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控制装置、转向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220228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1 23:24
抑制怠速停止时的电池的电压降低。应用于具备使发动机(91)的怠速停止并且在车辆起步时使发动机(91)再次启动的怠速停止功能的车辆。而且,进行以下线控转向控制处理:将离合器(19)断开并执行转向马达(M1)和(M2)的驱动控制。而且,在利用怠速停止功能使发动机(91)的怠速停止时,维持离合器(19)断开的状态,限制转向马达(M1)和(M2)的驱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转向控制装置、转向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转向控制装置以及转向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一种怠速停止技术:为了应对尾气、提高燃料效率,在车辆停止而发动机处于怠速状态时,使发动机自动停止,并且在起步时使发动机再次启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7347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另外,在线控转向中,利用转向马达使车轮转向,或者利用反作用力马达产生转轮反作用力,由此消耗电力。然而,在如上述以往技术那样的怠速停止中,交流发电机也停止,因此在不是混合动力车辆的通常的发动机车辆中,能够利用的电力有限。因而,如果在怠速停止中使线控转向照常动作,则有可能电池的电压降低而对其它电装系统造成影响。本专利技术的问题在于抑制怠速停止时的电池的电压降低。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转向控制装置应用于如下车辆:在满足了预定的条件时使发动机停止,在车辆起步时使上述发动机再次启动。而且,在由驾驶员进行转轮操作的转轮机构与使车轮转向的转向机构之间安装能够将转轮机构与转向机构连接和断开的离合器。而且,设置能够根据驾驶员的转轮量对转向机构施加转向扭矩的转向致动器,将离合器断开并执行转向致动器的驱动控制。而且,当使发动机停止时,维持离合器断开的状态,并且限制转向致动器的驱动扭矩。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当使发动机停止时,限制转向致动器的驱动扭矩,因此能够抑制电力消耗。因而,能够抑制怠速停止时的电池的电压降低。附图说明图1是转向装置的概要结构图。图2是怠速停止系统的概要结构图。图3是表示线控转向控制处理的整体结构的框图。图4是表示IS时切换控制处理的流程图。图5是表示比较例1的时序图。图6是表示动作例1的时序图。图7是表示比较例2的时序图。图8是表示动作例2的时序图。图9是表示比较例3的时序图。图10是表示动作例3的时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基于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结构》首先对线控转向的构造进行说明。图1是转向装置的概要结构图。方向盘11与转向轴12相连结,车轮(转向轮)13L和13R依次经由转向节臂14、转向横拉杆15、齿条轴16以及行星齿轮17与第一行星轴18相连结。转向轴12和第一行星轴18以能够通过离合器19切换为连接或者断开的状态相连结。在此,存在于离合器19的输入侧的方向盘11和转向轴12是通过驾驶员的转向操作使转向轴12旋转的转轮输入机构StIN。另外,存在于离合器19的输出侧的转向节臂14、转向横拉杆15、齿条轴16、行星齿轮17以及第一行星轴18是通过第一行星轴18的旋转使车轮13L和13R转向的转向输出机构StOUT。因而,当在将离合器19连接(接合)的状态下使方向盘11旋转时,转向轴12、离合器19以及第一行星轴18旋转。第一行星轴18的旋转运动通过齿条轴16和行星齿轮17变换为转向横拉杆15的进退运动,并经由转向节臂14使车轮13L和13R转向。离合器19包括无励磁接合型的电磁离合器。即,在电磁线圈为无励磁时,例如利用凸轮辊机构在输入轴的凸轮面与输出轴的外轮之间啮合辊,来将输入轴与输出轴相接合。另一方面,在对电磁线圈进行励磁时,通过衔铁的吸引而在输入轴的凸轮面与输出轴的外轮之间解除辊的啮合,从而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断开。齿条轴16在车身左右方向(车宽方向)上延伸,在其一侧(在此为车身右侧)形成有齿条齿轮(齿)31,使该齿条齿轮31啮合行星齿轮17。利用保持器机构来调整齿条齿轮31与行星齿轮17的啮合状态。第一行星轴18包括离合器侧的输入轴和行星齿轮侧的输出轴,在其输出轴上例如经由蜗杆蜗轮32连结有第一转向马达M1。在第一转向马达M1中设置有用于检测马达旋转角的旋转变压器33。蜗杆蜗轮32包括连结于第一行星轴18的蜗轮和连结于第一转向马达M1的蜗杆,使蜗杆轴相对于蜗轮轴斜交。这是为了缩小相对于第一行星轴18的轴直角方向的组件。关于蜗杆蜗轮32,为了使蜗轮随着蜗杆的旋转而旋转、并且也使蜗杆随着蜗轮的旋转而旋转,即为了能够进行反向驱动,使蜗杆的扭转角大于休止角(摩擦角)。在第一行星轴18的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设置有扭矩传感器34。上述行星齿轮17、第一行星轴18的输出轴、蜗杆蜗轮32、第一转向马达M1、旋转变压器34以及扭矩传感器34构成为一体化的复合部件(组件),将该复合部件设为第一致动器A1。第一致动器A1与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的构成部件通用。根据第一致动器A1,当在将离合器19断开的状态下驱动第一转向马达M1时,通过蜗杆蜗轮32使第一行星轴18旋转,因此车轮13L和13R的转向角根据第一转向马达M1的旋转角而变化。