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藜芦醇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469434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9 18: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白藜芦醇纳米颗粒,由具有式(I)结构的聚乙二醇单甲醚衍生物、具有式(II)结构的白藜芦醇衍生物和具有式(III)结构的二硫醇单体经交联反应得到。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白藜芦醇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以聚乙二醇单甲醚衍生物、白藜芦醇衍生物和二硫醇单体为原料发生反应,形成交联网状结构的纳米粒子,其不仅具有良好的水溶性,且能够提高白藜芦醇分子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白藜芦醇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水溶性,且对细胞的杀伤效果优于白藜芦醇原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药物
,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白藜芦醇是一种天然的多酚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葡萄、桑椹、花生等植物及其制 品之中。近年来人们发现白藜芦醇具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生物活性,如抗肿瘤、保护心血 管、抗氧化、抗炎、抗菌等。然而,白藜芦醇存在水溶性差、光稳定性差、生物利用度低等问 题,从而阻碍其成为临床药物使用。 为解决上述难题,最近人们提出利用纳米载体包载白藜芦醇形成纳米制剂,其不 仅可以大大提高白藜芦醇在水溶液中的分散性,更可改变药物的代谢行为,从而提高生物 利用度。目前为止,常见的白藜芦醇纳米制剂类型有脂质体、高分子胶束和纳米乳液等,而 通过化学键合方法制备白藜芦醇交联纳米颗粒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白藜 芦醇纳米颗粒通过化学键合的方式担载白藜芦醇分子,制备方法简单、结构稳定,且具有良 好的水溶性。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白藜芦醇纳米颗粒,由聚乙二醇单甲醚衍生物、白藜芦醇衍生 物和二硫醇单体经交联反应得到; 其中,所述聚乙二醇单甲醚衍生物具有式(I)结构: 式(I)中,札选自氢或甲基;20彡m彡500; 所述白藜芦醇衍生物具有式(II)结构: CN 105126116 A 说明书 2/18 页 式(II)中,私选自氢或甲基; 所述二硫醇单体具有式(III)结构: 式(III)中,η为2~10的整数。 优选的,所述纳米颗粒的粒径为30nm~200nm。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白藜芦醇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有机碱作用下,聚乙二醇单甲醚衍生物、白藜芦醇衍生物和二硫醇单体在有机 溶剂中发生交联反应,得到白芦藜醇纳米颗粒; 其中,所述聚乙二醇单甲醚衍生物具有式(I)结构: 式(I)中,&选自氢或甲基;20彡m彡500; 所述白藜芦醇衍生物具有式(II)结构: 式(II)中,私选自氢或甲基; 所述二硫醇单体具有式(III)结构: CN 105126116 A 说明书 3/18 页 式(III)中,η为2~10的整数。 优选的,所述有机碱选自1,8-二氮杂二环十一碳-7-烯、三乙胺和正丙胺中的一 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有机溶剂选自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或四 氢呋喃。 优选的,所述聚乙二醇单甲醚衍生物和白藜芦醇衍生物的摩尔比为1:5~100 ; 所述二硫醇单体的摩尔数为所述白藜芦醇衍生物中双键基团和所述聚乙二醇单 甲醚衍生物中双键基团的总摩尔数的〇. 5~0. 6倍。优选的,所述交联反应的温度为15~ 50°C,所述交联反应的时间为12h~98h。 优选的,所述白藜芦醇衍生物按照以下方法制备: 白藜芦醇和丙烯酰氯或甲基丙烯酰氯在有机溶剂和缚酸剂作用下进行反应,得到 白藜芦醇衍生物。 优选的,所述有机溶剂为四氢呋喃,所述缚酸剂为无水碳酸钾。 优选的,所述反应的温度为0~25°C,所述反应的时间为48h。 本专利技术以具有式(I)结构的聚乙二醇单甲醚衍生物、具有式(II)结构的白藜芦 醇衍生物和具有式(III)结构的二硫醇单体为原料,聚乙二醇单甲醚衍生物中的双键和白 藜芦醇衍生物中的双键与二硫醇单体中的硫醇基团发生反应,形成交联网状结构的纳米粒 子;其中,白藜芦醇衍生物为疏水性结构,聚乙二醇单甲醚衍生物为亲水性结构,得到的纳 米粒子分散于水后能够形成白藜芦醇为内核、聚乙二醇单甲醚为外壳的类似于核壳结构的 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同时,该纳米粒子中,白藜芦醇是通过酯键与其他结构相连, 不仅能够提高白藜芦醇分子的稳定性,而且还能够在人体环境内缓慢降解,从而释放出白 芦藜醇分子,发挥药效。