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及显示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00509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8 0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包括盖板、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所述驱动电极和所述感应电极位于所述盖板上,所述驱动电极与所述感应电极之间形成感应电容,所述盖板包括遮蔽区和透明的触控区,所述遮蔽区用于遮盖非透明的功能器件,所述遮蔽区内嵌于所述触控区,所述遮蔽区在所述感应电极的垂直投影隔断所述感应电极形成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及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至线路板以实现触控功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布了一种显示设备。遮蔽区内嵌于触控区,提高了触控电极(感应电极与驱动电极)的覆盖面积,即提高了触控功能的覆盖面积,实现近似全屏触控功能,极大地提高了用户体验。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ouch panel, the touch panel includes a cover plate, a drive electrode and the sensing electrode, the driving electrode and the sensing electrode is positioned on the cover plate, the driving induction capacitance formed between the electrode and the sensing electrode, the cover plate comprises a shielding region and a transparent touch area. The shielding zone is used for covering non functional devices and transparent, the shaded areas are embedded in the touch area, the shielding zone in the vertical projection of the induction electrode partition the induction electrode forming a first electrode and a second electrode, the first electrode and the second electrode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the circuit board to achieve touch function. The utility model also discloses a display device. The sheltered area is embedded in touch area, which improves the coverage area of touch electrode (inductive electrode and driving electrode), that is, the coverage area of touch function is improved, and the touch function of full screen is achieved, which greatly improves user experie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面板及显示设备
本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是涉及一种触控面板及显示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显示屏幕的触控技术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触摸屏广泛的应用于手机、电脑、电子书、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中,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随着各种可触控的显示设备的纷纷面世,消费者对触摸屏幕的美观、性能等各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容式触摸屏是一种广泛的应用于显示设备的触控结构,外挂式结构的电容式触摸屏主要为GFF(Glass-Film-Film)结构,即玻璃盖板-薄膜电极-薄膜电极的结构,并且薄膜电极需要与位于触控面板一端的柔性电路板(FlexiblePrintedCircuit,FPC)绑定,从而实现与显示设备的其他电子器件的电连接。现有技术中,触控面板设有遮蔽区用于对应设置按键、听筒、摄像、红外线感应器等功能模组,为了避免影响触控效果,遮蔽区独立设置于触控区的外部,遮蔽区与触控区分开设置的方式导致触控区在显示面上的覆盖面积小,极大地降低了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及显示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触控区在显示面上的覆盖面积小,用户体验低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包括盖板、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所述驱动电极和所述感应电极位于所述盖板上,所述驱动电极与所述感应电极之间形成感应电容,所述盖板包括遮蔽区和透明的触控区,所述遮蔽区用于遮盖非透明的功能器件,所述遮蔽区内嵌于所述触控区,所述遮蔽区在所述感应电极的垂直投影隔断所述感应电极形成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及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至线路板以实现触控功能。因为遮蔽区内嵌于所述触控区,所以遮蔽区周围均具有触控功能,提高了触控电极(感应电极与驱动电极)的覆盖面积,即提高了触控功能的覆盖面积,实现近似全屏触控功能,极大地提高了用户体验。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通过导电线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包括背离所述第二电极的引线端,所述第一电极通过所述引线端电连接至所述线路板。如此,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共同电连接至线路板,第一电极接收的触控信号与第二电极接收的触控信号通过同一个导电引线传递至线路板,单侧引线方式减少了导电引线的数量,缩小了边框,提高了屏占比。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线在所述盖板上的垂直投影落在所述遮蔽区的范围内且与所述驱动电极不相交。如此,避开开孔,避免遮挡摄像头捕捉图像,且避免导电线与驱动电极之间形成感应电容。