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粒料煅烧回转窑产品余热环形间壁式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332152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6 0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粒料煅烧回转窑产品余热环形间壁式回收系统,属于回转窑产品余热回收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回收系统,包括环形间壁换热机构和送风管换热机构。高温段罩体和中温段罩体均为两端开口的圆筒,高温段罩体和中温段罩体的内径均大于冷却筒的外径,高温段罩体套在所述高温段上,中温段罩体套在所述中温段上。送风管换热机构包括送风管,送风管包括送风管保温段和送风管加热段,送风管加热段设于冷却筒的内部,送风管加热段的出口端伸出冷却筒的进料口,送风管加热段的出口端通过管道与烧嘴的空气进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提高回转窑余热利用效率、减少冷却水消耗量、减少冷却设备被腐蚀的几率和改善操作环境的目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回转窑产品余热回收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粒料煅烧回转窑产品余热环形间壁式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回转窑煅烧是生产生物陶瓷滤料的主要工艺,其作用是对滤料生产的原料(即粘土和粉煤灰制成的球状颗粒)进行烘干及烧结处理,其中,烘干段用以排除陶瓷滤料所含的水分,烧结段通过煅烧使滤料小球达到工业应用所需的强度和硬度要求。现有的生物陶瓷滤料生产工艺中,均采用回转窑作为其主要的煅烧设备。燃烧系统将热量以高温烟气的形式供入回转窑内,对逆向流动的陶瓷滤料进行加热煅烧。完成煅烧过程的陶瓷滤料在高温状态下从窑头流槽排出,进入冷却筒冷却。为了强化冷却效果,通常在冷却筒外壁进行冷却水喷淋,以带走高温煅后陶瓷滤料中贮存的热量,达到降低陶瓷滤料温度的目的。喷淋后被加热的冷却水流入贮水池中循环使用。但是,上述生物陶瓷滤料生产工艺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缺点:(1)、高温煅烧后的粒料(即陶瓷滤料)携带的余热资源被完全浪费,有悖于节能减排的循环经济原则;(2)、在冷却水喷淋过程中,大量冷却水变为蒸汽散失掉,冷却水消耗量大,不利于水资源的节约;且冷却水循环喷淋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电力;(3)、长期冷却水的喷淋,严重氧化腐蚀了冷却设备,增加了设备检修和维护的成本;(4)、长期喷淋冷却过程在周围环境产生了大量热蒸汽,恶化了操作环境。对于回收粒料生产过程中散失的热量,现有技术中已有相关的技术方案公开,如专利公开号:CN203824299U,公开日:2014年09月10日,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回转窑余热利用结构及回转窑生产系统,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回转窑余热利用结构及回转窑生产系统,回转窑余热利用结构包括连接回转窑与冷却窑的回转窑出料管路、助燃气体管路以及与回转窑连接的燃气管路,助燃气体管路延伸经过回转窑出料管路内而连接于回转窑,以能够将助燃气体供应到回转窑内。助燃气体在回转窑出料管路内利用回转窑的余热进行加热后,再通入回转窑,从而减少燃气的消耗量。同时,助燃气体在回转窑出料管路内与回转窑的余热进行热交换,从而能够降低后续冷却工艺的冷却负荷。但是该申请案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粒料在回转窑出料管路内停留的时间较短,粒料上所携带的热量难以充分利用,回转窑余热利用效率低下;(2)、冷却窑仍旧需要通过喷淋的方式冷却其内具有一定温度的粒料,这样做浪费了大量的余热资源,冷却水消耗量大,增加了设备检修和维护的成本,恶化了操作环境。综上所述,如何克服现有技术中粒料煅烧回转窑余热利用效率低下、大量冷却水浪费、冷却设备易被腐蚀和操作环境恶劣的不足,是当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粒料煅烧回转窑余热利用效率低下、大量冷却水浪费、冷却设备易被腐蚀和操作环境恶劣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粒料煅烧回转窑产品余热环形间壁式回收系统,实现了提高回转窑余热利用效率、减少冷却水消耗量、减少冷却设备被腐蚀的几率和改善操作环境的目标。