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薄膜材料弯折性能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261684 阅读:2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9 0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柔性材料弯折性能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检测薄膜材料弯折性能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固定部、动力部、拉杆、夹持部、横梁以及重块,固定部固定设置;动力部设置在固定部上;拉杆竖直设置于动力部,并在动力部的带动下做纵向运动;夹持部与拉杆的底端连接,用于夹持待检测薄膜材料的一端;横梁通过支架水平设置在夹持部的上方;待检测薄膜材料的另一端绕过横梁,并与重块连接。通过动力部驱动拉杆上下运动,即可实现对待检测薄膜材料整个长度方向的弯折性能检测,且本装置使用简便、快速,能够直接的检测薄膜材料经过180°、不同荷重条件下的弯折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柔性材料弯折性能检测
,特别提供一种检测薄膜材料弯折性能的装置
技术介绍
薄膜材料具有可弯曲、轻薄、低廉及良好的光学性能,已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电子产品,如手机、电脑、PAD、GPS等。随着电子产品的发展,对薄膜材料的要求也随之提高。目前应用最多的是在薄膜材料表面镀制一层导电的ITO(铟锡氧化物),称之为ITO film。ITOfilm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必会受到不同程度按压、弯曲等变形作业而极易导致龟裂、褶皱或者功能不良等。如何评估ITO film耐受按压、弯曲等变形作业的能力,再根据评估结果改善ITO film性能,这是一个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简便、快速、直接的检测薄膜材料经过180°、不同荷重条件下的弯折性能的装置。( 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检测薄膜材料弯折性能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固定设置;动力部,所述动力部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上;拉杆,所述拉杆竖直设置于所述动力部,并在所述动力部的带动下做纵向运动;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与所述拉杆的底端连接,用于夹持待检测薄I旲材料的一端;横梁,所述横梁通过支架水平设置在所述夹持部的上方;以及重块,所述待检测薄膜材料的另一端绕过所述横梁,并与所述重块连接。优选的,还包括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导向连接于所述夹持部与所述固定部之间。优选的,所述导向杆为两个,两个导向杆分别位于所述拉杆的两侧。优选的,所述拉杆的顶部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通过与所述固定部的限位配合限定所述拉杆的下移极限位置。优选的,所述限位部与所述拉杆螺纹配合连接。优选的,所述动力部包括气缸腔和设置在所述拉杆上的承压结构,所述拉杆穿设于所述气缸腔,所述承压结构设置在所述气缸腔的内部且与所述气缸腔的内壁滑动密封设置,所述气缸腔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进/排气口和第二进/排气口。优选的,所述横梁为滚轴。(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检测薄膜材料弯折性能的装置,包括固定部、动力部、拉杆、夹持部、横梁以及重块,固定部固定设置;动力部设置在固定部上;拉杆竖直设置于动力部,并在动力部的带动下做纵向运动;夹持部与拉杆的底端连接,用于夹持待检测薄膜材料的一端;横梁通过支架水平设置在夹持部的上方;待检测薄膜材料的另一端绕过横梁,并与重块连接。