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姚儒英专利>正文

肉鱼类混合或非混合食品的制造方法及其产品技术

技术编号:122698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肉、鱼类混合或非混合食品的制造方法。方法之一,将符合加工要求的肉、鱼组织在42-50℃的低温环境里使肉、鱼蛋白组织分离成酱状物,得到在常温下能还原成自身自然肉、鱼纤维组织特征的混合或非混合板材状材料及各状态制品;方法之二是将肉类或鱼类肉,经冷冻切成薄片,再将薄片逐层粘贴连接成任意长度和3-20mm厚度,经平整、切边,得到规范统一的混合或非混合生鲜板材状材料;再一种方案是将上述方法之二所得肉、鱼薄片粘贴于方法一所得的板材状材料表面,得到拼花胶合板式的混合或非混合材料。以上材料经系列加工,可制得多种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充分利用肉、鱼副原料和品种资源,降低成本,所制产品精致规范新颖,广泛应用于食品、调味品、餐饮菜肴类食品,有其独特个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肉鱼类混合或非混合食品的制造方法及其产品专利
:本专利技术属食品领域,主要涉及肉、鱼类混合食品及相关的非混合食品的制造方法。专利技术背景:近年来各行各业飞速发展,但肉、鱼类食品的更新变化却一直进展缓慢,这现象不应认为是传统习惯原因所致,在当初小麦尚未被专利技术成为面粉之前,人们也是习惯于吃麦粒的;要想把动物类食品变得象植物类食品那样使用方便、丰富多彩,必须首先把多骨多刺、多样性、多变性的生物特征材料制成适于加工的统一规范材料,同时又要保留肉、鱼制品的风味、营养和口感,本专利技术在前两项同主题不同方法专利技术的基础上又推出了一种新的专利技术方案,方案充分保留了肉、鱼类制品的化学、物理属性,更容易为市场所接受,且能利用加工中产生的副原料,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肉、鱼类混合或非混合食品的制造方法及其产品,所得产品精致规范新颖、且美味营养。本专利技术方法之一是:将符合食品加工要求,去除筋、骨、刺、皮韧硬物的肉类瘦肉之一种或数种混合,鱼类肉之一种或数种混合,先取肉类、鱼类碎肉冷却至摄氏10℃以下冰点以上,加碎冰30%分别进行粗粉碎,再分置两容器中加热保温,肉类为44-50℃,鱼类为42-48℃,中间陆续加入已预先顺纤维处理成丝状、条状或薄片状、纤维组织在50mm以上的好瘦肉或好鱼肉,添加量30%-70%,肉、鱼材料应选择蛋白纤维较粗较长较韧一些为宜;需要制作肉、鱼混合或同类混合制品的,可在加入的材料中进行混合,混合比为肉、鱼类材料之一种或数种在15%-85%之间的比例混合;搅拌须缓慢,在保持温度均匀的前提下,针对块状组织进行搅拌分散,待纤维组织基本分离,得到保留有较长蛋白纤维的肉类、鱼类或肉、-->鱼混合类酱状物。本专利技术方法之二是:将符合食品加工要求,去除筋、骨、刺、皮韧硬物的肉类瘦肉之一种或数种混合,鱼类肉之一种或数种混合,先分别将肉类瘦肉、鱼肉冷冻成块形,体面积以冻肉切片机加工能力而定,一般越大越方便,由切片机顺纤维切成厚0.5mm以上方形薄片,再将呈固态状肉、鱼薄片粘贴在摄氏15℃以上的金属板面上,使之解冻软化而附着于板面,如此逐张连接成任意的长度或宽度,再逐层骑缝粘贴至所需厚度,厚度一般为3-20mm,粘贴环境温度较低时可吹入热风使材料解冻附着紧密,在粘贴过程中,根据需要可添加动、植蛋白纤维或明胶淀粉类增稠剂或调味配料;需要制作肉、鱼类混合或同类混合制品的,宜采取隔层粘贴混合,粘贴工序完成后,经滚压平整、切边,得到任意面积的、呈肉、鱼材料自然状态,且规格一致的肉类、鱼类、或肉、鱼混合类生鲜板材状材料。本专利技术方法之三是:将酱状物涂布于冷冻或非冷冻平面或筒形的金属表面上,在酱状物未固化前采用多齿耙状器具或静电吸附方法调整酱状纤维排列,经滚压平整、切边,得到蛋白纤维排列较为有序,长度宽度厚度可任意调控的肉类、鱼类或肉、鱼混合类半生鲜板材状材料。本专利技术方法之四是:将得到的半生鲜板材状材料的正、反之一面或两面粘贴一层或多层的肉或鱼类薄片,得到呈肉鱼材料自然状态,近似拼花胶合板式的肉类、鱼类或肉、鱼混合类的板材状材料。本专利技术还将上述方法之一所得到的肉、鱼、肉鱼混合类三种类别酱状物添加相应的调味配料,制成多种状态制品,其制作多种状态制品方法包括:A、将酱状物加热加工制得瓜子状、豆状、粒状、片状、条、块、、管状、图案状或所需形状,及烟熏、卤制、焙烤、炒炸类的固态状制品;B、将酱状物添加30%-200%水,经加工得到常温下呈胶泥状、酱状、糊状或液状物。