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自行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行车充气筒,包括活塞杆、扶手、缸筒、活塞、进气筒、气道、进气道、出气道、储气筒、气管、管接头、锁链、气嘴夹、锁头、流量计、锁体、锁孔和遥控接收器,所述活塞杆上端连接扶手,下端穿入缸筒中且与活塞相连,所述缸筒下部固定有进气筒,所述进气筒内部设置有气道,所述气道上侧通过进气道与缸筒相连,下侧通过两个出气道与储气筒相连,所述储气筒侧部连接气管一端,所述气管另一端上安装有管接头,所述气管上螺旋卷绕有锁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进气速度较快和防盗性能较高的自行车充气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自行车零部件
,尤其涉及一种自行车充气筒。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自行车应用的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自行车短途骑行或者郊游,同时也会伴随着车胎气体不足现象,现有技术的自行车充气筒由带有手柄的手柄座与外筒固定连接成一体,带有气筒盖的外筒套在固定有活塞的内筒外,内筒、橡皮管固定在带有密封圈、钢丝脚踏的气筒座上构成,活塞周边连接有橡皮圈,其上还有均布的凹槽、缺口、通孔,中间通孔与带阀芯的阀盖配合,并在中间通孔与阀芯下端面配合处有一多边形凹槽。但是这种结构的自行车充气筒在实际使用时存在进气速度较慢和防盗性能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进气速度较快和防盗性能较高的自行车充气筒。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行车充气筒,包括活塞杆、扶手、缸筒、活塞、进气筒、气道、进气道、出气道、储气筒、气管、管接头、锁链、气嘴夹、锁头、流量计、锁体、锁孔和遥控接收器,所述活塞杆上端连接扶手,下端穿入缸筒中且与活塞相连,所述缸筒下部固定有进气筒,所述进气筒内部设置有气道,所述气道上侧通过进气道与缸筒相连,下侧通过两个出气道与储气筒相连,所述储气筒侧部连接气管一端,所述气管另一端上安装有管接头,所述气管上螺旋卷绕有锁链,所述锁链的两端也分别固定在储气筒和管接头上,所述管接头上部连接气嘴夹,侧部分别安装有锁头和流量计,所述缸筒侧部固定有锁体,所述锁体上设置有锁孔和遥控接收器。进一步,所述活塞与缸筒内壁之间的间隙为三毫米至六毫米之间。进一步,所述气道上侧中部设置有进气道,所述气道下侧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出气道。进一步,所述缸筒和进气筒均为长方体形状且底面形状相一致,所述储气筒为圆柱体形状且底面形状大于缸筒底面形状。进一步,所述气管为高压橡胶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的活塞杆往复移动带动活塞下移压缩空气通过进气道进入到气道,再从气道通过两个出气道进入到储气筒中,当储气筒中气体倒流时两个出气道中气体进入到气道中气体压力相互抵消,从而可以防止储气筒中气体倒流进而提升进气速度;将管接头上的锁头插入到锁孔中,从而利用遥控发送信号给遥控接收器来对锁体进行上锁,可以将气管和锁链缠绕在车体任何地方而便于携带且不易丢失,还可以将气管和锁链缠绕在车圈处实现锁住车体的功能。2、本技术的气管为高压橡胶管,高压橡胶管的膨胀性能较好且承受压力程度较大,所以长期充气过程中可以延长使用寿命。3、本技术的气道上侧中部设置有进气道,气道下侧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出气道,使得气体倒流时左右两侧出气道中气体压力相一致,从而更好的将两出气道中压力相互抵消。4、本技术的活塞与缸筒内壁之间的间隙为三毫米至六毫米之间,保证活塞往复上下移动时不会摩擦缸筒内壁,同时也防止活塞下部气体倒流至活塞上部。5、本技术的缸筒和进气筒均为长方体形状且底面形状相一致,储气筒为圆柱体形状且底面形状大于缸筒底面形状,充气时使得储气筒与地面接触更稳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_活塞杆,2-扶手,3-缸筒,4-活塞,5-进气筒,6-气道,7-进气道,8-出气道,9-储气筒,10-气管,11-管接头,12-锁链,13-气嘴夹,14-锁头,15-流量计,16-锁体,17-锁孔,18-遥控接收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图1所不,本实施例包括活塞杆1、扶手2、缸筒3、活塞4、进气筒5、气道6、进气道7、出气道8、储气筒9、气管10、管接头11、锁链12、气嘴夹13、锁头14、流量计15、锁体16、锁孔17和遥控接收器18,活塞杆I上端连接扶手2,下端穿入缸筒3中且与活塞4相连,活塞4与缸筒3内壁之间的间隙为三毫米至六毫米之间,缸筒3下部固定有进气筒5,进气筒5内部设置有气道6,气道6上侧通过进气道7与缸筒3相连,下侧通过两个出气道8与储气筒9相连,气道6上侧中部设置有进气道7,气道6下侧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出气道8,储气筒9侧部连接气管10—端,气管10另一端上安装有管接头11,气管10为高压橡胶管,气管10上螺旋卷绕有锁链12,锁链12的两端也分别固定在储气筒9和管接头11上,管接头11上部连接气嘴夹13,侧部分别安装有锁头14和流量计15,缸筒3侧部固定有锁体16,锁体16上设置有锁孔17和遥控接收器18,缸筒3和进气筒5均为长方体形状且底面形状相一致,储气筒9为圆柱体形状且底面形状大于缸筒3底面形状。