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远平专利>正文

一种散射银离子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273727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04 2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散射银离子化合物的制备方法。银离子化合物是一类对细菌、病毒和真菌具有很好消杀作用的化学物质,对环境及人类安全。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利用二级液态反应散射银离子化合物的技术,此方法合成的银离子散射分布,分散均匀,灭菌效果好,作用2分钟对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杀菌率可达100%,作用10分钟对金黄色葡萄糖球菌的杀菌率可达100%;合成工艺环保简单,不需要精制,无废弃物,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射银离子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机绿色化学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合成散射银离子化合物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自然界中,有害细菌、真菌和病毒等是使人类传染、诱发疾病的重要原因。在公元14世纪中期引起欧洲三分之一人口死亡的黑死病和20世纪初致使全世界2000多万人死亡的流感。近年来随着人人类活动交流频繁,人口密度增大,不仅传统细菌引起病害增加,而且还出现了新的细菌引起流行病。《WHO》杂志1996年的统计数字表明,在1995年,全世界死亡5200万人,其中因细菌传染引起的死亡为1700万人,约占1/3。这些传染病包括霍乱、肺炎、疟疾、结核和肝炎等。作为杀菌剂在2000年前即已为人所知,研究者根据实验对不同金属抗菌效能的相对效能进行了测定,抗菌能力为Ag>Hg>Cu>Cd>Ni>Co>Zn>Fe>Ca,银离子杀菌效能最高。银离子杀菌剂被广泛应用于皮肤和粘膜组织的抗菌治疗过程,但是普遍存在银离子容易团聚、杀菌时间比较长的问题,降低了抗菌效果。中国专利申请CN101822850A、CN101062055A、CN104126611A等针对银离子团聚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但是杀菌时间和效果有待提高。专利申请CN101062055A中测试了纳米银抗菌剂对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杀菌效果,杀菌时间较长,作用10分钟时杀菌率在94%左右。中国专利申请CN10355225A中测试了银离子抗菌胶的杀菌效果,作用48小时后表面杀菌率才能达到99%。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银离子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反应物处于完全溶解的液体状态,采用二级液态连续合成方式,得到散射银离子化合物。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散射银离子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比例称取反应底物,纯水20份,硝酸银5-10份,散射剂10-20份,置入可调温反应釜,升温至60-90℃,保温25-30分钟;(2)物料温度降至25-30℃,加入物料总体积3-4%的硝酸,物料总重量2-3%的聚乙二醇,电动搅拌30分钟,转速50-100r/s,得到散射银离子化合物。步骤(1)中所述散射剂为聚萘甲醛磺酸钠盐溶液与过硫酸钠的聚溶物,按重量比为过硫酸钠2-5%,聚萘甲醛磺酸钠盐5-10%。步骤(1)中所述纯水还为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所述的散射银离子化合物进行抗菌,用于对细菌、病毒和真菌的消杀。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在本专利技术中,银离子在液态中散射分布,分布均匀,能够得到完全有效的利用;(2)反应进行得更加充分,产物回收率高,合成高效,没有废弃物,有利于环保,是一种高效、经济和环境友好的绿色生产工艺;(3)合成的散射银离子化合物无毒无刺激,杀菌迅速,对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作用2分钟的杀菌率可达100%,对金黄色葡萄糖球菌作用10分钟的杀菌率为10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更进一步地解释,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并不用来限定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范围。实施例1称取反应底物蒸馏水20mL,硝酸银5克,散射剂10mL,散射剂中含有过硫酸钠2%wt,聚萘甲醛磺酸钠盐5%wt;于60℃保温30分钟;然后温度降至30℃,加入1mL硝酸,聚乙二醇1克,搅拌30分钟,转速50r/s,得到散射银离子化合物。实施例2称取反应底物去离子水20mL,硝酸银8克,散射剂15mL,散射剂中含有过硫酸钠5%wt,聚萘甲醛磺酸钠盐10%wt;于80℃保温28分钟;温度降至25℃,加入1.5mL硝酸,聚乙二醇1克,30分钟搅拌,转速80r/s,得到散射银离子化合物。实施例3称取反应底物纯水20mL,硝酸银10克,散射剂20mL,散射剂中含有过硫酸钠3%wt,聚萘甲醛磺酸钠盐8%wt;于90℃保温25分钟;温度降至30℃,加入1.3mL硝酸,聚乙二醇1.5克,30分钟搅拌,转速100r/s,得到散射银离子化合物。实施例4上述实施例制得的样品经江苏省疾病预防控中心检测,依据《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15979-2002的标准对样品检测,其杀菌效果如表1所示:作用2分钟对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均有消杀作用,灭菌率可达100%;对金黄色葡萄糖球菌的杀菌率为作用2分钟达到40.14%,作用10分钟达到100%。依据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标准进行皮肤刺激、急性眼刺激、阴道粘膜刺激及口毒性试验。对家兔的皮肤刺激、急性眼刺激、阴道粘膜刺激结果为无刺激或极轻刺激性;对雌雄小鼠的口毒性试验结果为无毒。表1对试验菌杀菌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射银离子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按比例称取反应底物,纯水20份,硝酸银5‑10份,散射剂10‑20份,置入可调温反应釜,升温至60‑90℃,保温25‑30分钟;(2)物料温度降至25‑30℃,加入物料总体积3‑4%的硝酸,物料总重量2‑3%的聚乙二醇,电动搅拌30分钟,转速50‑100r/s,得到散射银离子化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射银离子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按比例称取反应底物,纯水20份,硝酸银5-10份,散射剂10-20份,置入可调温反应釜,升温至60-90℃,保温25-30分钟;所述散射剂为聚萘甲醛磺酸钠盐溶液与过硫酸钠的聚溶物;(2)物料温度降至25-30℃,加入物料总体积3-4%的硝酸,物料总重量2-3%的聚乙二醇,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远平
申请(专利权)人:李远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