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料传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224448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2 0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物料传送装置,包括机架、主动辊、从动辊、电机、传送带和张紧装置,机架上安装有导料架;传送带的外侧等间距的安装有托料架;传送带的内侧一体成型有限位凸棱;主动辊和从动辊的外圆周上均设有限位凹槽;传送带套设于主动辊和从动辊上;限位凸棱与限位凹槽相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于皮带内侧的限位凸棱配合主动辊和从动辊上的限位凹槽避免了传送带在工作时的滑移,也避免了传送带两侧边缘处的摩擦;挡料板解决了大倾斜角度输送物料时物料在传送带上打滑的问题;导料架可以收集从传送带两侧滑落的物料并将滑落的物料汇集到物料运输的起始点,不至于物料散落一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皮带传送
,具体涉及一种物料传送装置
技术介绍
物料传送装置是通过输送带根据摩擦传动原理而运动,适用于输送堆积密度小于1.67吨/立方米,易于掏取的粉状、粒状、小块状的低磨琢性物料及袋装物料,如煤、碎石、砂、水泥、化肥、粮食等。胶带输送机可在环境温度-20℃至+40℃范围内使用,被送物料温度小于60℃。其机长及装配形式可根据用户要求确定,传动可用电滚筒,也可用带驱动架的驱动装置。由于可以用于水平运输或倾斜运输,使用非常方便,广泛应用于现代化的各种工业企业中,如:矿山的井下巷道、矿井地面运输系统、露天采矿场及选矿厂中,根据输送工艺要求,可以单台输送,也可多台组成或与其他输送设备组成水平或倾斜的输送系统,以满足不同布置型式的作业线需要。其中以应用于露天矿场的皮带输送机最为常见,传统的皮带输送机需要在机架上安装两组倾斜的滚轮使皮带呈现V字型以保证颗粒状物料或粉末状物料在皮带上运输而不至于从皮带的两侧滑落到皮带输送机外,因此传统的皮带输送机上需要安装数量众多的倾斜的滚轮。而且皮带与传动辊轮之间通过摩擦力进行传动没有专门用于防止皮带沿传动辊轮轴向滑移的装置,以至于皮带经常向两侧滑移动,最终导致皮带两侧的边缘与滚轮发生摩擦而导致皮带损伤最终影响皮带的实用寿命;另外,传统的皮带输送机在输送物料时只凭借物料与皮带之间的摩擦力,在水平运输的情况下效果能够保证,而在倾斜运输物料时会因为物料与皮带之间的摩擦力的限制影响传送带的倾斜角度,因此为了实现较大倾斜角度的物料输送往往需要通过几台皮带输送机配合使用,增加了设备投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物料传送装置,包括机架、主动辊、从动辊、电机、传送带和张紧装置,机架上安装有导料架;传送带的外侧等间距的安装有托料架;传送带的内侧一体成型有限位凸棱;主动辊和从动辊的外圆周上均设有限位凹槽;传送带套设于主动辊和从动辊上;限位凸棱与限位凹槽相配合,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于皮带内侧的限位凸棱配合主动辊和从动辊上的限位凹槽避免了传送带在工作时的滑移,也避免了传送带两侧边缘处的摩擦;挡料板解决了大倾斜角度输送物料时物料在传送带上打滑的问题;导料架可以收集从传送带两侧滑落的物料并将滑落的物料汇集到物料运输的起始点,不至于物料散落一地。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物料传送装置,包括机架、主动辊、从动辊、电机、传送带和张紧装置,所述机架上安装有导料架;所述传送带的外侧等间距的安装有托料架;所述传送带的内侧一体成型有限位凸棱;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的外圆周上均设有限位凹槽;所述传送带套设于主动辊和从动辊上;所述限位凸棱与限位凹槽相配合。进一步地,所述机架包括左支架、右支架和安装于左支架和右支架之间的支撑架;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的两端均一体成型有托板;所述支撑架的两端通过螺栓与托板固定连接;所述机架上还安装主支撑轮和副支撑轮;所述支撑架包括上支撑板、下支撑板和用于连接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的纵隔板。进一步地,所述导料架包括结构相同并且对称设置于机架上的左导料架和右导料架;所述左导料架和右导料架均包括第一档料板、第二挡料板和导料板;所述第一挡料板平行于第二挡料板并且垂直于导料板;所述第二挡料板的高度为第一挡料板的高度的2倍~3倍;所述左导料架的第一挡料板通过螺栓与上支撑板的左侧端面连接;所述右导料架的第一挡料板通过螺栓与上支撑板的右侧端面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纵隔板包括分布于支撑架两端的端部纵隔板和均匀分布于两个端部纵隔板之间的中间纵隔板;所述端部纵隔板的左右端面与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的左右端面齐平;所述中间纵隔板的左右端部突出于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的左右端面形成支撑部;所述导料架的底部与支撑部的上端面接触。进一步地,所述张紧装置安装于下支撑板的下部;所述张紧装置包括升降架、一体成型于升降架下端面上的T型支架、安装于升降架上端面上的螺栓以及安装于T型支架上的张紧轮;所述螺栓上安装有锁紧螺母;所述张紧轮的外圆周面与传送带的内侧面接触。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安装于下支撑板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主链轮;所述主动辊的转轴上安装副链轮;所述副链轮通过链条与主链轮传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传送带的内侧一体成型有三个等间距的限位凸棱;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的外圆周上均设有三个等间距的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凸棱和限位凹槽的截面均为梯形。