通过动力部驱动拉杆上下运动,即可实现对待检测薄膜材料整个长度方向的弯折性能检测,且本装置使用简便、快速,能够直接的检测薄膜材料经过180°、不同荷重条件下的弯折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检测薄膜材料弯折性能的装置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拉杆;2、限位部;3、动力部;4、第一进/排气口 ;5、第二进/排气口 ;6、固定部;7、导向杆;8、夹持部;9、横梁;10、重块;11、待检测薄膜材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术语“上”、“下”、“顶部”、“底部”、“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机构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检测薄膜材料弯折性能的装置,包括固定部6、动力部3、拉杆1、夹持部8、横梁9以及重块10 ;固定部6固定设置,通过支架等与固定基体连接;动力部3连接在固定部6上,本实施例的动力部3包括气缸腔和设置在拉杆I上的承压结构,拉杆I竖直穿设于气缸腔,承压结构设置在气缸腔的内部且与气缸腔的内壁滑动密封设置,气缸腔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进/排气口 4和第二进/排气口 5,通过分别向气缸腔的两端的进/排气口压入气体,使承压结构的上、下两侧分别受力而带动拉杆I上下运动,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中的动力部3并不止局限于附图中所示出的结构,只要满足使拉杆I与动力部3连接,并在动力部3的带动下做纵向运动即可,例如还可以是在拉杆I上设置齿条,相应的通过一个动力齿轮与齿条的配合实现拉杆I的上下运动等;夹持部8连接在拉杆I的底端,用于夹持待检测薄膜材料11的一端;横梁9水平设置在夹持部8的上方,与固定部6相对固定,可固定在固定基体上;待检测薄膜材料11的另一端绕过横梁9,并与重块10连接。在检测薄膜材料的弯折性能时,首先将待检测薄膜材料11的一端夹设在夹持部8上,再将另一端绕过横梁9并坠上重块10,使待检测薄膜材料11的两端自然垂下而弯折成180°。通过动力部3驱动拉杆I向下运动时,夹持部8随拉杆I 一同向下运动,进而拉动待检测薄膜材料11的一端向下运动,由于待检测薄膜的两端始终均受到拉力,因此会保持180°的弯折状态,而弯折位置则会因夹持部的拉动而持续向后推移,以此实现对待检测薄膜材料11整体的抗弯折性能的检测。另外,如果需要考量材料的耐久程度,可再通过动力部3驱动拉杆I上运动,并以此往复。其中,重块10可以是砝码,根据设定要求,选择不同重量的砝码进行检测,考量待检测薄膜材料11在不同拉力作用下的弯折性能。横梁9与固定部6优选为可拆卸连接,从而可以更换不同直径的横梁9,以检测待检测薄膜材料11经过不同轴经的弯折时的弯折性能。该装置还包括导向杆7,导向杆7导向连接于夹持部8与固定部6之间,具体可以使导向杆7的底端与夹持部8连接,并在固定部6上纵向开设一个通孔,使导向杆7的顶端穿设于该通孔,从而在夹持部8上、下运动时,通过导向杆7与拉杆I的周向二元限定而实现防扭转的作用,此外对待检测薄膜材料11的夹持也更为稳定,其中,导向杆7的数量优选为两个,两个导向杆7分别设置在拉杆I的两侧,通过两个导向杆7实现的导向实现防扭转的目的,由此可使拉杆I不受到侧向的力的干扰,从而不影响动力部3及拉杆I的稳定运行,同时对夹持部8的导向控制也更加稳定。优选的,还可以在拉杆I的顶部设置限位部2,该限位部2用于通过与固定部6的限位配合而限定拉杆I的下移极限位置,防止下移的行程超过待检测薄膜材料11的长度而使薄膜材料另一端越过横梁9,具体可以使限位部2与拉杆I的顶端螺纹配合连接,这样还使限位部2在拉杆I上的限位位置可调,可根据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的限位位置。优选的,横梁9为滚轴,相较于固定不转的横梁9,滚轴的设置变滑动为滚动,从而减小了摩擦阻力,从而使待检测薄膜材料11所受到的拉力更接近于设定拉力,使检测结果更加准确。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检测薄膜材料弯折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部(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检测薄膜材料弯折性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部(6),所述固定部(6)固定设置;动力部(3),所述动力部(3)设置在所述固定部(6)上;拉杆(1),所述拉杆(1)竖直设置于所述动力部(3),并在所述动力部(3)的带动下做纵向运动;夹持部(8),所述夹持部(8)与所述拉杆(1)的底端连接,用于夹持待检测薄膜材料(11)的一端;横梁(9),所述横梁(9)通过支架水平设置在所述夹持部(8)的上方;以及重块(10),所述待检测薄膜材料(11)的另一端绕过所述横梁(9),并与所述重块(10)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欢玲彭小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