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性嵌件自动上料压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446178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4 07: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刚性嵌件自动上料压装装置,其包括有架体及其上的压装机构、自动上料机构,所述自动上料机构的输出端处于压装机构下部的压装部之内,所述自动上料机构包括定位于所述架体上的第一动力缸,该第一动力缸的动力缸杆竖向连接有分料斗,在该分料斗下部贯穿且可相对滑动有进料管,该进料管下部的自由端连通有可通过重力或正压力进行嵌件转移的输料管,所述输出端处于该输料管的下端部。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简单的机械机构即实现了对刚性嵌件的简单、高效、高质量上料装配,自动化操作,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装配精度及效率,且通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工作台,具体涉及一种刚性嵌件自动上料压装装置,更具体来说是一种将钢球、销等刚性嵌件自动上料压装于轴盖或栗座等产品上的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轴盖、栗座等产品上的钢球、销等刚性嵌件的压装装配模式,传统基本采用手工操作,存在效率低下,装配质量不高,能耗大的劣势,且人工成本高、误操作率高,投入产出率低,不合格率高。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自动化设备取代了传统的手工操作,对于刚性嵌件比如钢球、销等的装配也不例外。现有的刚性嵌件压装,比如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3894779A的衬套压装机、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布号CNl03846661A的变速器中间轴键销全自动压装机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4227403A的压装装置、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4400427A基于成组技术的装配台、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4526313A的栗体钢球压装机、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4227402A的涡轮增压机气管及销钉自动装配机、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3846659A的变速器壳体定位销及轴承全自动压装机组、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881125U的栗体钢球、轴瓦半自动压装机等,基本都是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对嵌件进行自动排序、输送、正位及抓取,另外一部分则是对嵌件进行压装,其中,压装部分基本相似,但是对于嵌件的自动上料部分,样式多样,但基本分为两类,一类是仅仅指出对嵌件的自动上料装置,但完全未对该装置具体结构进行充分公开,对该类不进行评价,另一类则是采用复杂的结构对嵌件进行仿生设计,即自动排序、输送、正位及机械手抓取后,置于压装部分进行压装,整个结构复杂势必导致维护困难,维护成本高,且后续运作时易出现故障而不利于整个上料压装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刚性嵌件自动上料压装装置,实现了对刚性嵌件的简单、高效、高质量上料装配,自动化操作,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装配精度及效率,且通用性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刚性嵌件自动上料压装装置,其包括有架体及其上的压装机构、自动上料机构,所述自动上料机构的输出端处于压装机构下部的压装部之内,所述自动上料机构包括定位于所述架体上的第一动力缸,该第一动力缸的动力缸杆竖向连接有分料斗,在该分料斗下部贯穿且可相对滑动有进料管,该进料管下部的自由端连通有可通过重力或正压力进行嵌件转移的输料管,所述输出端处于该输料管的下端部。进一步的,所述进料管在架体上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压装部在该架体上的水平高度时,所述输料管直接呈竖向设置于该进料管与所述压装部之间。进一步的,所述进料管在架体上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压装部在该架体上的水平高度时,或者所述输料管在架体上最低位置的水平高度均低于所述压装部、所述进料管在该架体上的水平高度时,在所述输料管上设有正压吹气系统。进一步的,在邻近所述输出端的输料管上具有对嵌件进行单个分配的分配器。进一步的,在所述分配器上端的输料管上具有可观察其内嵌件数量的透明段。进一步的,在所述架体上设有对所述输料管进行固定定位的定位件。进一步的,在所述分料斗上设有可对所述进料管管口进行水平吹气的吹气系统。进一步的,所述架体上具有一竖直定位板,所述压装机构、自动上料机构处于该竖直定位板两边。进一步的,所述压装机构包括驱动所述压装部进行嵌件动力压装且固定定位于所述架体上的第二动力缸,设于所述压装部下方且可对待压装件进行压装孔位置定位的定位基准孔板、设于该定位基准孔板正下方且可对待压装件进行位置定位的升降轴、及设于所述升降轴侧方且对待压装件进行锁紧定位的斜楔机构。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轴通过固定定位于所述架体下部的第三动力缸驱动连接,所述第一动力缸、第二动力缸、第三动力缸均为电缸或油缸或气缸。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直接通过分料斗与进料管之间的相对运动,即第一动力缸带动分料斗在进料管上滑动,使得分料斗内的嵌件依次进入至进料管中,通过限定进料管尺寸,使得进料管的内径与销、钢珠等嵌件的尺寸相匹配,即可实现对嵌件的正位排序,再通过输料管将嵌件依次送入压装机构中进行压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简单的机械机构即实现了对刚性嵌件的简单、高效、高质量上料装配,自动化操作,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装配精度及效率,且通用性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种如图1、图2所述刚性嵌件自动上料压装装置,其包括有架体I及其上的压装机构2、自动上料机构3,所述自动上料机构3的输出端24处于压装机构2下部的压装部23之内,所述自动上料机构包括定位于所述架体I上的第一动力缸30,该第一动力缸30的动力缸杆竖向连接有分料斗32,在该分料斗32下部贯穿且可相对滑动有进料管33,该进料管33下部的自由端连通有可通过重力或正压力进行嵌件转移的输料管37,所述输出端24处于该输料管37的下端部。本技术直接通过分料斗32与进料管33之间的相对运动,即第一动力缸30带动分料斗32在进料管33上滑动,使得分料斗32内的嵌件依次进入至进料管33中,通过限定进料管33尺寸,使得进料管33的内径与销、钢珠等嵌件的尺寸相匹配,即可实现对嵌件的正位排序,再通过输料管37将嵌件依次送入压装机构2中进行压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对于分料斗32与第一动力缸30之间的连接关系多种多样,比如图1所示,在第一动力缸30的动力缸杆端部连接爪形件31,该爪形件31的爪部与分料斗32的斗沿固连,使得第一动力缸30在运作时,分料斗32随动力缸杆的伸缩而上下移动,进而使得该分料斗32内的嵌件依次由进料管33的上管口进入至进料管33中。而对于输料管37的布置形式有两种:所述进料管33在架体I上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压装部23在该架体I上的水平高度时,所述输料管37直接呈竖向设置于该进料管33与所述压装部23之间,因各部件的位置关系,使得进入至输料管37内的嵌件可根据嵌件自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刚性嵌件自动上料压装装置,包括有架体(1)及其上的压装机构(2)、自动上料机构(3),所述自动上料机构(3)的输出端(24)处于压装机构(2)下部的压装部(23)之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上料机构包括定位于所述架体(1)上的第一动力缸(30),该第一动力缸(30)的动力缸杆竖向连接有分料斗(32),在该分料斗(32)下部贯穿且可相对滑动有进料管(33),该进料管(33)下部的自由端连通有可通过重力或正压力进行嵌件转移的输料管(37),所述输出端(24)处于该输料管(37)的下端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坤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坤恩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