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制备硅转接板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358930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20 16: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效制备硅基转接板的方法,步骤:1)旋涂光刻胶、光刻、显影;2)刻蚀;3)氧化;4)溅射Ti/Cu等种子层;5)键合干膜光刻胶、光刻、显影;6)填充TSV;7)去胶、种子层,制备的Cu-TSV与Cu-Pad是无暇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以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制备硅基转接板,结合牢固,且制备工艺更为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电子封装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Cu-TSV与TSV-Pad同时连续生成的高效硅基转接板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硅通孔的三维封装(3D-TSV)具有高速互连、高密度集成、小型化,同时提供同质和异质的功能整合等优点,成为近年来半导体技术最热门的研究方向。尽管3D-TSV封装技术具有诸多优势,但目前仍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制约3D-TSV技术的发展。具体包括:设计软件和方法的缺失、功率密度增加而引发的热机械问题、关键工艺与设备问题以及系统测试难题等。其中,3D-TSV封装涉及的关键工艺技术包括:高深宽比(TSV直径/TSV深度)TSV的刻蚀、无缺陷的深孔TSV电镀、硅片减薄技术、多层对准与键合技术等。这些工艺尚未完全成熟,从而制约了 3D封装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可靠性对于3D-TSV封装技术是个巨大的挑战。3D-TSV封装技术的失效模式主要是热机械载荷引起的,包括焊点的失效、TSV本身的失效、芯片的破裂与疲劳失效、界面间的分层与裂纹等。无论先通孔工艺还是后通孔工艺,Cu-TSV与TSV Pad是分步完成的。Cu-TSV与TSV-Pad间存在界面间的热应力,且TSV填充是盲孔填充,电镀完成后需要进行晶圆减薄工艺。在晶圆减薄过程,残余应力的积累,将直接影响TSV的热机械稳定性与电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传统工艺中制备TSV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出了。通过干膜光刻胶抑制铜沉积在TSV-Pad以外的种子层表面。TSV铜柱和Pad在填孔过程同时形成,从而使得Cu-TSV与TSV-Pad无暇连接。省去晶圆减薄、晶圆拿持等过程,同时增强了 3D-TSV封装的可靠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种高效制备硅转接板的方法,按以下步骤完成: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将硅晶圆上旋涂10 μ m以上正胶或10 μ m以上负胶,用烘箱或热板烘胶,对烘完胶的硅片进行光刻与显影;2)采用深反应离子刻蚀技术在经过步骤I)处理的硅片上刻蚀出不同直径与深度的硅通孔TSV ;3)在经过步骤2)处理的硅片表面进行氧化,所氧化的厚度为0.2 μπι以上;4)在经过步骤3)处理的硅片表面和通孔内表面溅射Ti/Cu的种子层;5)在硅片表面键合干膜光刻胶,再进行光刻与显影;6)采用电镀技术填充硅通孔TSV ;7)将步骤6)中制备好的硅通孔TSV硅片,用氢氧化钠溶液去胶并用去离子水清洗,使用氨水和双氧水的混合液去除Cu种子层并用去离子水清洗,制备的Cu-TSV与Cu-Pad是无暇连接。优选地,在执行所述步骤3),采用800°C -1200°C高温氧化或化学沉积技术对硅片表面进行氧化;二氧化娃厚度为0.1-3 μπι。优选地,在执行所述步骤5)时,采用热压工艺在硅表面键合干膜光刻胶。优选地,在执行所述步骤5)时,干膜光刻胶的厚度为10-200 μ m。优选地,在执行所述步骤6)时,采用两个铜板或含磷铜版作为阳极。优选地,在执行所述步骤6)时,Cu-TSV与TSV-Pad同时电镀成型。优选地,在执行所述步骤7)时,氢氧化钠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5 %?40 %,氨水和双氧水的混合液中氨水与双氧水体积比为40:1?1:1之间。优选地,在执行所述步骤I)时,旋涂正胶为正胶5-30 μ m或负胶10_60 μ m。优选地,在执行所述步骤4)时,采用溅射方法沉积Ti/Cu种子层。本专利技术中所用的添加剂包括加速剂、抑制剂、平衡剂,电镀前将三种添加剂添加到镀液中,用来控制电镀Cu的速度,制备无孔洞Cu-TSV。制备的Cu-TSV的深宽比为0.5?30。特别地,本专利技术制备的Cu-TSV与Cu-Pad是无暇连接。与现有的TSV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可在娃晶圆上高效地制备一种娃基转接板,该Cu-TSV与Cu-Pad无界面,直接结合,Cu-TSV与Cu-Pad的结合力较好,热机械稳定性较好,TSV的导电性能也较好,制备过程灵活性强。与传统TSVs制备工艺相比,本专利技术将干膜光刻胶工艺和通孔制备工艺结合在一起,去除了晶圆背面减薄、晶圆支撑、晶圆的键合、解键合、绝缘层和种子层的二次制备等传统工艺的必要步骤,大大简化了工艺步骤,减低了工艺成本。【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硅基转接板结构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制备的硅基TSVs转接板,其中(a)TSVs转接板俯视图,(b)TSVs转接板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以下实施例参照该流程进行。如图2所示,I为硅片,2为干膜光刻胶,3为铜种子层,4为电镀填充的铜柱,5为电镀填充的Cu-Pad。首先将键合有干膜光刻胶的硅片电镀填充铜柱和Pad,然后去除干膜光刻胶、种子层,具体步骤按照以下实施例参照流程进行。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采用溅射技术在氧化层上沉积Ti/Cu等阻挡层和种子层,采用热压技术将干膜光刻胶和硅晶圆键合,采用电镀技术对硅通孔和Pad区域进行填充。I)将硅晶圆上旋涂正胶15 μ m,用烘箱烘胶,对烘完胶的硅片进行光刻与显影;2)采用深反应离子刻蚀技术在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效制备硅转接板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硅基转接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硅晶圆上旋涂10μm以上正胶或10μm以上负胶,用烘箱或热板烘胶,对烘完胶的硅片进行光刻与显影;2)采用深反应离子刻蚀技术在经过步骤1)处理的硅片上刻蚀出不同直径与深度的硅通孔TSV;3)在经过步骤2)处理的硅片表面进行氧化,所氧化的厚度为0.2μm以上;4)在经过步骤3)处理的硅片表面溅射Ti/Cu的种子层;5)在硅片表面键合干膜光刻胶,再进行光刻与显影;6)采用电镀技术填充硅通孔TSV;7)将步骤6)中制备好的硅通孔TSV硅片,用氢氧化钠溶液去胶并用去离子水清洗,使用氨水和双氧水的混合液去除Cu种子层并用去离子水清洗,制备的Cu‑TSV与Cu‑Pad是无暇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桂甫张亚舟孙云娜汪红吴凯峰王慧颖罗江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