充气时,首先将气嘴夹13夹到外部车胎气门处,接着通过扶手2往复移动活塞杆I带动活塞4在缸筒3内上下移动来压缩空气,活塞4下部的空气通过进气筒5中的进气道7进入到气道6中,气道6中的气体经过两个出气道8输入到储气筒9中,当储气筒9中气体倒流时两个出气道8中气体进入到气道6中气体压力相互抵消,从而可以防止储气筒9中气体倒流而提升进气速度,从而储气筒9中气体通过气管10而进入到车胎中,充气过程中管接头11上的流量计15会显示气体流量,防止气体过多时损坏车胎,充气结束后取下气嘴夹13。上锁时,可以将气管10和锁链12缠绕在车体任何地方,将管接头11上的锁头14插入到锁孔17中,从而利用遥控发送信号给遥控接收器18对锁体16进行上锁,当将气管10和锁链12缠绕在车圈处实现锁住车体的功能,当将气管10和锁链12缠绕在车体其它地方时实现便于携带该充气筒且不易丢失的功能。利用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自行车充气筒,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杆、扶手、缸筒、活塞、进气筒、气道、进气道、出气道、储气筒、气管、管接头、锁链、气嘴夹、锁头、流量计、锁体、锁孔和遥控接收器,所述活塞杆上端连接扶手,下端穿入缸筒中且与活塞相连,所述缸筒下部固定有进气筒,所述进气筒内部设置有气道,所述气道上侧通过进气道与缸筒相连,下侧通过两个出气道与储气筒相连,所述储气筒侧部连接气管一端,所述气管另一端上安装有管接头,所述气管上螺旋卷绕有锁链,所述锁链的两端也分别固定在储气筒和管接头上,所述管接头上部连接气嘴夹,侧部分别安装有锁头和流量计,所述缸筒侧部固定有锁体,所述锁体上设置有锁孔和遥控接收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充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与缸筒内壁之间的间隙为三毫米至六毫米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充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上侧中部设置有进气道,所述气道下侧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出气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充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筒和进气筒均为长方体形状且底面形状相一致,所述储气筒为圆柱体形状且底面形状大于缸筒底面形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充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为高压橡胶管。【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自行车零部件
,尤其涉及一种自行车充气筒,包括活塞杆、扶手、缸筒、活塞、进气筒、气道、进气道、出气道、储气筒、气管、管接头、锁链、气嘴夹、锁头、流量计、锁体、锁孔和遥控接收器,所述活塞杆上端连接扶手,下端穿入缸筒中且与活塞相连,所述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充气筒,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杆、扶手、缸筒、活塞、进气筒、气道、进气道、出气道、储气筒、气管、管接头、锁链、气嘴夹、锁头、流量计、锁体、锁孔和遥控接收器,所述活塞杆上端连接扶手,下端穿入缸筒中且与活塞相连,所述缸筒下部固定有进气筒,所述进气筒内部设置有气道,所述气道上侧通过进气道与缸筒相连,下侧通过两个出气道与储气筒相连,所述储气筒侧部连接气管一端,所述气管另一端上安装有管接头,所述气管上螺旋卷绕有锁链,所述锁链的两端也分别固定在储气筒和管接头上,所述管接头上部连接气嘴夹,侧部分别安装有锁头和流量计,所述缸筒侧部固定有锁体,所述锁体上设置有锁孔和遥控接收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利雅得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