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极包括背离所述第二电极的第一引线端,所述第一电极通过所述第一引线端电连接至所述线路板,所述第二电极包括背离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二引线端,所述第二电极通过所述第二引线端电连接至所述线路板。如此,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采用双侧引线方式分别电连接至线路板,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的整体阻抗小,触控反应更迅速,触控芯片易于调试。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功能器件为摄像头,所述遮蔽区设有开孔用于放置所述摄像头。如此,摄像头实现拍摄图像的功能。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感应电极还包括第三电极,所述第三电极在所述盖板的垂直投影与所述遮蔽区相交,且与所述开孔不相交。如此,避免感应电极遮蔽开孔内的摄像头,影响摄像头捕捉图像。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驱动电极,所述驱动电极与所述感应电极相对设置形成电容结构,所述驱动电极在所述盖板的垂直投影与所述开孔不相交。如此,驱动电极与感应电极相对设置形成电容结构实现触控功能,并且避免驱动电极遮蔽开孔内的摄像头,影响摄像头捕捉图像。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遮蔽区包括第一边缘,所述第一边缘与所述触控区的长度方向的边缘齐平。如此,遮蔽区完全内嵌于触控区内。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遮蔽区为矩形或U形。如此,将摄像头的电路等部分遮挡,且对触控面板的触控面积影响小。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线路板及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触控面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遮蔽区涂覆油墨层遮蔽非透明的功能器件,与遮蔽区交叠的感应电极分为独立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电连接至线路板实现触控面板的触控功能,遮蔽区内嵌于触控区,提高了触控电极(感应电极与驱动电极)的覆盖面积,即提高了触控功能的覆盖面积,实现近似全屏触控功能,极大地提高了用户体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明显变形方式。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触控面板的感应电极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触控面板的驱动电极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和图4,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触控面板包括相对层叠设置的盖板70、感应电极10和驱动电极20。驱动电极20和感应电极10位于盖板70上,驱动电极20与感应电极10之间形成感应电容。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感应电极10和所述驱动电极20直接形成于所述盖板70上。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感应电极10和所述驱动电极20形成于一膜材(图未示)上,再通过胶体将所述膜材贴附于所述盖板70上。一种实施方式中,盖板70为玻璃盖板或塑料盖板,起到保护触控面板的作用且不影响触控面板的触控功能。盖板70包括遮蔽区40和透明的触控区80,触控区80对应触控面板的触控电极的位置,遮蔽区40用于遮盖非透明的功能器件,一种实施方式中,遮蔽区40为涂覆于盖板70上的油墨层,具有不透光的特性。遮蔽区40内嵌于触控区80,一种实施方式中,盖板70为矩形,遮蔽区40位于盖板70的长度方向的一端边缘,并且位于该边缘的中间位置。本实施例中,遮蔽区40遮盖的功能器件为摄像头。一种实施方式中,遮蔽区40设有开孔400,用于将摄像头暴露以避免盖板70遮盖摄像头影响拍摄,遮蔽区40遮盖摄像头边缘的电路等器件。一种实施方式中,遮蔽区40包括第一边缘42,第一边缘42与触控区80的长度方向的边缘齐平,从而使遮蔽区40位于盖板70的边缘,最小化遮蔽区40对触控区80的影响。一种实施方式中,触控面板整体为矩形,触控面板包括相互垂直的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本实施例中,感应电极10为透明导电材料形成的导电薄膜,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感应电极10为图案化的氧化铟锡(Indiumtinoxide,ITO)薄膜。进一步的,感应电极10的数量为多个,并且感应电极10沿触控面板的长度方向阵列排列。结合图2,感应电极10包括第一电极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触控面板及显示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包括盖板、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所述驱动电极和所述感应电极位于所述盖板上,所述驱动电极与所述感应电极之间形成感应电容,所述盖板包括遮蔽区和透明的触控区,所述遮蔽区用于遮盖非透明的功能器件,所述遮蔽区内嵌于所述触控区,所述遮蔽区在所述感应电极的垂直投影隔断所述感应电极形成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及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至线路板以实现触控功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包括盖板、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所述驱动电极和所述感应电极位于所述盖板上,所述驱动电极与所述感应电极之间形成感应电容,所述盖板包括遮蔽区和透明的触控区,所述遮蔽区用于遮盖非透明的功能器件,所述遮蔽区内嵌于所述触控区,所述遮蔽区在所述感应电极的垂直投影隔断所述感应电极形成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及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至线路板以实现触控功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通过导电线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包括背离所述第二电极的引线端,所述第一电极通过所述引线端电连接至所述线路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线在所述盖板上的垂直投影落在所述遮蔽区的范围内且与所述驱动电极不相交。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包括背离所述第二电极的第一引线端,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运燊吴芳领黄汉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