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锁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92919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1 15: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锁反应釜,包括釜体、支架、扶梯以及入料房,所述入料房设置有挡门,所述挡门设置有电磁锁,所述电磁锁的控制端耦接有人体检测电路,所述人体检测电路包括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用于检测入料房附近生物热源;执行模块,接于热释电传感器,用于发送执行信号;动作模块,耦接执行模块,当接收到执行信号时,控制电磁锁动作;当入料房附近有生物热源时,所述电磁锁开锁,当入料房附近无生物热源时,所述电磁锁闭锁。这样人只用拨开挡门,不用手动开锁,非常便捷,而当人离开前,只用将挡门闭合,电磁阀自动控制挡门锁死(检测到人离开),防止其他尘埃进入从而污染产品;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设备生产产品品质更高,且十分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锁反应釜
技术介绍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例如反应器、反应锅、分解锅、聚合釜等;材质一般有碳锰钢、不锈钢、锆、镍基(哈氏、蒙乃尔、因康镍)合金及其它复合材料。目前市场上容量较大的反应釜,在使用过程中与普通反应釜出现了明显的区别,其设置在一个支架上,出料口设置在反应釜的底部而入料口设置在反应釜的顶部,使用者通过一个扶梯走上支架上设置的平台进行入料工作,但是为了方便观测,所以入料口都会设置一个入料房,所述入料房同样固设在支架平台上,入料房设置两个档门,当需要进行入料工作或者观测时可以打开挡门,但不需要观测时,关闭挡门,但是由于入料工作较为繁复,而且挡门上未设置门锁,所以常常会出现难以关闭挡门或者忘记关闭挡门的情况,无论是上述哪种情况导致挡门未关闭,都会因为外部漂浮杂质或其他反应物使得产品质量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检测人体是否接近控制挡门锁死,从而保证产品生产质量的一种自锁反应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锁反应釜,包括釜体、支架、扶梯以及入料房,所述入料房设置有挡门,所述挡门设置有电磁锁,所述电磁锁的控制端耦接有人体检测电路,所述人体检测电路包括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用于检测入料房附近生物热源;执行模块,接于热释电传感器,用于发送执行信号;动作模块,耦接执行模块,当接收到执行信号时,控制电磁锁动作;当入料房附近有生物热源时,所述电磁锁开锁,当入料房附近无生物热源时,所述电磁锁闭锁。通过这样设置,当人体接近入料房时,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会马上检测到人体接近,发送一个执行信号控制电磁阀开锁,这样人只用拨开挡门,不用手动开锁,非常便捷,而当人离开前,只用将挡门闭合,电磁阀自动控制挡门锁死(检测到人离开),防止其他尘埃进入从而污染产品;使得本技术的设备生产产品品质更高,且十分便捷。本技术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包括壳体、光学滤镜、场效应管和热释电元件,所述壳体上设有通孔,所述光学滤镜卡接于所述通孔中,所述场效应管和热释电元件位于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壳体内部,所述热释电元件接于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和地端之间,所述场效应管漏极接于控制装置,其源极接于高电平。光学滤镜的主要作用是只允许波长在ΙΟμπι左右的红外线(人体发出的红外线波长)通过,而将灯光、太阳光及其他辐射滤掉,以抑制外界的干扰。红外感应源通常由两个串联或者并联的热释电元件组成,这两个热释电元件的电极相反,环境背景辐射对两个热释电元件几乎具有相同的作用,使其产生的热释电效应相互抵消,输出信号接近为零。一旦有人侵入探测区域内,人体红外辐射通过部分镜面聚焦,并被热释电元件接收,由于角度不同,两片热释电元件接收到的热量不同,热释电能量也不同,不能完全抵消,经处理电路处理后输出控制信号。热释电效应同压电效应类似,是指由于温度的变化而引起晶体表面电荷的现象。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由陶瓷氧化物或压电晶体元件组成,在元件两个表面做成电极,在传感器监测范围内温度有Λ T的变化时,热释电效应会在两个电极上产生电荷Λ Q,即在两电极之间产生一微弱的电压Λ V。由于它的输出阻抗极高,在传感器中有一个场效应管进行阻抗变换。热释电效应所产生的电荷Λ Q会被空气中的离子所结合而消失,即当环境温度稳定不变时,Δ T=O,传感器无输出。人体或者体积较大的动物都有恒定的体温,一般在37度,所以会发出特定波长ΙΟμπι左右的红外线,当人体进入检测区,因人体温度与环境温度有差别,人体发射的ΙΟμπι左右的红外线通过菲涅耳透镜滤光片增强后聚集到红外感应源(热释电元件)上,红外感应源在接收到人体红外辐射时就会失去电荷平衡,向外释放电荷,进而产生Δ T并将Λ T向外围电路输出,后续电路经检测处理后就能产生执行信号。本技术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场效应管漏极与地端设有EMI电容。一方面可以使漏极输出的电压值接近恒定,且其输出不易受磁干扰的影响。本技术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场效应管栅极与地端设有偏置电阻。由于电热效应产生了信号为电流信号,所以通过在场效应管的栅极与地端设置个电阻,可以将电流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且可通过调节偏置电阻的阻值调节其导通的阀值,也就是调节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灵敏度,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本技术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执行模块包括串联设置的继电器线圈和保护电阻。通过继电器进行控制,可以保证其启闭速度。本技术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动作模块包括串联设置的继电器常开触点、所述电磁锁的信号触点以及分压电阻。通过分压电阻的设置,可以在大电流时起到分压的作用,防止电磁锁的信号触点过高损坏。本技术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门设置有检测触点,当所述挡门闭合时,所述检测触点闭合,所述检测触点还并联有蜂鸣器,所述蜂鸣器串联设置有继电器常闭触点。这样设置,可以在人离开入料房时,提醒使用者挡门未关闭,提醒使用者关闭挡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起到了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这样设置,当人体接近入料房时,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会马上检测到人体接近,发送一个执行信号控制电磁阀开锁,这样人只用拨开挡门,不用手动开锁,非常便捷,而当人离开前,只用将挡门闭合,电磁阀自动控制挡门锁死(检测到人离开),防止其他尘埃进入从而污染产品;使得本技术的设备生产广品品质更尚,且十分便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入料房立体图一;图3为本技术入料房立体图二;图4为人体检测电路原理图。附图标记:1、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1、光学滤镜;2、执行模块;3、动作模块体;2A、入料房;21A、挡门;211A、电磁锁;212A、检测触点;3A、支架;4A、扶梯。【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4对本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一种自锁反应釜,包括釜体1A、支架3A、扶梯4A以及入料房2A,所述入料房2A设置有挡门21A,所述挡门设置有电磁锁211A,所述电磁锁211A的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锁反应釜,包括釜体、支架、扶梯以及入料房,所述入料房设置有挡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门设置有电磁锁,所述电磁锁的控制端耦接有人体检测电路,所述人体检测电路包括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用于检测入料房附近生物热源;执行模块,接于热释电传感器,用于发送执行信号;动作模块,耦接执行模块,当接收到执行信号时,控制电磁锁动作;当入料房附近有生物热源时,所述电磁锁开锁,当入料房附近无生物热源时,所述电磁锁闭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书明伏勇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德纳涂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