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生物多样性技术净化湖泊水质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908593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24 15: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利用生物多样性技术净化湖泊水质的系统;湖岸区上设有岸边植被带,所述岸边植被带包括岸边乔木、种植于岸边乔木下的灌木、铺设在灌木下的草本或地被植物;所述深水区的垂直截面为具有坡度的坡面,将部分湖岸的滩涂延伸至深水区,保留裸露滩涂,并种植湿生植物、豆科植物;生态岛的岸边密植设有湿生植物或者灌草丛,在生态岛中央种植有中央乔木,生态岛上留有裸露滩涂,湖心区的湖面上移栽有水生植物。通过生物多样性提升使水中的污染物质通过藻类等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滤食性鱼类→肉食性鱼类→鸟类和其他动物的食物链关系带出水体,通过提高或降低鸟类的数量和分布来改变水体中的生物群落结构,控制污染物迁移转化的效率与方向,达到改善水环境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生态系统构建
,特别是一种净化湖泊水质的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近几年人口与经济的快速增长,水环境的严峻形势不容乐观,常规的物理化学等水污染治理法已经无法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对区域河流及湖泊的治理,随着污染物质(尤其是N、P等营养物质)的摄入,导致水体营养过剩,藻类等浮游植物增多,水体D0 (溶解氧)不足,水体变黑变臭,水功能退化,物质能量循环闭塞,生态系统遭受到破坏,生物多样性降低,严重影响水体的美学与景观价值。未来几年我国仍将面临人口和经济总量增长的巨大压力和挑战,水环境保护仍将面临很大的压力,为实现“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必须在以往水污染治理、水环境保护的基础,跨上新台阶,进行水的生态修复,而基于生物多样性的水生态修复技术也逐渐成为研究热题。目前常规水污染治理的物理化学生物方法,如河道清淤技术、光催化氧化技术、生物滤膜技术、生物浮岛技术等,都是类似生化技术的改进,其不具备构建生态的系统性和自然性,操作上方便,而且需要较高的硬件成本和人力成本,而非自然性的技术容易产生二次污染,最终达到的效果有效,易产生生态环境的反弹。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生物多样性提升使水中的污染物质通过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滤食性鱼类、肉食性鱼类、鸟类和其他动物的食物链关系带出水体达到净化湖泊水质目的的生态系统。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利用生物多样性技术净化湖泊水质的系统,将湖泊的湖岸至湖心由外到内依次分为湖岸区、浅水区、深水区、湖心区;湖岸区上设有岸边植被带,所述岸边植被带包括岸边乔木、种植于岸边乔木下的灌木、铺设在灌木下的草本或地被植物;位于浅水区的湖泊湖底坡度平缓,设有沙滩、耐水树种和湿生植物;所述深水区的垂直截面为具有坡度的坡面,将部分湖岸的滩涂延伸至深水区,保留裸露滩涂,并种植湿生植物、豆科植物;在湖心区设置有生态岛,在生态岛的岸边密植设有湿生植物或者灌草丛,在生态岛中央种植有中央乔木,生态岛上留有裸露滩涂,湖心区的湖面上移栽有水生植物;在湖泊中配置有水生动物,其包括浮游动物、底栖动物、滤食性鱼类和肉食性鱼类;当所述湖泊中的水体透明度达到0.8m以上时,在所述湖泊中配置有沉水植物。所述湖泊平均水深为1.5m ;所述浅水区的位置为由湖岸区外边缘向湖心区方向延伸10?15m,浅水区的水深为0.1?0.5m,低潮位时可有大片裸露的滩涂,所述耐水树种包括池衫、水杉、落羽杉,所述湿生植物包括豆瓣菜、湿地卷心菜、风车草、芦苇,所述耐水树种和湿生植物的配置密度梯度为5?30株/m2,在浅水区、所述湿生植物、土和沙比例为1:1:1(这种比例可以给浅水鱼类及鹭鸟等提供最好的栖息环境);所述深水区的位置为由浅水区外边缘向湖心区延伸10m,深水区的水深为0.5?1.0m,深水区保留有部分裸露的滩涂,并在裸露的滩涂上铺设有香蒲、芦苇、水葱、大豆及灌草丛;所述灌草丛包括大豆、紫云英、鸭跖草,所述中央乔木包括黄槿、小叶榕,所述水生植物包括荷花、菱角和芡实;浮游动物包括水潘类浮游动物、枝角类浮游动物,配置密度梯度为300?2000ind/L,所述底栖动物包括蚌、贝、螺类,配置密度梯度为0.3?2.8kg/m2,所述滤食性鱼类包括鲢鱼、鳙鱼、青鱼,配置密度梯度50kg?450kg/hm2,所述肉食性鱼类的配置密度梯度20 ?380kg/hm2。