2.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的粒料煅烧回转窑产品余热环形间壁式回收系统,包括烧嘴、燃烧室、回转窑、出料口、冷却筒轴承座、冷却筒驱动轮和冷却筒,所述烧嘴在燃烧室内产生燃烧火焰,煅烧回转窑内的粒料;煅烧后的粒料从出料口流出到达冷却筒的进料口;所述冷却筒轴承座有两个,冷却筒倾斜地安装于两个不同高度的冷却筒轴承座上,使得冷却筒进料口处的高度高于冷却筒出料口处的高度;冷却筒驱动轮驱动冷却筒旋转;还包括环形间壁换热机构和送风管换热机构;所述冷却筒沿冷却筒进料口到冷却筒出料口的方向依次分为三段,分别称为高温段、中温段和低温段;所述环形间壁换热机构包括风机、引风总管、高温段引风管、高温段罩体和中温段罩体;所述高温段罩体和中温段罩体均为两端开口的圆筒;高温段罩体和中温段罩体的内径均大于冷却筒的外径;高温段罩体套在所述高温段上,中温段罩体套在所述中温段上;高温段引风管的进口端与高温段罩体侧面的中间位置相连通,高温段引风管的出口端与引风总管的侧面相连通;引风总管的进口端与中温段罩体侧面的中间位置相连通,引风总管的出口端与风机的吸风口相连通;所述送风管换热机构包括送风管,送风管包括送风管保温段和送风管加热段;所述送风管保温段的进口端与风机的出风口相连通,送风管保温段的出口端与送风管加热段的进口端相连通,送风管保温段的外表面使用保温材料包裹;送风管加热段设于冷却筒的内部,送风管加热段的出口端伸出冷却筒的进料口,送风管加热段的出口端通过管道与烧嘴的空气进口相连通。作为本技术的粒料煅烧回转窑产品余热环形间壁式回收系统更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设于出料口和冷却筒进料口之间的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包括流槽、固定颚、动颚和凸轮,固定颚呈L形,固定颚固定在流槽上部的侧面,动颚的上端通过一根旋转轴固定在流槽上部的侧面且动颚的内侧面与固定颚相对;所述凸轮设于动颚的下方且凸轮与动颚的外侧面相接触;凸轮的旋转中心上固定有转轴,该转轴与变频电机的输出轴相连,动颚通过凸轮的转动而进行摆动。作为本技术的粒料煅烧回转窑产品余热环形间壁式回收系统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中温段罩体包括中温段上罩体和中温段下罩体,中温段上罩体和中温段下罩体均为半圆筒形,中温段上罩体的侧端面上和中温段下罩体的侧端面上均固连有连接板,中温段上罩体侧端面上的连接板与中温段下罩体侧端面上的连接板相互配合且通过连接螺栓固定在一起;所述高温段罩体的结构与中温段罩体的结构相同。作为本技术的粒料煅烧回转窑产品余热环形间壁式回收系统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中温段罩体上中间位置处称为罩体扩大段,该罩体扩大段的内径大于中温段罩体上中间位置两侧处的内径;所述高温段罩体上中间位置处称为高温段罩体扩大段,该高温段罩体扩大段的内径大于高温段罩体上中间位置两侧处的内径。作为本技术的粒料煅烧回转窑产品余热环形间壁式回收系统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送风管加热段的内表面沿周向等间距地焊接有筋板;所述冷却筒的内表面沿周向等间距地焊接有分散杆;所述分散杆为L形,分散杆的一端焊接于冷却筒的内表面。作为本技术的粒料煅烧回转窑产品余热环形间壁式回收系统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流槽、固定颚、动颚和凸轮均采用耐热钢制作;动颚摆动过程中动颚与固定颚之间的距离控制在20~50mm;送风管保温段的外表面使用保温棉包裹。作为本技术的粒料煅烧回转窑产品余热环形间壁式回收系统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高温段罩体的中轴线与高温段的中轴线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粒料煅烧回转窑产品余热环形间壁式回收系统,包括烧嘴(1)、燃烧室(2)、回转窑(3)、出料口(8)、冷却筒轴承座(11)、冷却筒驱动轮(15)和冷却筒(16),所述烧嘴(1)在燃烧室(2)内产生燃烧火焰,煅烧回转窑(3)内的粒料;煅烧后的粒料从出料口(8)流出到达冷却筒(16)的进料口;所述冷却筒轴承座(11)有两个,冷却筒(16)倾斜地安装于两个不同高度的冷却筒轴承座(11)上,使得冷却筒(16)进料口处的高度高于冷却筒(16)出料口处的高度;冷却筒驱动轮(15)驱动冷却筒(16)旋转;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形间壁换热机构和送风管换热机构;所述冷却筒(16)沿冷却筒(