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稀土磁性材料生产自动加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462003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6 11:45
一种稀土磁性材料生产自动加粉装置,包括筒体,其中,筒体内一侧上方设置有储料斗,储料斗内设置有多个容纳腔,每个容纳腔下方开设有一缺口;旋转轮设置在储料斗下方,并在旋转轮上设置有称量槽,称量槽上部设置有量杯,且量杯的口径与缺口的口径相等,同时在量杯上方的旋转轮内侧对称设置有挡板,挡板下方设置有行程开关,旋转轮套装于旋转轴,而旋转轴上设置有计时器,行程开关与计时器连接,通过行程开关与计时器配合使用,以控制量杯转至不同容纳腔的缺口,进而实现不同稀土磁粉的自动添加;传输带设置在旋转轮下方,且传输带通过缓冲带与混合室的入料口连接;传输带下方设置有弹性振动层,以防止稀土磁粉堆积于传输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稀土磁性材料生产自动加粉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稀土磁性材料加粉
,具体为一种稀土磁性材料生产自动加粉装置。
技术介绍
在进行稀土磁性材料加工过程中,需将粉末状的稀土磁粉预先在混合设备中进行混料,而后在进行下一步生产。然而稀土磁粉易发生氧化,生产过程中的高温将加速稀土磁粉的氧化,氧化不利于烧结型稀土磁性材料的磁特性控制;同时一次性向混合容器中加入过多的粉末状的稀土磁粉,不利于各种稀土磁粉的混合,且易导致生产的稀土磁性材料中稀土磁粉添加量不均衡,进而影响稀土磁性材料的质量。而目前稀土磁粉的混合主要为人工添加,不仅工作效率低,且人工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稀土磁性材料生产自动加粉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稀土磁性材料生产自动加粉装置,包括筒体,其中,筒体内一侧上方设置有储料斗,储料斗内设置有多个容纳腔,用于储存各种稀土磁粉,每个容纳腔下方开设有一缺口;旋转轮设置在储料斗下方,并在旋转轮上设置有称量槽,称量槽上部设置有量杯,且量杯的口径与缺口的口径相等,同时在量杯上方的旋转轮内侧对称设置有挡板,挡板下方设置有行程开关,旋转轮套装于旋转轴,而旋转轴上设置有计时器,行程开关与计时器连接,当旋转轮的量杯转至容纳腔的缺口下方时,容纳腔内的稀土磁粉自动落入量杯,挡板闭合,旋转轮正常运转;传输带设置在旋转轮下方,且传输带通过缓冲带与混合室的入料口连接。在本专利技术中,储料斗与旋转轮交接处设置有密封圈,用于防止稀土磁粉散落。在本专利技术中,称量槽上设置有卡扣,量杯通过卡扣固定于称量槽,可根据稀土金属混合配比不同,选用不同刻度的量杯。在本专利技术中,旋转轴带动旋转轮转动,并在旋转轴上设置有计时器,通过设置不同计时转速,用于带动旋转轮上设置的量杯转至储存不同稀土磁粉的容纳腔下方,当旋转轴以不同的转速转至容纳腔下方时,行程开关启动,挡板开启,待容纳腔内的稀土磁粉自动落入量杯后,行程开关停止,挡板闭合,旋转轴带动旋转轮转动。在本专利技术中,传输带下方设置有弹性振动层,弹性振动层内设置有定时器和弹簧,通过定时器定时对传输带进行振动,以防止稀土磁粉堆积于传输带。在本专利技术中,混合室下方设置有出料口。在本专利技术中,筒体前端设置有筒门。在本专利技术中,混合室的入料口设置有止回阀,用于防止混合室的稀土磁粉逸出。在本专利技术中,混合室内安装有转动轴,桨叶安装在转动轴上,用于混合稀土磁粉。在本专利技术中,传输带传送速度快于旋转轮旋转速度。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前,首先根据待混合的稀土磁粉种类设置安装在旋转轴上的计时器,并根据每次添加稀土磁粉的重量选用不同刻度的量杯,且将量杯固定于称量槽,而后调整设置在传输带下方的弹性振动层及设置在混合室入料口的止回阀,待准备工作完毕后,启动旋转轴,旋转轴带动旋转轮转动,当旋转轮的量杯转至容纳腔的缺口下方时,行程开关启动,挡板开启,待容纳腔内的稀土磁粉自动落入量杯并装满量杯后,行程开关停止,挡板闭合,旋转轴带动旋转轮再次转动,当转至传输带上时,因传输带传送速度快于旋转轮旋转速度,行程开关启动,挡板开启,稀土磁粉在惯性作用下从量杯中流至传输带,随后在传输带的带动下,稀土磁粉被送至缓冲带,而后进入混合室混合,待混合完毕后,通过出料口卸料,等待进入下一轮加料。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在挡板下方的行程开关与设置在旋转轴上的计时器配合使用,以控制旋转轮的量杯转至不同容纳腔的缺口,进而实现不同稀土磁粉的自动添加,均匀向混合室添加,进而提高稀土磁性材料的质量,有效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了加粉的工作效率;且在传输带下方设置有弹性振动层,通过定时器定时对传输带进行振动,以防止稀土磁粉堆积于传输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参见图1的一种稀土磁性材料生产自动加粉装置,包括筒体1、储料斗2、容纳腔3、隔板4、旋转轮5、称量槽6、量杯7、挡板8、密封圈9、卡扣10、旋转轴11、传输带12、缓冲带13、弹簧14、止回阀15、混合室16、转动轴17、桨叶18、出料口19、筒门20及定时器21。