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粉末冶金补油泵转子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转子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粉末冶金补油泵转子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鉴于常规补油泵用内外转子结构特点及精度要求,其大批量生产制造一般采用粉末冶金方式取得,光饰后即可成品使用。但常规转子补油泵工作压力一般低于1.5bar,最高不超过3bar;而应用于柱塞泵伺服变量控制的转子补油泵工作压力长期超过25bar,最高压力为30bar。在高压油的作用下,内转子径向载荷最终通过驱动轴作用在轴承上,外转子的径向载荷通过其外圆作用在补油泵壳体配合内腔侧壁上。内转子与驱动轴无相对运动,但与外转子产生应力接触相对滑动,外转子与壳体侧壁存在应力接触周向滑动;由于内外转子之间存在动态的液压油,具备相对较好的润滑条件,而外转子与壳体侧壁之间为间隙配合,润滑状况较差,为了减小外转子与壳体侧壁之间的接触应力,需控制两者的配合间隙。在实际工作中补油泵内外转子转速变化快,压力冲击大,长期处于额定压力状态,且工况恶劣,内外转子比较容易损坏;加之轴向装配尺寸要求及其他的技术要求,对于内外转子损坏后的实际现场维护只能替换整个补油泵。对现有的内外转子需要提高制造精度、硬度和强度、以及耐磨特性;原有的材料及制造工艺无法满足高精度制造要求,因为其材料热处理变形较大,不适合冷挤精整后再做热处理,而热处理硬度提高后又无法再采用冷挤整形;为了达到技术要求,必须针对特定的热处理工艺重新配比成分,把热处理变形降到最低,让烧结后的基体适合冷挤后热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 ...
【技术保护点】
1.基于粉末冶金补油泵转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n1、调制转子材料成份/n1.1)调制内转子材料成份/n内转子材料成份的质量分数为:C为0.3~0.5%,Ni为0.6~2.0%,Cu为1.0~3.0%,剩余为Fe;/n1.2)调制外转子材料成份/n外转子材料成份的质量分数为:C为0.25~0.5%,Ni为0.6~1.5%,Mo 为0.2~0.4%, Cu为0.6~2%,剩余为Fe;/n2、设计转子结构/n2.1)设计外转子结构/n外转子结构几何要素包括摆线内轮廓、基体外圆、外转子左端面、外转子右端面;/n2.2)设计内转子结构/n内转子结构几何要素包括摆线外轮廓、内花键轮廓、内转子左端面、内转子右端面;/n3、制造转子/n3.1)制造外转子/n按照步骤2.1)设计的外转子结构,采用步骤1.2)中调制的外转子材料压制外转子毛坯;对外转子毛坯进行氨基气氛液相烧结,烧结后气体保护空冷,空冷后低温回火;对摆线内轮廓采用模具冷挤,对完成分组配对的内外转子端面进行研磨,对基体外圆采用无心磨削;/n3.2)制造内转子/n按照步骤2.2)设计的内转子结构压制内转子毛坯,采用步骤1.1 ...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粉末冶金补油泵转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调制转子材料成份
1.1)调制内转子材料成份
内转子材料成份的质量分数为:C为0.3~0.5%,Ni为0.6~2.0%,Cu为1.0~3.0%,剩余为Fe;
1.2)调制外转子材料成份
外转子材料成份的质量分数为:C为0.25~0.5%,Ni为0.6~1.5%,Mo为0.2~0.4%,Cu为0.6~2%,剩余为Fe;
2、设计转子结构
2.1)设计外转子结构
外转子结构几何要素包括摆线内轮廓、基体外圆、外转子左端面、外转子右端面;
2.2)设计内转子结构
内转子结构几何要素包括摆线外轮廓、内花键轮廓、内转子左端面、内转子右端面;
3、制造转子
3.1)制造外转子
按照步骤2.1)设计的外转子结构,采用步骤1.2)中调制的外转子材料压制外转子毛坯;对外转子毛坯进行氨基气氛液相烧结,烧结后气体保护空冷,空冷后低温回火;对摆线内轮廓采用模具冷挤,对完成分组配对的内外转子端面进行研磨,对基体外圆采用无心磨削;
3.2)制造内转子
按照步骤2.2)设计的内转子结构压制内转子毛坯,采用步骤1.1)中调制的内转子材料压制内转子毛坯;对内转子毛坯进行氨基气氛液相烧结,烧结后气体保护空冷,空冷后低温回火;对摆线外轮廓和内花键轮廓采用复合模具冷挤,对完成分组配对的内外转子端面进行研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粉末冶金补油泵转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沿内花键轮廓周向设置有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粉末冶金补油泵转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制造外转子的具体步骤如下:
工序X1:以摆线内轮廓和外转子左端面作为装夹定位基准,精车削基体外圆和外转子右端面,以摆线内轮廓和外转子右端面作为装夹定位基准反头精车削外转子左端面,各车削面留有磨削余量;
工序X2:去除工序X1)中外转子左端面、外转子右端面分别与摆线内轮廓交接处产生的飞边毛刺;
工序X3:以外转子左端面作为支撑端面,并以摆线内轮廓自身作为基准冷挤加工摆线内轮廓;
工序X4:对冷挤加工后的外转子进行软氮化处理;
工序X5:对内外转子进行分组配对,配对后对两端面进行互为基准研磨;
工序X6:采用无心磨削工装进行无心磨削基体外圆;
工序X7:对工序X6)中无心磨削后的外转子基体边缘去除飞边毛刺,对基体去除剩磁,在防蚀处理后按分组尺寸区分入库备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粉末冶金补油泵转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工序X1)中,在精车削基体外圆和外转子右端面的交接处倒角,反头车削时,外转子左端面和基体外圆保持直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基于粉末冶金补油泵转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分组配对的内转子已完成摆线外轮廓和内花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祝,肖名涛,吴斯灏,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萨伯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