优选地,所述主动辊或从动辊的直径值是所述相邻托料架之间的间距值的3至5倍。优选地,主动辊和从动辊的直径相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物料传送装置通过设置于皮带内侧的限位凸棱配合主动辊和从动辊上的限位凹槽有效的避免了传送带在工作时的滑移,也避免了传送带两侧边缘处的摩擦导致使用寿命减短;挡料板解决了大倾斜角度输送物料时物料在传送带上打滑的问题;导料架可以收集从传送带两侧滑落的物料并将滑落的物料汇集到物料运输的起始点,不至于物料散落一地。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作详细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机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支撑架的安装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安装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导料架的安装状态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左导料架的截面结果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的传送带的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A处的放大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张紧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机架1,左支架11,托板11a,右支架12,支撑架13,上支撑板13a,下支撑板13b,纵隔板13c,端部纵隔板13c1,中间纵隔板13c2,主支撑轮14,副支撑轮15,主动辊2,限位凹槽21,从动辊3,电机4,传送带5,托料架51,限位凸棱52,张紧装置6,升降架61,T型支架62,螺栓64,张紧轮63,锁紧螺母65,导料架7,第一挡料板71,第二挡料板72,导料板73。具体实施方案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参照图1、图2、图3和图8所示的一种物料传送装置,包括机架1、主动辊2、从动辊3、电机4、传送带5和张紧装置6,所述机架1上安装有导料架7;所述传送带5的外侧等间距的安装有托料架51;所述传送带5的内侧一体成型有限位凸棱52;所述主动辊2和从动辊3的外圆周上均设有限位凹槽21;所述传送带5套设于主动辊2和从动辊3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物料传送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物料传送装置,包括机架(1)、主动辊(2)、从动辊(3)、电机(4)、传送带(5)和张紧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安装有导料架(7);所述传送带(5)的外侧等间距的安装有托料架(51);所述传送带(5)的内侧一体成型有限位凸棱(52);所述主动辊(2)和从动辊(3)的外圆周上均设有限位凹槽(21);所述传送带(5)套设于主动辊(2)和从动辊(3)上;所述限位凸棱(52)与限位凹槽(21)相配合,所述导料架(7)包括结构相同并且对称设置于机架(1)上的左导料架和右导料架;所述左导料架和右导料架均包括第一档料板(71)、第二挡料板(72)和导料板(73);所述第一挡料板(71)平行于第二挡料板(72)并且垂直于导料板(73);所述第二挡料板(72)的高度为第一挡料板(71)高度的2至3倍;所述左导料架的第一挡料板(71)通过螺栓与上支撑板(13a)的左侧端面连接;所述右导料架的第一挡料板(71)通过螺栓与上支撑板(13a)的右侧端面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料传送装置,包括机架(1)、主动辊(2)、从动辊(3)、电机(4)、传送带
(5)和张紧装置(6),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安装有导料架(7);所述传送带(5)
的外侧等间距的安装有托料架(51);所述传送带(5)的内侧一体成型有限位凸棱(52);
所述主动辊(2)和从动辊(3)的外圆周上均设有限位凹槽(21);所述传送带(5)套设
于主动辊(2)和从动辊(3)上;所述限位凸棱(52)与限位凹槽(21)相配合,所述导
料架(7)包括结构相同并且对称设置于机架(1)上的左导料架和右导料架;所述左导料
架和右导料架均包括第一档料板(71)、第二挡料板(72)和导料板(73);所述第一挡料
板(71)平行于第二挡料板(72)并且垂直于导料板(73);所述第二挡料板(72)的高度
为第一挡料板(71)高度的2至3倍;所述左导料架的第一挡料板(71)通过螺栓与上支
撑板(13a)的左侧端面连接;所述右导料架的第一挡料板(71)通过螺栓与上支撑板(13a)
的右侧端面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料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包括左支架
(11)、右支架(12)和安装于左支架(11)和右支架(12)之间的支撑架(13);所述左
支架(11)和右支架(12)的两端均一体成型有托板(11a);所述支撑架(13)的两端通
过螺栓(64)与托板(11a)固定连接;所述机架(1)上还安装主支撑轮(14)和副支撑
轮(15);所述支撑架(13)包括上支撑板(13a)、下支撑板(13b)和用于连接上支撑板
(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斌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恒力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