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电路板布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28438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5 0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多层电路板布线结构,包括多层电路板固定端面支架、电路板多层集成数据接收处理器、电路板多层步线控制接通器,所述电路板多层步线控制接通器连接在所述多层电路板固定端面支架与所述电路板多层集成数据接收处理器的上端面;所述电路板多层步线控制接通器的右侧设置有前端电路板集成控制数据中心处理端;所述前端电路板集成控制数据中心处理端的右侧下端面安装有电路板设备内接减震保护触碰底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有效的节约电信号能源高效控制多层电路板集成电信号的功率输出,在给设备提供精确的电路板集成信号功率输出的同时提升现代化电路板步线技术对于多层电路板结构设计的运用,适合各大电路板运用单位长期的运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路板步线领域,具体涉及多层电路板布线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对于设备内部电路板步线的运用发展迅速,多层电路板步线的设计结构也多种多样,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申请号为86103221的中国专利,具体内容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层陶瓷电路板及其制造方法.这种多层陶瓷电路板的布线图形中有多层结构,而多层结构又包括第一和第二导电层(例如,分别为钨层和铜厚膜),而扩散层位于第一和第二导电层间,以改善其粘合性能.这样一来,多层结构就设置了第一和第二导电层以及介于其间的中间层而成,并且至少一种组分从中间层扩散到第一和第二导电层中去.这样就可以提供一种,例如钨层和铜厚膜能紧紧地粘合在一起的多层陶瓷电路板。但是,上述技术只在多层结构的优化设计上进行了提升设计,在多层电路板步线方面却没有有效的提高,反而使用粘合设计使得电路板多层步线结构的设计使用寿命大大缩短,而且设计结构复杂,成本及造价高,不能够有效的节约电路板消耗能源来实现高效的步线结构设计,在其设计多层电路板性能输出配合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寿命长,成本及售价低,有效的节约电信号能源高效控制多层电路板集成电信号功率输出的多层电路板布线结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多层电路板布线结构,包括多层电路板固定端面支架、电路板多层集成数据接收处理器、电路板多层步线控制接通器,所述多层电路板固定端面支架设置在装置的俩侧端面;所述电路板多层集成数据接收处理器设置在装置的内侧层面左端面中心;所述电路板多层步线控制接通器连接在所述多层电路板固定端面支架与所述电路板多层集成数据接收处理器的上端面;所述电路板多层步线控制接通器的右侧设置有前端电路板集成控制数据中心处理端;所述前端电路板集成控制数据中心处理端的右侧下端面安装有电路板设备内接减震保护触碰底端。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电路板设备内接减震保护触碰底端的右上方安装有多层电路板步线总控集成中心;所述多层电路板步线总控集成中心的右侧设置有后端电路板集成处理数据中心端;所述后端电路板集成处理数据中心端的右侧安装有电路板多层步线数据处理接通器;所述电路板多层步线数据处理接通器与所述电路板多层步线控制接通器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各自功能。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电路板多层步线数据处理接通器的右侧端面安装有电路板多层集成数据处理输出器;所述电路板多层集成数据处理输出器与所述电路板多层集成数据接收处理器相互配合;所述电路板多层集成数据处理输出器的右侧设置有多层电路板实际功率放大转换器;所述多层电路板实际功率放大转换器的右侧固连有设备电源电路板多层输出匹配接口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寿命长,成本及售价低,有效的节约电信号能源高效控制多层电路板集成电信号的功率输出,而且多层电路板步线结构操控简单,与设备之间配合精密,在给设备提供精确的电路板集成信号功率输出的同时提升现代化电路板步线技术对于多层电路板结构设计的运用,适合各大电路板步线结构运用单位长期的运用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结构的俯视图。