本专利技术还将上述方法之一所得到的肉、鱼或肉、鱼混合类酱状物与处-->理成肉未状、片状、条、粒、块状或所需形状的肉类包括肢体器官,鱼类包括虾、蟹、贝或软体类进行同类或非同类混合,加工过程中根据需要添加适量的水或调味配料,制得包括香肠、火腿肠、肉丸、鱼丸及小食品之类的三种混合方式制品,其制作三种混合方式制品的方法包括:A、将肉、鱼或肉、鱼混合类酱状物与处理成肉未状或所需形状的肉、鱼组织之一种或数种进行掺和式混合;B、将肉、鱼或肉、鱼混合类酱状物作为制品外层表面的包裹材料,内层馅料为处理成肉未状、条、粒、片状或所需形状的肉、鱼类组织,包括肢体器官、虾、蟹、贝、软体类进行馅料式混合;C、将肉、鱼或肉、鱼混合类酱状物作为材料附着载体,在其表面黏附或嵌入所需形状的肉或鱼类组织,包括肢体器官、虾、蟹、贝、软体类进行附着式混合。本专利技术还将上述方法之二之三之四所得到的肉类、鱼类或肉鱼混合类板材状材料进行同类或非同类多层叠合,或卷成侧面呈方形、三角形,或树木年轮状,也可以是单层条、片状,再压制或切成所需形状加工,可得到混合或非混合单层或多层、多形状制品。本专利技术还将上述方法之二之三之四所得到的肉类、鱼类或肉、鱼混合类板材状材料切成规格统一适于加工的形状,根据需要对于体积较小的制品可以直接加工处理,也可以先切成较大较长材料,待热加工结束后,最压制处理成所需形状,制得多形状制品;为取得制品整齐、统一、规范,加工过程中可将片状材料放置钢丝网格中固定,经卤制、焙烤、烟熏、油炸或蒸、煮等现有加工工艺处理,得到多种风味的粒状、条、块状或片状的肉类、鱼类或肉、鱼类混合类制品。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制造方法,制得肉、鱼混合制品或非混合制品,加工过程中根据需要添加相应适量的调味配料,或10%以下的动、植物蛋白纤维,或明胶、淀粉类增稠剂,再以现有各种加工工艺成型,可得到固体状、肉泥状、酱状或液状,尤其适合制作香肠、火腿肠、牛肉干、牛肉糖、肉-->粒、肉片、鱼片类、或肉丸、鱼丸及速冻、休闲、礼物类食品、调味品、小食品和汤料类,与现有近似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优点:①能充分利用肉、鱼类副原料资源,降低成本;②产品精致规范新颖,携带方便,食用大方;③工艺简化合理,适合规模化生产。本专利技术所用的肉类包括动物肢体器官,取自牛、马、驴、羊、猪、鹿、兔、鸡、鸭、鹅、驼鸟之一种或数种混合;鱼类包括甲壳类、贝类、软体类取自鳕鱼、鳜鱼、黄鱼、跳鱼、马鲛鱼、马哈鱼、马面鱼、鲨鱼、鲻鱼、鲈鱼、金枪鱼、鲱鱼、鲅鱼、青鱼、草鱼、鳗鱼、对虾、河虾、虾蛄、梭子蟹、河蟹、招潮蟹、牡蛎、蛏、蛤蜊、墨鱼、鱿鱼之一种或数种混合。具体制造方法如下:将符合食品加工要求,去除筋、骨、刺、皮韧硬物的肉类瘦肉之一种或数种混合,鱼类肉之一种或数种混合,先取肉类、鱼类碎肉冷却至摄氏10℃以下冰点以上,加碎冰30%分别进行粗粉碎,再分置两容器中加热保温,肉类为44-50℃,鱼类为42-48℃,中间陆续加入已预先顺纤维处理成丝状、条状或薄片状,纤维组织在50mm以上的好瘦肉或好鱼肉,好肉添加量为30%-70%,肉、鱼材料应选择蛋白纤维较粗较长较韧一些为宜;需要制作肉、鱼混合或同类混合制品的,可在加入材料时进行混合,混合比为肉、鱼类材料之一种或数种在15%-85%之间的比例混合;搅拌须缓慢,在保持温度均匀的前提下,针对块状组织进行分散搅拌,待纤维组织基本分离,得到保留有较长蛋白纤维的肉、鱼或肉、鱼混合类酱状物。另一种方法是将符合食品加工要求,去除筋、骨、刺、皮韧硬物的肉类瘦肉之一种或数种混合,鱼类肉之一种或数种混合,先分别将肉类瘦肉、鱼肉冷冻成块形,体面积以冻肉切片机加工能力而定,一般越大越方便,由切片机顺纤维切成厚0.5mm以上方形薄片,再将呈固态状肉、鱼薄片粘贴在摄氏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肉、鱼类混合或非混合食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将符合食品加工要求,去除筋、骨、刺、皮韧硬物的肉类瘦肉之一种或数种混合,鱼类肉之一种或数种混合,先取肉类、鱼类碎肉冷却至摄氏10℃以下冰点以上,加碎冰30%分别进行粗粉碎,然后分置两容器中加热保温,肉类为44-50℃,鱼类为42-48℃,中间陆续加入已预先顺纤维处理成丝状、条状或薄片状,纤维组织在50mm以上的好瘦肉或好鱼肉,好肉添加量为30%-70%,肉、鱼材料应选择蛋白纤维较粗较长较韧一些为宜;需要制作肉、鱼混