实验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白藜芦醇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水 溶性,且对细胞的杀伤效果优于白藜芦醇原药。【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白藜芦醇三丙烯酸酯的核磁共振波谱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白藜芦醇三甲基丙烯酸酯的核磁共振波谱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6制备得到的白藜芦醇纳米粒子的核磁共振波谱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6制备得到的白藜芦醇纳米粒子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6制备得到的白藜芦醇纳米粒子的动态光散射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6制备得到的白藜芦醇纳米粒子的透射电子显微镜镜照 片; 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6制备得到的白藜芦醇纳米粒子浓度和细胞存活率的关系 图。【具体实施方式】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白藜芦醇纳米颗粒,由聚乙二醇单甲醚衍生物、白藜芦醇衍生 物和二硫醇单体经交联反应得到; 其中,所述聚乙二醇单甲醚衍生物具有式(I)结构: 式(I)中,札选自氢或甲基;20彡m彡500 ; 所述白藜芦醇衍生物具有式(II)结构: 式(II)中,私选自氢或甲基; 所述二硫醇单体具有式(III)结构: 式(III)中,η为2~10的整数。 本专利技术以具有式(I)结构的聚乙二醇单甲醚衍生物、具有式(II)结构的白藜芦 醇衍生物和具有式(III)结构的二硫醇单体为原料,聚乙二醇单甲醚衍生物中的双键和白 藜芦醇衍生物中的双键与二硫醇单体中的硫醇基团发生反应,形成交联网状结构的纳米粒 子;其中,白藜芦醇衍生物为疏水性结构,聚乙二醇单甲醚衍生物为亲水性结构,得到的纳 米粒子具有良好的水溶性。 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聚乙二醇单甲醚衍生物具有式(I)结构: 式(I)中,札选自氢或甲基;20彡m彡500 ; R1为氢时,其为聚乙二醇单甲醚丙烯酸酯;R1S甲基时,其为聚乙二醇单甲醚甲基 丙烯酸酯。20彡m彡500,优选的,40彡m彡450,更为优选为45彡m彡227 ;最优选的,m 为 45、113 或 181。 本专利技术对所述聚乙二醇单甲醚丙烯酸酯或聚乙二醇单甲醚甲基丙烯酸酯的来源 没有特殊限制,市场上购买即可。 所述白藜芦醇衍生物具有式(II)结构: 式(II)中,私选自氢或甲基。 R2为氢时,白藜芦醇衍生物具有式(ΙΙ-a)结构,化学名称为白藜芦醇三丙烯酸 酯: 私为甲基时,白藜芦醇衍生物具有式(ΙΙ-b)结构,化学名称为白藜芦醇三甲基丙 烯酸酯: CN 105126116 A 说明书 6/18 页 本专利技术对所述白藜芦醇衍生物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制,可以按照以下方法制备: 白藜芦醇和丙烯酰氯或甲基丙烯酰氯在有机溶剂和缚酸剂作用下进行反应,得到 白藜芦醇衍生物。 首先将白藜芦醇和缚酸剂溶于有机溶剂,然后加入丙烯酰氯或甲基丙烯酰氯,反 应完毕后,旋干有机溶剂,即可得到白藜芦醇衍生物。 在白藜芦醇衍生物的制备过程中,所述有机溶剂为四氢呋喃,所述缚酸剂为无水 碳酸钾,所述反应的温度为〇~25°C,所述反应的时间为48h。其中,白藜芦醇与丙烯酰氯或 甲基丙烯酰氯的摩尔比为1:3. 0~4. 0,优选为I :3. 0~3. 5,更优选为1:3. 2 ;所述有机溶 剂与白藜芦醇的质量比优选为50~200 :1 ;所述缚酸剂与白藜芦醇的质量比优选为3:1。 本专利技术优选在搅拌的条件下使丙烯酰氯或甲基丙烯酰氯与白藜芦醇反应,所述搅 拌速率优选为200~400rpm。 旋干有机溶剂后,将得到的产物溶解后过滤,滤液浓缩后进行柱层析分离,得到白 藜芦醇衍生物。本专利技术优选将得到的产物用二氯甲烷溶解。进行柱层析时,淋洗剂为正己烷 和乙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05/CN105126116.html" title="一种白藜芦醇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白藜芦醇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白藜芦醇纳米颗粒,由聚乙二醇单甲醚衍生物、白藜芦醇衍生物和二硫醇单体经交联反应得到;其中,所述聚乙二醇单甲醚衍生物具有式(I)结构:式(I)中,R1选自氢或甲基;20≤m≤500;所述白藜芦醇衍生物具有式(II)结构:式(II)中,R2选自氢或甲基;所述二硫醇单体具有式(III)结构:式(III)中,n为2~10的整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春生陈新丁建勋庄秀丽陈学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