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回路刚性同步变节流流量控制液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305697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1 15: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回路刚性同步变节流流量控制液压系统,具有供油泵、执行油缸、以及流量控制阀,在所述流量控制阀内,单路油路被等分成n路并联的分流回路,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所述流量控制阀具有阀体,阀体内具有单路油腔、以及可往复移动的阀芯,阀芯内部具有空腔,阀芯上具有n个与空腔连通的变节流口,每个变节流口的面积相同,并且在阀芯往复移动时,所述n个变节流口可实现同时与单路油腔连通或者不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等值分流同步变节流流量控制技术将单路大流量变节流流量控制转化为多回路或双回路并联同步变节流流量控制。从而实现各分流回路变节流流量控制的压力损失值总额为单回路变节流流量控制压力损失值的l/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控制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多回路刚性同步变节流流量控制液压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现行工程机械的液压系统由于受到液压元器件安装空间及配套件成本的限制,绝大部分需要大流量通油的液压系统都是采用单回路变节流的流量控制技术或者直接采用大通径液压元件一一其基本出发点都是靠增大油道通径或增加元件体积来实现其性能要求。这一状况在目前国产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设计和配套应用中已普遍存在。也是目前国内工程机械行业除了依靠发动机排放标准的更新外制压工程机械行业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技术瓶颈之一。在目前的技术背景下,国产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实际使用效果存在以下不足:系统压力损失偏大,从而导致了液压系统功率损失大、液压油温偏高,影响各密封件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动力消耗大、能耗高,不利于节能减排和绿色环保;原材料消耗大、成本高,浪费资源。当然,也有想到解决以上问题,以降低能耗,但是目前的方式基本都是通过加大原系统配套元件的体积来增大相关油道的通径,这有一定的效果,但这种方案也会带来弊端:原材料消耗及加工成本的增加必然会导致社会总能耗和总排放的增加,绿色环保的优势欠佳。由于配套元件体积的增加或改变必然会导致应用对象的布置或安装尺寸的改变,不具有互换性。同时由于配套件成本的增大,不利于成果的应用与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多回路刚性同步变节流流量控制液压系统,通过对多回路或双回路等值分流同步变节流流量控制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性研究并将此成果应用于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流量控制技术,以实现成倍减少系统功耗的绿色效果。为了达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如下:—种多回路刚性同步变节流流量控制液压系统,具有供油栗、执行油缸、以及设置在所述供油栗和执行油缸之间的流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流量控制阀内,单路油路被等分成η路并联的分流回路,其中,η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进一步,所述流量控制阀具有阀体,阀体内具有单路油腔、以及可往复移动的阀芯,阀芯内部具有空腔,阀芯上具有η个与空腔连通的变节流口,每个变节流口的面积相同,并且在阀芯往复移动时,所述η个变节流口可实现同时与单路油腔连通、或者同时与单路油腔不连通。进一步,所述阀体内还具有连接执行油缸的执行油路,在η个变节流口同时与单路油腔连通时,执行油路与阀芯内的空腔连通。进一步,所述阀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一根杆件,所述与阀芯固定连接的杆件同时与另外一根杆件铰接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通过等值分流同步变节流流量控制技术将单路大流量变节流流量控制转化为多回路或双回路并联同步变节流流量控制。从而使各分流回路变节流流量控制的流量值均减小为总流量值的1/η,以实现各分流回路变节流流量控制的压力损失值总额为单回路变节流流量控制压力损失值的1/η。将多回路或双回路变节流流量控制阀同时集成在同一流量控制阀芯上,只要流量控制阀芯按所需的流量控制方向产生位移,多回路或双回路上各变节流流量控制阀口即可实现刚性同步控制。由于该专利技术的成果转化和应用仅限于同类配套元件内部结构上的变化,无须增加额外的任何元器件,原材料的消耗及相关加工成本均无明显变化。因此,新系统与原系统间的切换可以实现“零成本”,只需要在原来器件上改进就行,该专利技术的应用与其它同类技术的应用相比具有很大的成本优势。可以实现在原有整机的设计、安装布置、操作方式均无需作任何改变的前提下直接进行互换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多回路刚性同步变节流流量控制液压系统的原理图;图2为图1中阀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多回路刚性同步变节流流量控制液压系统,具有供油栗、执行油缸、以及设置在所述供油栗和执行油缸之间的流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流量控制阀内,单路油路被等分成η路并联的分流回路,其中,η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流量控制阀具有阀体3,阀体3内具有单路油腔6、以及可往复移动的阀芯4,阀芯4内部具有空腔5,阀芯4上具有η个与空腔5连通的变节流口 1、2。一个变节流口 1、2即对应一个分流回路,所以变节流口的数量与分流回路的数量是一一对应的,每个分流回路上的油量为总油量的I/η。每个变节流口 1、2的直径相同,因此油量可以平均分成η份。并且在阀芯4往复移动时,所述η个变节流口 1、2可实现同时与单路油腔6连通、或者同时与单路油腔6不连通。阀体3内还具有执行油路7,执行油路7连接执行油缸,单路油腔6连接供油栗。在η个变节流口同时与单路油腔6连通时,执行油路7与阀芯4内的空腔5连通。阀芯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9,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一根杆件8,所述与阀芯固定连接的杆件8同时与另外一根杆件铰接。杆件8和弹簧9共同作用实现阀芯4的往复运动。如图1所示,当阀芯4被拉动往右移动时,阀芯4的左端部分位于单路油腔6和执行油路7之间,η个变节流口 1、2同时与单路油腔6连通,单路油腔6的油被等分成η路,流入到空腔5内,再流入到执行油路7、执行油缸内。当阀芯被拉动往左移动至一定距离时,变节流口都与单路油腔6不连通。单路油腔6是一个类似半圆形的结构,变节流口 1、2分别与单路油腔6的两个端部连通,单路油腔6是一个对称的结构,因此利于油的等分流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而并非仅限制本专利技术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中。【主权项】1.一种多回路刚性同步变节流流量控制液压系统,具有供油栗、执行油缸、以及设置在所述供油栗和执行油缸之间的流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流量控制阀内,单路油路被等分成η路并联的分流回路, 其中,η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回路刚性同步变节流流量控制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控制阀具有阀体,阀体内具有单路油腔、以及可往复移动的阀芯,阀芯内部具有空腔,阀芯上具有η个与空腔连通的变节流口,每个变节流口的面积相同,并且在阀芯往复移动时,所述η个变节流口可实现同时与单路油腔连通、或者同时与单路油腔不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回路刚性同步变节流流量控制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内还具有连接执行油缸的执行油路,在η个变节流口同时与单路油腔连通时,执行油路与阀芯内的空腔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回路刚性同步变节流流量控制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一根杆件,所述与阀芯固定连接的杆件同时与另外一根杆件铰接。【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回路刚性同步变节流流量控制液压系统,具有供油泵、执行油缸、以及流量控制阀,在所述流量控制阀内,单路油路被等分成n路并联的分流回路,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所述流量控制阀具有阀体,阀体内具有单路油腔、以及可往复移动的阀芯,阀芯内部具有空腔,阀芯上具有n个与空腔连通的变节流口,每个变节流口的面积相同,并且在阀芯往复移动时,所述n个变节流口可实现同时与单路油腔连通或者不连通。本专利技术通过等值分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回路刚性同步变节流流量控制液压系统,具有供油泵、执行油缸、以及设置在所述供油泵和执行油缸之间的流量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流量控制阀内,单路油路被等分成n路并联的分流回路,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豫蒋东泉丁祥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索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