图中:1、多层电路板固定端面支架;2、电路板多层集成数据接收处理器;3、电路板多层步线控制接通器;4、前端电路板集成控制数据中心处理端;5、电路板设备内接减震保护触碰底端;6、多层电路板步线总控集成中心;7、后端电路板集成处理数据中心端;8、电路板多层步线数据处理接通器;9、电路板多层集成数据处理输出器;10、多层电路板实际功率放大转换器;11、设备电源电路板多层输出匹配接口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多层电路板布线结构,包括多层电路板固定端面支架1、电路板多层集成数据接收处理器2、电路板多层步线控制接通器3,所述多层电路板固定端面支架I设置在装置的俩侧端面;所述电路板多层集成数据接收处理器2设置在装置的内侧层面左端面中心;所述电路板多层步线控制接通器3连接在所述多层电路板固定端面支架I与所述电路板多层集成数据接收处理器2的上端面;所述电路板多层步线控制接通器3的右侧设置有前端电路板集成控制数据中心处理端4完成前端面层体电路板集成数据的控制处理;所述前端电路板集成控制数据中心处理端4的右侧下端面安装有电路板设备内接减震保护触碰底端5保护多层电路板在运行过程中正常工作延长电路板芯片的使用寿命;所述电路板设备内接减震保护触碰底端5的右上方安装有多层电路板步线总控集成中心6进行多层电路板步线结构的综合集成控制过程;所述多层电路板步线总控集成中心6的右侧设置有后端电路板集成处理数据中心端7完成后端面电路板集成数据处理作出指令;所述后端电路板集成处理数据中心端7的右侧安装有电路板多层步线数据处理接通器8进行多层布线数据的处理并接通后续的设备电信号操控接通;所述电路板多层步线数据处理接通器8与所述电路板多层步线控制接通器3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各自功能;所述电路板多层步线数据处理接通器8的右侧端面安装有电路板多层集成数据处理输出器9完成多层电路板数据后续的处理输出给设备;所述电路板多层集成数据处理输出器9与所述电路板多层集成数据接收处理器2相互配合;所述电路板多层集成数据处理输出器9的右侧设置有多层电路板实际功率放大转换器10完成信号对于使用器的实际功率放大操作;所述多层电路板实际功率放大转换器10的右侧固连有设备电源电路板多层输出匹配接口端11匹配设备电源接口完成输出;通过上述多层电路板步线结构内部高效精密的配合精确完成整个多层电路板步线对于信号的输出控制过程。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寿命长,成本及售价低,有效的节约电信号能源高效控制多层电路板集成电信号的功率输出,而且多层电路板步线结构操控简单,与设备之间配合精密,在给设备提供精确的电路板集成信号功率输出的同时提升现代化电路板步线技术对于多层电路板结构设计的运用,适合各大电路板步线结构运用单位长期的运用于推广。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主权项】1.多层电路板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层电路板固定端面支架、电路板多层集成数据接收处理器、电路板多层步线控制接通器,所述多层电路板固定端面支架设置在装置的俩侧端面;所述电路板多层集成数据接收处理器设置在装置的内侧层面左端面中心;所述电路板多层步线控制接通器连接在所述多层电路板固定端面支架与所述电路板多层集成数据接收处理器的上端面;所述电路板多层步线控制接通器的右侧设置有前端电路板集成控制数据中心处理端;所述前端电路板集成控制数据中心处理端的右侧下端面安装有电路板设备内接减震保护触碰底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电路板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设备内接减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层电路板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层电路板固定端面支架、电路板多层集成数据接收处理器、电路板多层步线控制接通器,所述多层电路板固定端面支架设置在装置的俩侧端面;所述电路板多层集成数据接收处理器设置在装置的内侧层面左端面中心;所述电路板多层步线控制接通器连接在所述多层电路板固定端面支架与所述电路板多层集成数据接收处理器的上端面;所述电路板多层步线控制接通器的右侧设置有前端电路板集成控制数据中心处理端;所述前端电路板集成控制数据中心处理端的右侧下端面安装有电路板设备内接减震保护触碰底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民
申请(专利权)人:兴宁市精维进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