所述岸边植物带的宽度为20?30m,所述岸边乔木的株行距为3mX 3m或2mX 3m ;灌木的株行距为2mX 2m、2mX lm或1.5mX 1.5m。所述岸边乔木的树种包括有樟树、棕榈、榆树、朴树、冬青、女贞;在岸边乔木形成的树林边缘设置草地,用于种植茅草、狗尾草、脾草带有草籽的草种植物,以及种植绿肥作物,包括紫云英、苜蓿、兰花苕子豆科植物。所述沉水植物包括伊乐藻、苦草、狐尾藻、眼子菜等,配置密度梯度为3?20株/m2o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生物多样性提升使水中的污染物质通过藻类等浮游植物一浮游动物一滤食性鱼类一肉食性鱼类一鸟类和其他动物的食物链关系带出水体,利用这种食物链的捕食关系,通过提高或降低鸟类的数量和分布来改变水体中的生物群落结构,控制污染物迀移转化的效率与方向,达到改善水环境的目的;大型水生植物的配置,尤其是沉水植物的配置对于水体净化及抑制藻类迅速增殖起到较好的效果;通过高等植物群落的构建,还可以起到很好地截留面源污染的作用;同时辅以外源污染控制和内源污染控制手段,强化水体的净化效果及水生态的良性转化,进而促进整个水生态系统快速稳定并良性发展的状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中利用生物多样性技术净化湖泊水质的系统的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中利用生物多样性技术净化湖泊水质的系统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一种利用生物多样性技术净化湖泊水质的系统,将湖泊10的湖岸至湖心由外到内依次分为湖岸区1、浅水区2、深水区3、湖心区4,湖岸区1上设有岸边植被带,所述岸边植被带包括岸边乔木、种植于岸边乔木下的灌木、铺设在灌木下的草本或地被植物,此区为植被隔离带,用于阻隔外源污染物进入湖区;浅水区2设有沙滩、耐水树种和湿生植物;深水区3的垂直截面为具有坡度的坡面,其包括以泥滩为主的裸露滩涂或软坡(深水区3和浅水区2组成湿生植物区,是较好的鱼虾栖息地,为鸟类提供了很好的觅食场所);在湖心区4设置有生态岛20,在生态岛20的岸边密植设有湿生植物或者灌草丛,在生态岛20中央种植有乔木,生态岛20上留有裸露滩涂,湖心区的湖面上移栽有水生植物,生态岛是鹭鸟等水鸟的栖息地;在湖泊中配置有水生动物,其包括浮游动物、底栖动物、滤食性鱼类和肉食性鱼类;当湖泊中的水体透明度达到0.8m以上时,在湖泊中配置有沉水植物,用于进一步净化湖水水质;更具体的,为丰富湖岸区1的植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利用生物多样性技术净化湖泊水质的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生物多样性技术净化湖泊水质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将湖泊的湖岸至湖心由外到内依次分为湖岸区、浅水区、深水区、湖心区;湖岸区上设有岸边植被带,所述岸边植被带包括岸边乔木、种植于岸边乔木下的灌木、铺设在灌木下的草本或地被植物;位于浅水区的湖泊湖底坡度平缓,设有沙滩、耐水树种和湿生植物;所述深水区的垂直截面为具有坡度的坡面,将部分湖岸的滩涂延伸至深水区,保留裸露滩涂,并种植湿生植物、豆科植物;在湖心区设置有生态岛,在生态岛的岸边密植设有湿生植物或者灌草丛,在生态岛中央种植有中央乔木,生态岛上留有裸露滩涂,湖心区的湖面上移栽有水生植物;在湖泊中配置有水生动物,其包括浮游动物、底栖动物、滤食性鱼类和肉食性鱼类;当所述湖泊中的水体透明度达到0.8m以上时,在所述湖泊中配置有沉水植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历军丁晓龙徐华丽张大达赵顺闫法领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草木蕃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