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龙辉专利>正文

壳体四周雷达测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359908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20 17:41
一种属于汽车技术领域的壳体四周雷达测距装置,包括车身、夹心层、高压气罐、气管、气阀、气压表、测距雷达,前端夹心层、后端夹心层分别布置在车身的前后端,前端测距雷达、后端测距雷达分别布置在车身的前后端面,高压气罐布置在车身的底端,前端气阀、后端气阀、右端气阀、左端气阀分别布置在前端气管、后端气管、右端气管、左端气管上,气阀、气压表、测距雷达均通过线束与电子控制单元相连接。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当电气控制单元监测到汽车快要与其他汽车相撞时,就把气阀打开,给夹心层充气,从而减小撞击损失。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设计简单,适用于汽车防撞击系统的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
,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夹心层来减小两车撞击损失的壳体四周雷达测距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数量越来越多。汽车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会经常有汽车事故的发生。尤其是在交通拥挤的城市,汽车追尾、碰撞等事故天天都在发生。追尾是指同车道行驶的车辆尾随而行时,后车车头与前车车尾相撞的行为,主要由于跟进间距小于最小安全间距和驾驶员反应迟缓或制动系统性能不良所致。追尾、碰撞等事故发生后,人们往往都是通过保险理赔等方式来减少自己的损失。但是有的交通事故会付出生命的代价,即使得到理赔也不能弥补亲人心灵的创伤。如何在交通事故中较小汽车的撞击损失,从而进一步保护车内人员的生命安全,这是汽车
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经过现有文献检索,发现专利申请号为20112048313.6,名称为一种增加汽车撞击缓冲率装置的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增加减震装置和杠杆装置来减小撞击损失的方法;但是它所有的装置都是金属材料,在汽车撞击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减小撞击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带有夹心层和高压气罐的汽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壳体四周雷达测距装置,包括车身(1)、发动机(2)、电子控制单元(3)、前车轮(4)、后车轮(5),发动机(2)、电子控制单元(3)布置在车身(1)的前舱内,前车轮(4)、后车轮(5)布置在车身(1)的下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端夹心层(6)、后端夹心层(7)、高压气罐(8)、前端气管(9)、后端气管(10)、前端气阀(11)、后端气阀(12)、气压表(13)、前端测距雷达(14)、后端测距雷达(15)、右侧夹心层(16)、左侧夹心层(17)、右端气管(18)、右端气阀(19)、左端气管(20)、左端气阀(21)、右端测距雷达(22)、左端测距雷达(23),前端夹心层(6)、后端夹心层(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龙辉
申请(专利权)人:李龙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