合或同类混合制品的,可在加入的材料中进行混合处理,混合比为肉、鱼类材料之一种或数种在15%-85%之间的比例混合;搅拌须缓慢,在保持温度均匀的前提下,针对块状组织进行分散搅拌,待纤维组织基本分离,得到保留有较长蛋白纤维的肉类、鱼类或肉、鱼混合类酱状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肉、鱼类混合或非混合食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将符合食品加工要求,去除筋、骨、刺、皮韧硬物的肉类瘦肉之一种或数种混合,鱼类肉之一种或数种混合,先取肉类、鱼类碎肉冷却至摄氏10℃以下冰点以上,加碎冰30%分别进行粗粉碎,然后分置两容器中加热保温,肉类为44-50℃,鱼类为42-48℃,中间陆续加入已预先顺纤维处理成丝状、条状或薄片状,纤维组织在50mm以上的好瘦肉或好鱼肉,好肉添加量为30%-70%,肉、鱼材料应选择蛋白纤维较粗较长较韧一些为宜;需要制作肉、鱼混合或同类混合制品的,可在加入的材料中进行混合处理,混合比为肉、鱼类材料之一种或数种在15%-85%之间的比例混合;搅拌须缓慢,在保持温度均匀的前提下,针对块状组织进行分散搅拌,待纤维组织基本分离,得到保留有较长蛋白纤维的肉类、鱼类或肉、鱼混合类酱状物。2、一种肉、鱼类混合或非混合食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将符合食品加工要求,去除筋、骨、刺、皮韧硬物的肉类瘦肉之一种或数种混合,鱼类肉之一种或数种混合,先分别将肉类瘦肉、鱼肉冷冻成块形,体面积以冻肉切片机加工能力而定,一般越大越方便,由切片机顺纤维切成厚0.5mm以上方形薄片,再将呈固态状肉、鱼薄片粘贴在摄氏15℃以上的金属板面上,使之解冻软化而附着于板面,如此逐张连接成任意的长度或宽度,再逐层骑缝粘贴至所需厚度,厚度一般为3-20mm,粘贴环境温度较低时可吹入热风使材料解冻附着紧密,在粘贴过程中,根据需要可添加10%以下动、植蛋白纤维或明胶淀粉类增稠剂或调味配料;需要制作肉、鱼类混合或同类混合制品的,宜采取隔层粘贴不同的肉或鱼薄片混合,粘贴工序完成后,经滚压平整、切边,得到任意面积的、呈肉、鱼材料自然状态,且规格一致的肉类、鱼类、或肉、鱼混合类生鲜板材状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肉、鱼类混合或非混合食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将酱状物涂布于冷冻或非冷冻平面或筒形的金属表面上,在酱状物未固化前,采用多齿耙状器具或静电吸附方法梳理调整酱状纤维排列,经滚压平整、切边,得到纤维组织排列较为有序,长度、宽度、厚度可任意调控的肉类、鱼类或肉、鱼混合类半生鲜板材状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肉、鱼类混合或非混合食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将得到的半生鲜板材状材料的正、反之一面或两面粘贴一层或多层肉或鱼类薄片,得到呈肉鱼材料自然状态,近似拼花胶合板式的肉类、鱼类或肉、鱼混合类板材状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肉、鱼类混合或非混合食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得到的肉类、鱼类或肉、鱼混合类纤维酱状物,添加相应的调味配料制成多种状态制品,其制作多种状态制品方法包括:A、将酱状物加热加工制得瓜子状、豆、粒状、块、条、片状、管状、图案状或所需形状及烟熏、卤制、焙烤、炒炸类的固态状制品;B、将酱状物添加30%-200%水,经加工,得到常温下呈胶泥状、酱状、糊状或液状物。-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肉、鱼类混合或非混合食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得到的肉、鱼或肉、鱼混合类酱状物,与处理成肉未状、片状、条、粒、块状或所需形状的肉类包括肢体器官,鱼类包括虾、蟹、贝或软体类,再进行同类或非同类混合;加工过程中根据需要,添加适量水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儒英
申请(专利权)人:姚儒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