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326005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4 2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向装置,具有:与夹紧部(10)和车身侧托架(6)一同通过紧固机构而被紧固的摩擦板(24b)、和外嵌在内管柱(3)上,并与摩擦板(24b)结合的烧结金属制的圆环部件(20),所述圆环部件(20)和内管柱(3)在摩擦板(24b)与圆环部件(20)的结合部附近,设有将圆环部件(20)和内管柱(3)作贯穿的贯穿孔(20a、3a),并通过插入至贯穿孔(20a、3a)内的销(21)而结合在一起,然后,又通过当在销(21)受到一定的冲击力后而被破坏,从而解除圆环部件(20)与内管柱(3)之间的结合,由此能够获得更稳定、且较低的脱离负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以转向装置的车辆前方侧部分作为旋转中心,可调整方向盘其上下方向之位置的转向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在转向装置的机构中,具有当在驾驶员因碰撞事故等而与方向盘碰撞时,通过使方向盘向车辆前方位移,来缓和驾驶员所受到的冲击力,从而减轻驾驶员的伤害的构造。例如,如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一种具有夹紧装置的转向装置,该夹紧装置使用摩擦板将转向管柱牢固地夹紧在车身安装托架上,而当冲击荷载产生了超过规定以上的冲击力时,其摩擦板的一部分就会发生变形,进而解除摩擦板的固定功能。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06980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在构成为在转向管柱的左右两侧分别对转向管柱的移动作限制的情况下,若在制造时没有很好地做到在左右两侧可用均匀的力来限制移动的话,则会导致使转向管柱从固定状态脱离的负荷、即脱离负荷在转向管柱的左右两侧彼此不同,转向管柱会出现扭转,从而担心脱离负荷稍微变高而无法稳定地得到有意图的脱离负荷。本技术提供一种转向装置1,其具有:传递操舵力的转向轴2 ;能旋转自如地对所述转向轴2支承的内管柱3 ;能旋转自如地对所述转向轴2支承的外管柱5,其与所述内管柱3在沿轴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向装置(1),其具有:传递操舵力的转向轴(2);能旋转自如地对所述转向轴(2)支承的内管柱(3);能旋转自如地对所述转向轴(2)支承的外管柱(5),其与所述内管柱(3)在沿轴向上,能够相对移动地嵌合,并设有能够将所述内管柱(3)作紧固的夹紧部(10);和夹持所述夹紧部(10)将其向车身上作固定的车身侧托架(6);和紧固机构,其根据使用者的操作,将所述车身侧托架(6)和所述夹紧部(10)进行紧固,由此来固定所述内管柱(3)以及所述外管柱(5),并通过进行对其解除的操作,可实施对方向盘在其倾斜方向以及伸缩方向上的调整,而其特征在于,具有:与所述夹紧部和所述车身侧托架一同,通过所述紧固机构而被...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崎雅彦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