因而,在将离合器19断开时,根据驾驶员的转向操作对第一转向马达M1进行驱动控制,由此实现期望的转向控制特性来作为线控转向功能。并且,当在将离合器19连接的状态下驱动第一转向马达M1时,马达扭矩经由蜗杆蜗轮32被传递至第一行星轴18。因而,在将离合器19连接时,根据驾驶员的转向操作对第一转向马达M1进行驱动控制,由此实现减轻驾驶员的操作负担的期望的辅助特性。在齿条轴16的另一侧(在此为车身左侧)经由行星齿轮35连结有第二行星轴36。即,在齿条轴16的另一侧(在此为车身左侧)形成有齿条齿轮(齿)37,使该齿条齿轮37啮合行星齿轮35。利用保持器机构来调整齿条齿轮37与行星齿轮35的啮合状态。在第二行星轴36上例如经由蜗杆蜗轮38连结有第二转向马达M2。第二转向马达M2是与第一转向马达M1相同型号的马达。在第二转向马达M2中设置有用于检测马达旋转角的旋转变压器39。蜗杆蜗轮38包括连结于第二行星轴36的蜗轮和连结于第二转向马达M2的蜗杆,使蜗杆轴相对于蜗轮轴斜交。这是为了缩小相对于第二行星轴36的轴直角方向的组件。关于蜗杆蜗轮38,为了使蜗轮随着蜗杆的旋转而旋转、并且也使蜗杆随着蜗轮的旋转而旋转,即为了能够进行反向驱动,使蜗杆的扭转角大于休止角(摩擦角)。上述行星齿轮35、第二行星轴36的输出轴、蜗杆蜗轮38、第二转向马达M2以及旋转变压器39构成为一体化的复合部件(组件),将该复合部件设为第二致动器A2。根据第二致动器A2,当在将离合器19断开的状态下驱动第二转向马达M2时,第二行星轴36通过蜗杆蜗轮32进行旋转,因此车轮13L和13R的转向角根据第二转向马达M2的旋转角而变化。因而,在将离合器19断开时,根据驾驶员的转向操作对第二转向马达M2进行驱动控制,由此实现期望的转向控制特性来作为线控转向功能。在转向轴12上连结有反作用力马达51。反作用力马达51具备与转向轴12一起旋转的转子和与该转子相向地固定于外壳的定子。关于转子,例如通过嵌入成型将在圆周方向上等间隔地排列的磁体固定形成于转子芯。关于定子,将卷绕有线圈的铁芯沿圆周方向等间隔地排列,并例如通过热装而固定形成于外壳。在反作用力马达51中设置有检测马达旋转角的旋转变压器52。在转向轴12上设置有转轮角传感器53。根据反作用力马达51,当在将离合器19断开的状态下驱动反作用力马达51时,马达扭矩被传递至转向轴12。因而,在将离合器19断开并执行线控转向时,根据从路面接收的反作用力对反作用力马达51进行驱动控制,由此实现对驾驶员的转向操作施加操作反作用力的期望的反作用力特性。上述是转向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转向控制装置、转向控制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向控制装置,应用于具备发动机和怠速停止控制部的车辆,其中,该发动机用于驱动车辆,该怠速停止控制部在满足了预定的条件时使上述发动机停止,在车辆起步时使上述发动机再次启动,该转向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转轮机构,其由驾驶员进行转轮操作;转向机构,其使车轮转向;离合器,其能够使上述转轮机构与上述转向机构连接和断开;转向致动器,其能够根据驾驶员的转轮量对上述转向机构施加转向扭矩;以及转向控制部,其将上述离合器断开并执行上述转向致动器的驱动控制,其中,在上述怠速停止控制部使上述发动机停止时,上述转向控制部维持上述离合器断开的状态,并且限制上述转向致动器的驱动扭矩。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01.11 JP 2013-003880;2013.01.11 JP 2013-003881.一种转向控制装置,应用于具备发动机和怠速停止控制部的车辆,其中,该发动机用于驱动车辆,该怠速停止控制部在满足了预定的条件时使上述发动机为停止状态,在车辆起步时使上述发动机再次启动,该转向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转轮机构,其由驾驶员进行转轮操作;转向机构,其使车轮转向;离合器,其能够使上述转轮机构与上述转向机构切换为连接和断开中的一方;离合器控制部,其在通过接通点火开关使上述发动机处于运转状态时,将上述离合器断开,在通过关闭点火开关使上述发动机处于停止状态时,将上述离合器接合;转向致动器,其能够根据驾驶员的转轮量对上述转向机构施加转向扭矩;以及转向控制部,其将上述离合器断开并执行上述转向致动器的驱动控制,其中,在上述怠速停止控制部使上述发动机为停止状态时,上述转向控制部维持上述离合器断开的状态,并且限制上述转向致动器的驱动扭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能够对上述转轮机构施加转轮反作用力的反作用力致动器,上述转向控制部将上述离合器断开并执行上述转向致动器和上述反作用力致动器的驱动控制,在上述怠速停止控制部使上述发动机停止时,上述转向控制部维持上述离合器断开的状态,限制上述转向致动器的驱动扭矩和上述反作用力致动器的驱动扭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转向控制部以上述转向致动器的消耗电力小于上述反作用力致动器的消耗电力的方式限制上述转向致动器和上述反作用力致动器的驱动扭矩。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转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怠速停止控制部使上述发动机再次启动时,上述转向控制部解除对上述转向致动器的驱动扭矩和上述反作用力致动器的驱动扭矩的限制。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转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怠速停止控制部使上述发动机停止的期间,当车辆移动时,上述转向控制部解除对上述转向致动器的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澁谷正树宫坂匠吾
申请(专利权)人: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