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肢制动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73001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9 2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肢制动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制动支架主体、固定带、内衬和制动支架主体部分设置的底托;所述制动支架主体与所述固定带连接;所述内衬位于制动支架主体内部;所述底托设置在所述支架主体的底部,支撑整个支架主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患者经肱动脉介入术后血肿发生率约为10%,肱动脉介入术后,穿刺点加压包扎后,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进行穿刺上肢的制动,通过制动支架主体控制上肢防止肘关节弯曲,通过固定带进行固定前臂及手,从而防止前臂内旋,减少穿刺点加压包扎移位,大大降低穿刺点血肿的发生率,制动支架装置内衬可防止压疮发生,同时主体带有多孔,增加透气性,从而增加患者舒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
,尤其涉及一种介入术后的上肢制动支架
技术介绍
目前的制动装置均为医生用硬纸或杂志筒状固定,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很好的控制前臂内旋,所以不能防止加压包扎移位,从而导致血肿发生。同时由于硬纸或杂志进行筒状固定不利于观察穿刺点有无出血,而且边缘较硬可以增加周围皮肤产生压疮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科介入术后的上肢制动支架,该支架可以固定肘关节及前臂,防止患者肢体出现肘关节弯曲及前臂内旋。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种上肢制动支架,包括:制动支架主体、固定带、内衬和制动支架主体部分设置的底托;所述制动支架主体与所述固定带连接;所述内衬位于制动支架主体内部;所述底托设置在所述制动支架主体的底部,支撑整个支架主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具有如下优点: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患者经肱动脉介入术后血肿发生率约为10%,肱动脉介入术后,穿刺点加压包扎后,使用本技术进行穿刺上肢的制动,通过制动支架主体控制上肢防止肘关节弯曲,通过固定带进行固定前臂及手,从而防止前臂内旋,减少穿刺点加压包扎移位,大大降低穿刺点血肿的发生率,制动支架装置内衬可防止压疮发生,同时主体带有多孔,增加透气性,从而增加患者舒适。【附图说明】图1是上肢制动支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图1所示,为外科介入术后的上肢制动支架,包括制动支架主体、固定带2、内衬3和制动支架主体部分设置的底托4 ;所述制动支架主体与所述固定带连接;所述内衬位于制动支架主体内部;所述底托设置在所述支架主体的底部,支撑整个支架主体。所述制动支架主体还包括多个侧翼I ;所述侧翼上设置有多个透气孔5。上述固定带为调节式固定带,并且在所述固定带上设置有固定锁扣6。所述固定带通过螺钉与制动支架主体连接。上述制动支架还设置有防压垫和钢条;所述防压垫7设置在所述固定带上;所述钢条设置在所述底托的背部。所述钢条和上述底托可以防止肘部弯曲。在上述制动支架的前端还设置一防止前臂内旋的拇指固定带8,该拇指固定带用于固定拇指,以防止前臂内旋。上述底托的两端设置为弯曲支脚9,该弯曲支脚可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在所述侧翼的内层还设置有内衬垫。上述实施例使用过程如下:当患者行肱动脉介入手术后,医生予以穿刺点加强压包扎后,将穿刺上肢置入上肢制动支架内,使用固定带将患者穿刺上肢固定于制动支架内。虽然本技术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本技术所属
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上及细节上作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主权项】1.一种上肢制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制动支架主体、固定带、内衬和制动支架主体部分设置的底托; 所述制动支架主体与所述固定带连接; 所述内衬位于制动支架主体内部; 所述底托设置在所述制动支架主体的底部,支撑整个支架主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肢制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支架主体还包括多个侧翼;所述侧翼上设置有多个透气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肢制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为调节式固定带,并且在所述固定带上设置有固定锁扣。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肢制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支架还设置有防压垫和钢条; 所述防压垫设置在所述固定带上; 所述钢条设置在所述底托的背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肢制动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制动支架的前端还设置一防止前臂内旋的拇指固定带。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肢制动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托的两端设置弯曲支脚; 在所述侧翼的内层还设置有内衬垫。【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上肢制动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制动支架主体、固定带、内衬和制动支架主体部分设置的底托;所述制动支架主体与所述固定带连接;所述内衬位于制动支架主体内部;所述底托设置在所述支架主体的底部,支撑整个支架主体。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患者经肱动脉介入术后血肿发生率约为10%,肱动脉介入术后,穿刺点加压包扎后,使用本技术进行穿刺上肢的制动,通过制动支架主体控制上肢防止肘关节弯曲,通过固定带进行固定前臂及手,从而防止前臂内旋,减少穿刺点加压包扎移位,大大降低穿刺点血肿的发生率,制动支架装置内衬可防止压疮发生,同时主体带有多孔,增加透气性,从而增加患者舒适。【IPC分类】A61F5/05【公开号】CN204839868【申请号】CN201520575063【专利技术人】陆欣欣, 王晓杰, 马玉芬, 王杜渐, 石洋, 孙淑真, 代轩 【申请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公开日】2015年12月9日【申请日】2015年8月3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上肢制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制动支架主体、固定带、内衬和制动支架主体部分设置的底托;所述制动支架主体与所述固定带连接;所述内衬位于制动支架主体内部;所述底托设置在所述制动支架主体的底部,支撑整个支架主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欣欣王晓杰马玉芬王杜渐石洋孙淑真代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