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空气滤清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48450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0 2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合式空气滤清系统,包括自上向下依次设置的上支架总成与下支架总成、嵌入设置在上支架总成与下支架总成之间的若干个空滤器滤芯以及将各个空滤器滤芯的出气端连接到发动机进气口上的进气管道总成。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该空气滤清系统适用于高排放等级的发动机,且能够替代传统的空气滤清器,灵活安装在有限的空滤器安装空间内,具有进气量大、布置方便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一种组合式空气滤清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客车
,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空气滤清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客车的发动机后处理系统和进气系统一般位于客车的同一侧,但随着高排放等级发动机(比如京V和欧VI等发动机)的应用,使空滤器的安装空间尤其是高度方向上的空间受到了限制,传统的空滤器及布置方式难以适用于这些高排放等级的发动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空气滤清系统,该空气滤清系统适用于高排放等级的发动机,且能够替代传统的空气滤清器,灵活安装在有限的空滤器安装空间内,具有进气量大、布置方便等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组合式空气滤清系统,包括自上向下依次设置的上支架总成与下支架总成、嵌入设置在上支架总成与下支架总成之间的若干个空滤器滤芯以及将各个空滤器滤芯的出气端连接到发动机进气口上的进气管道总成。所述上支架总成包括开口向下的上支架以及嵌入设置在上支架内部且数量与空滤器滤芯数量相等的若干个上滤芯支座。所述下支架总成包括开口向上且与上支架可拆卸相连的下支架以及嵌入设置在下支架内部且数量与空滤器滤芯数量相等的若干个下滤芯支座。所述进气管道总成包括安装在下支架上的中空的管道座、设置在管道座前端且与管道座内部相连通的若干个进气管以及设置在管道座后端且与管道座内部相连通的若干个出气管;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的数量均与空滤器滤芯的数量相等;所述进气管与空滤器滤芯的出气端相连通,出气管与发动机的进气口相连通。所述空滤器滤芯,其上端与上滤芯支座的内壁紧密配合,其下端与下滤芯支座的内壁紧密配合。进一步的,所述上支架为U型,包括依次折弯相连的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和第三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和第三安装部上分别设有第一腰形连接孔;所述上支架的前端中部设有前端限位板;所述前端限位板为开口向后的U型槽,该U型槽的左右两侧分别焊接在第一安装部和第三安装部的中部。进一步的,所述上滤芯支座和下滤芯支座上下对置设置,且二者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圆弧形抱箍以及设置在圆弧形抱箍外侧的支撑板;所述圆弧形抱箍的内径和空滤器滤芯的外径相同。进一步的,所述下支架包括下安装板以及对称设置在下安装板左右两端上方的两个上支架固定板;所述下安装板上开设有若干个车身安装孔;所述上支架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二腰形连接孔;所述上支架固定板位于下安装板的前端上方,所述下滤芯支座焊接在下安装板的后端上方。进一步的,所述管道座的前端设有进气口,后端设有出气口 ;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均为两端开口的圆柱形中空金属管道,所述进气管焊接在进气口处,出气管焊接在出气口处。进一步的,所述空滤器滤芯的后端开设有圆形盲孔,所述进气管的外径与该圆形盲孔的内径相同,且进气管与圆形盲孔过盈配合。