16)进料口到冷却筒(16)出料口的方向依次分为三段,分别称为高温段、中温段和低温段;所述环形间壁换热机构包括风机(4)、引风总管(501)、高温段引风管(502)、高温段罩体(10)和中温段罩体(14);所述高温段罩体(10)和中温段罩体(14)均为两端开口的圆筒;高温段罩体(10)和中温段罩体(14)的内径均大于冷却筒(16)的外径;高温段罩体(10)套在所述高温段上,中温段罩体(14)套在所述中温段上;高温段引风管(502)的进口端与高温段罩体(10)侧面的中间位置相连通,高温段引风管(502)的出口端与引风总管(501)的侧面相连通;引风总管(501)的进口端与中温段罩体(14)侧面的中间位置相连通,引风总管(501)的出口端与风机(4)的吸风口相连通;所述送风管换热机构包括送风管,送风管包括送风管保温段(601)和送风管加热段(602);所述送风管保温段(601)的进口端与风机(4)的出风口相连通,送风管保温段(601)的出口端与送风管加热段(602)的进口端相连通,送风管保温段(601)的外表面使用保温材料包裹;送风管加热段(602)设于冷却筒(16)的内部,送风管加热段(602)的出口端伸出冷却筒(16)的进料口,送风管加热段(602)的出口端通过管道与烧嘴(1)的空气进口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粒料煅烧回转窑产品余热环形间壁式回收系统,包括烧嘴(1)、燃烧室(2)、回
转窑(3)、出料口(8)、冷却筒轴承座(11)、冷却筒驱动轮(15)和冷却筒(16),所述烧
嘴(1)在燃烧室(2)内产生燃烧火焰,煅烧回转窑(3)内的粒料;煅烧后的粒料从出料口
(8)流出到达冷却筒(16)的进料口;所述冷却筒轴承座(11)有两个,冷却筒(16)倾斜
地安装于两个不同高度的冷却筒轴承座(11)上,使得冷却筒(16)进料口处的高度高于冷
却筒(16)出料口处的高度;冷却筒驱动轮(15)驱动冷却筒(16)旋转;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环形间壁换热机构和送风管换热机构;所述冷却筒(16)沿冷却筒(16)进料口
到冷却筒(16)出料口的方向依次分为三段,分别称为高温段、中温段和低温段;
所述环形间壁换热机构包括风机(4)、引风总管(501)、高温段引风管(502)、高温段
罩体(10)和中温段罩体(14);所述高温段罩体(10)和中温段罩体(14)均为两端开口的
圆筒;高温段罩体(10)和中温段罩体(14)的内径均大于冷却筒(16)的外径;高温段罩
体(10)套在所述高温段上,中温段罩体(14)套在所述中温段上;高温段引风管(502)的
进口端与高温段罩体(10)侧面的中间位置相连通,高温段引风管(502)的出口端与引风总
管(501)的侧面相连通;引风总管(501)的进口端与中温段罩体(14)侧面的中间位置相
连通,引风总管(501)的出口端与风机(4)的吸风口相连通;
所述送风管换热机构包括送风管,送风管包括送风管保温段(601)和送风管加热段(602);
所述送风管保温段(601)的进口端与风机(4)的出风口相连通,送风管保温段(601)的出
口端与送风管加热段(602)的进口端相连通,送风管保温段(601)的外表面使用保温材料
包裹;送风管加热段(602)设于冷却筒(16)的内部,送风管加热段(602)的出口端伸出
冷却筒(16)的进料口,送风管加热段(602)的出口端通过管道与烧嘴(1)的空气进口相
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粒料煅烧回转窑产品余热环形间壁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设于出料口(8)和冷却筒(16)进料口之间的下料机构(9),所述下料机构(9)
包括流槽(901)、固定颚(902)、动颚(903)和凸轮(904),固定颚(902)呈L形,固定
颚(902)固定在流槽(901)上部的侧面,动颚(903)的上端通过一根旋转轴固定在流槽(901)
上部的侧面且动颚(903)的内侧面与固定颚(902)相对;所述凸轮(904)设于动颚(903)
的下方且凸轮(904)与动颚(903)的外侧面相接触;凸轮(904)的旋转中心上固定有转轴,
该转轴与变频电机的输出轴相连,动颚(903)通过凸轮(904)的转动而进行摆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粒料煅烧回转窑产品余热环形间壁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温段罩体(14)包括中温段上罩体和中温段下罩体,中温段上罩体和中温段下罩体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双陈光孙蓉张西和闫丹王恒达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