配合。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部件与所述冷却板部件设置进液口及出液口的端部粘结或注塑成一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电池组件,其包括至少一个如前所述的电池冷却组件及多个电芯;所述电池冷却组件布置在两个所述电芯之间,且所述电池冷却组件经由所述冷却板部件的两侧分别从两个所述电芯吸热。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框架,其具有供所述电池冷却组件嵌设于其中的安装插槽,以及供所述电芯定位布置的安装凹台;其中,插设在所述安装插槽中的所述电池冷却组件与布置在所述安装凹台中的所述电芯直接接触。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电池冷却组件具有至少两个时,其共用冷却液输送部件;所述冷却液输送部件分别连接各个所述电池冷却组件的冷却板部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其包括如前所述的电池组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池冷却组件,通过在冷却板部件及冷却液输送部件设置密封部件,在确保冷却效果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整个组件的密封性及可靠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池组件,在相邻电芯之间设置了前述电池冷却组件,具有极好的电芯冷却效果,且同时具有可靠性很高的电池冷却组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动汽车因而也具有散热效果更好的电池组件,具备更佳的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电池组件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电池冷却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电池冷却组件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冷却液输送部件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冷却液输送部件的进液管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冷却液输送部件与所述冷却板部件接合处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电池组件200的一个实施例,其包括电芯220、连接框架210及电池冷却组件100。如下将结合示意图来具体阐述各个部件。参照图2至图5,其详细示出了电池冷却组件100的实施例的各部分结构。具体而言,该电池冷却组件100包括冷却板部件110、冷却液输送部件120及密封部件130。其中,冷却板部件110能够允许冷却液流经其中,并与相邻布置的电池电芯进行换热。而冷却液输送部件120则用于将在外界冷源处得以冷却后的低温冷却液送入冷却板部件110内来对电池电芯进行降温,并将在冷却板部件110处完成热交换的高温冷却液经由冷却液输送部件120导出至外界冷源处进行冷却。为保证较好的热传导性能及强度,冷却板部件110及冷却液输送部件120通常会采用金属材质,这将导致两者连接处的密封性较难保证。因此,还设置了密封部件130,其用于提供冷却板部件110及冷却液输送部件120之间的密封连接。作为示例之一,该密封部件130可为注塑件。进一步地,其可以一体注塑至冷却板部件110上或粘结至冷却板部件110上。具体而言,其应当注塑或粘结至冷却板部件110上设置进液口及出液口的一端,如此方能实现冷却板部件110及冷却液输送部件120之间的密封连接更具体而言,冷却板部件110包括位于冷却板部件110内部的冷却液流动通道113及位于冷却板部件110端部的进液口111与出液口112。其中,由于冷却液流动通道113的长度将决定冷却液与电池电芯进行接触的面积与时间,因此,应当尽可能地利用冷却板部件110上的空间,将冷却液流动通道113布置得尽可能长。例如,可将冷却液流动通道113设计为呈蛇形管布置形式。此外,冷却液输送部件120可包括与进液口111配合的进液管121及与出液口112配合的出液管122;其中,密封部件130用于提供进液口111与进液管121之间的密封连接,及提供出液口112与出液管122之间的密封连接。例如,如图2所示,由于密封部件130已经一体注塑于冷却板部件110上,因此,在该图中进液口111与出液口112的端部不可见。但应当知道的是,其能够穿过密封部件130并与冷却液输送部件120的进液管121及出液管122配合。关于冷却板部件110及冷却液输送部件120在密封部件130处的配合。更具体而言,参见图6,密封部件130包括第一沉孔131及第二沉孔132;进液口111从第一沉孔131的底部伸出,且进液管121插设在第一沉孔131中并与进液口111配合;出液口112从第二沉孔132的底部伸出,且出液管122插设在第二沉孔132中并与出液口112配合。可选地,为进一步提高组件的密封性,在一个实施例中,可在第一沉孔131与进液管121之间布置用于提供轴向密封的第一密封圈141;和/或在第二沉孔132与出液管122之间布置用于提供轴向密封的第二密封圈142。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进液口111包括提供支承的第一外管121b及能够发生形变来提供周向密封的第一内管121a,进液口111能够插入第一内管121a中并与其配合;和/或出液口112包括提供支承的第二外管122b及能够发生形变来提供周向密封的第二内管122a,出液口112能够插入第二内管122a中并与其配合。作为一个示例,能够发生形变来提供周向密封的第一内管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板部件,其用于提供冷却液与电池电芯之间的热交换;冷却液输送部件,其用于将冷却后的冷却液送入所述冷却板部件,以及用于将在所述冷却板部件处完成热交换的冷却液排出;密封部件,其用于提供所述冷却板部件及所述冷却液输送部件之间的密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板部件,其用于提供冷却液与电池电芯之间的热交换;冷却液输送部件,其用于将冷却后的冷却液送入所述冷却板部件,以及用于将在所述冷却板部件处完成热交换的冷却液排出;密封部件,其用于提供所述冷却板部件及所述冷却液输送部件之间的密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板部件包括位于所述冷却板部件内部的冷却液流动通道及位于所述冷却板部件端部的进液口与出液口;所述冷却液输送部件包括与所述进液口配合的进液管及与所述出液口配合的出液管;其中,所述密封部件用于提供所述进液口与所述进液管之间的密封连接,及提供所述出液口与所述出液管之间的密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件包括第一沉孔及第二沉孔;所述进液口从所述第一沉孔的底部伸出,且所述进液管插设在所述第一沉孔中并与所述进液口配合;所述出液口从所述第二沉孔的底部伸出,且所述出液管插设在所述第二沉孔中并与所述出液口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沉孔与所述进液管之间布置用于提供轴向密封的第一密封圈;和/或在所述第二沉孔与所述出液管之间布置用于提供轴向密封的第二密封圈。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晶,师绍纯,王英,刘文鹏,杜兢,吴志文,
申请(专利权)人:法乐第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