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该空气滤清系统适用于高排放等级的发动机,且能够替代传统的空气滤清器,灵活安装在有限的空滤器安装空间内,具有进气量大、布置方便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左视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 图4是上支架总成的主视图; 图5是上支架总成的左视图; 图6是上支架总成的俯视图; 图7是上滤芯支座和下滤芯支座的主视图; 图8是上滤芯支座和下滤芯支座的侧视图; 图9是下支架总成的主视图; 图10是下支架总成的左视图; 图11是下支架总成的俯视图; 图12是空滤器滤芯的主视图; 图13是进气管道总成的主视图; 图14是进气管道总成的侧视图; 图15是进气管道总成的俯视图; 图16是本专利技术的布置示意图一; 图17是本专利技术的布置示意图二 ; 图18是是本专利技术的布置示意图三。其中: 1、空滤器滤芯,11、圆形盲孔,2、上支架总成,21、上支架,22、前端限位板,23、第一腰形连接孔,24、第一安装部,25、第二安装部,26、第三安装部,3、下支架总成,31、下安装版,32、上支架固定板,33、车身安装孔,34、第二腰形连接孔,4、进气管道总成,41、管道座,42、进气管,43、出气管,44、进气口,45、出气口,5、上滤芯支座或下滤芯支座,51、圆弧形抱箍,52、支撑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的一种组合式空气滤清系统,包括自上向下依次设置的上支架总成2与下支架总成3、嵌入设置在上支架总成2与下支架总成3之间的若干个空滤器滤芯I以及将各个空滤器滤芯I的出气端连接到发动机进气口上的进气管道总成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空气滤清系统,用于对进入到发动机进气系统中的空气进行过滤。相对于现有的空滤器来讲,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空气滤清系统具有进气量大、布置方便等特点。所述空滤器滤芯套接在进气管管道的进气管上,且通过该进气管承载空滤器滤芯的重量。所述上支架总成和下支架总成,用于对空滤器滤芯进行限位,防止空滤器滤芯晃动。在本实施例中,空滤器滤芯的数量为3个。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或减少空滤器滤芯的数量。所述空滤器滤芯装在进气管道总成上,且通过进气管道总成与发动机的进气口相连。所述进气管道总成焊接在下支架总成的中后部上方。所述的上支架总成和下支架总成,用于将空滤器滤芯牢稳地固定在二者之间,进而将空滤器滤芯、进气管道总成固定在客车车身上。如图4-图6所示,所述上支架总成2包括开口向下的上支架21以及嵌入设置在上支架21内部且数量与空滤器滤芯I数量相等的若干个上滤芯支座5。所述上支架21为U型,包括依次折弯相连的第一安装部24、第二安装部25和第三安装部26。所述第一安装部24和第三安装部26上分别设有第一腰形连接孔23。所述第一腰形连接孔23的长度方向为上下方向(竖直方向)。所述上支架21的前端中部设有前端限位板22。所述前端限位板22为开口向后的U型槽,该U型槽的左右两侧分别焊接在第一安装部24和第三安装部26的中部。上滤芯支座的圆弧形抱箍开口向下,在上滤芯支座圆弧形抱箍的顶部左右两端分别焊接有一个支撑板,圆弧形抱箍通过支撑板焊接在第二安装部的下方。如图7-图8所示,所述上滤芯支座和下滤芯支座上下对置设置,且二者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圆弧形抱箍51以及设置在圆弧形抱箍外侧的支撑板52 ;所述圆弧形抱箍51的内径和空滤器滤芯I的外径相同。所述环形抱箍51,起限位空滤器滤芯I的作用。所述支撑板52,起对圆弧形抱箍及空滤器滤芯进行支撑、加强和固定的作用。通过上滤芯支座和下滤芯支座将空滤器滤芯卡在上滤芯支座与下滤芯支座之间,保证空滤器滤芯固定的牢固性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空气滤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向下依次设置的上支架总成与下支架总成、嵌入设置在上支架总成与下支架总成之间的若干个空滤器滤芯以及将各个空滤器滤芯的出气端连接到发动机进气口上的进气管道总成;所述上支架总成包括开口向下的上支架以及嵌入设置在上支架内部且数量与空滤器滤芯数量相等的若干个上滤芯支座;所述下支架总成包括开口向上且与上支架可拆卸相连的下支架以及嵌入设置在下支架内部且数量与空滤器滤芯数量相等的若干个下滤芯支座;所述进气管道总成包括安装在下支架上的中空的管道座、设置在管道座前端且与管道座内部相连通的若干个进气管以及设置在管道座后端且与管道座内部相连通的若干个出气管;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的数量均与空滤器滤芯的数量相等;所述进气管与空滤器滤芯的出气端相连通,出气管与发动机的进气口相连通;所述空滤器滤芯,其上端与上滤芯支座的内壁紧密配合,其下端与下滤芯支座的内壁紧密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龙灿严伟倪良春孟雪晴王莉孙晶晶王伟黄叶明孙春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