在本实施例中,筒体1内一侧上方设置有储料斗2,储料斗2内通过隔板4隔成多个容纳腔3,用于储存各种稀土磁粉,每个容纳腔3下方开设有一缺口;旋转轮5设置在储料斗2下方,并在旋转轮5上设置有称量槽6,称量槽6上部设置有量杯7,且量杯7的口径与缺口的口径相等,同时在量杯7上方的旋转轮5内侧对称设置有挡板8,当旋转轮5的量杯7转至容纳腔3的缺口下方时,容纳腔3内的稀土磁粉自动落入量杯7,挡板8闭合,旋转轮5正常运转;传输带12设置在旋转轮5下方,且传输带12通过缓冲带13与混合室16的入料口连接,混合室16内安装有转动轴17,桨叶18安装在转动轴17上,用于混合稀土磁粉。在本实施例中,储料斗2与旋转轮5交接处设置有密封圈9,用于防止稀土磁粉散落。在本实施例中,称量槽6上设置有卡扣10,量杯7通过卡扣10固定于称量槽6,可根据稀土金属混合配比不同,选用不同刻度的量杯7。在本实施例中,旋转轮5套装于旋转轴11,通过旋转轴11带动旋转轮5转动;并在旋转轴11上设置有计时器,通过设置不同计时转速,用于带动旋转轮5上设置的量杯7转至储存不同稀土磁粉的容纳腔3下方,挡板8下方设置有行程开关,且行程开关与计时器连接,当旋转轴11以不同的转速转至容纳腔3下方时,行程开关启动,挡板8开启,容纳腔3内的稀土磁粉自动落入量杯7后,行程开关停止,挡板8闭合,旋转轴11带动旋转轮5转动。在本实施例中,传输带12下方设置有弹性振动层,弹性振动层内设置有定时器21和弹簧14,通过定时器21定时对传输带12进行振动,以防止稀土磁粉堆积于传输带12。在本实施例中,混合室16下方设置有出料口19。在本实施例中,筒体1前端设置有筒门20,当开始加料时,关闭筒门20。在本实施例中,混合室16的入料口设置有止回阀15,用于防止混合室16的稀土磁粉逸出。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前,首先根据待混合的稀土磁粉种类设置安装在旋转轴11上的计时器,并根据每次添加稀土磁粉的重量选用不同刻度的量杯7,且将量杯7固定于称量槽6,而后调整设置在传输带12下方的弹性振动层及设置在混合室16入料口的止回阀15,待准备工作完毕后,启动旋转轴11,旋转轴11带动旋转轮5转动,当旋转轮5的量杯7转至容纳腔3的缺口下方时,行程开关启动,挡板8开启,待容纳腔3内的稀土磁粉自动落入量杯7并装满量杯7后,行程开关停止,挡板8闭合,旋转轴11带动旋转轮5再次转动,当转至传输带12上时,因传输带12传送速度快于旋转轮5旋转速度,行程开关启动,挡板8开启,稀土磁粉在惯性作用下从量杯7中流至传输带12,随后在传输带12的带动下,稀土磁粉被送至缓冲带13,而后进入混合室16混合,待混合完毕后,通过出料口19卸料。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稀土磁性材料生产自动加粉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稀土磁性材料生产自动加粉装置,包括筒体,其特征在于,筒体内一侧上方设置有储料斗,储料斗内设置有多个容纳腔,每个容纳腔下方开设有一缺口;旋转轮设置在储料斗下方,并在旋转轮上设置有称量槽,称量槽上部设置有量杯,且量杯的口径与缺口的口径相等,同时在量杯上方的旋转轮内侧对称设置有挡板,挡板下方设置有行程开关,旋转轮套装于旋转轴,而旋转轴上设置有计时器,行程开关与计时器连接;传输带设置在旋转轮下方,且传输带通过缓冲带与混合室的入料口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稀土磁性材料生产自动加粉装置,包括筒体,其特征在于,筒体内一侧上方设置有储料斗,储料斗内设置有多个容纳腔,每个容纳腔下方开设有一缺口;旋转轮设置在储料斗下方,并在旋转轮上设置有称量槽,称量槽上部设置有量杯,且量杯的口径与缺口的口径相等,在量杯上方的旋转轮内侧对称设置有挡板,挡板下方设置有行程开关,旋转轮套装于旋转轴,而旋转轴上设置有计时器,行程开关与计时器连接;传输带设置在旋转轮下方,且传输带通过缓冲带与混合室的入料口连接,传输带下方设置有弹性振动层,弹性振动层内设置有定时器和弹簧,同时传输带传送速度快于旋转轮旋转速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稀土磁性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会张苏陈力航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萨伯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