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提升轴的提升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06260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14 2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重卡气囊提升领域,具体是一种可提升轴的提升支架,包括采用钢板折弯而成的由左右两侧板和连接两侧板的上端板构成的呈直角倒U形结构的支架,由上端板前侧向上90°翻起的翻边,焊接于上端板上端面后侧且中部呈三角弯折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三角弯折的凸面朝前,上端板上开有与气囊相连接的上螺孔,两侧板前侧所在的直线与水平面均呈相同的锐角结构,两侧板后侧均为相同的圆弧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可提升轴的提升支架,其是由钢板折弯而成的,自带的翻边与焊接的加强筋均能够有效地提高强度,两侧板下端的豁口焊接至支撑轴上即可成为提升轴,实现提升功能,加工简易,无需开特殊模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重卡气囊提升领域,具体是一种可提升轴的提升支架
技术介绍
提升燃油经济性一直是重卡行业的一个课题。并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舒适性也逐渐成为一个关注点。依靠气囊提升的整车,一方面在空载时提升后桥,可大幅度提高燃油经济性,同时空气悬架又能提升驾驶的舒适性。依靠气囊提升的空气悬架重卡近几年也快速发展。但是,目前卡车上的气囊提升装置大多采用两个气囊分别置于桥两侧的提升方式,结构复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提升支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目前气囊提升的提升方式结构复杂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提升轴的提升支架。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可提升轴的提升支架,包括采用钢板折弯而成的由左右两侧板和连接两侧板的上端板构成的呈直角倒U形结构的支架,由上端板前侧(图2所示前侧方向)向上90°翻起的翻边,焊接于上端板上端面后侧且中部呈三角弯折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三角弯折的凸面朝前,上端板上开有与气囊相连接的上螺孔,两侧板前侧(图2所示前侧方向,图3所示右侧方向)所在的直线与水平面均呈相同的锐角结构,两侧板后侧均为相同的圆弧结构,两侧板上均开有固定制动管路的侧螺孔,两侧板下端均开有与支撑轴焊接支撑配合的豁口。具体使用时,所述支架的钢板采用1mm厚Q345B钢板,重量较轻,完全可以满足使用要求。本技术所述的可提升轴的提升支架,其是由钢板折弯而成的,自带的翻边与焊接的加强筋均能够有效地提高强度,两侧板下端的豁口焊接至支撑轴上即可成为提升轴,实现提升功能,加工简易,无需开特殊模具;而且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同时没有采用多于的加强筋,美观且自重轻;另外加强筋上的三角弯折结构既能避让气囊接头,不影响气囊的正常使用,又能在纵向起到加强支撑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可提升轴的提升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可提升轴的提升支架的主视图。图3为图2的左视图。图4为图2的俯视图。图中:1-侧板,2-上端板,3-翻边,4-加强筋,5-上螺孔,6_侧螺孔,7_豁口。【具体实施方式】可提升轴的提升支架,包括采用钢板折弯而成的由左右两侧板I和连接两侧板I的上端板2构成的呈直角倒U形结构的支架,由上端板2前侧向上90°翻起的翻边3,焊接于上端板2上端面后侧且中部呈三角弯折的加强筋4,所述加强筋4的三角弯折的凸面朝前,上端板2上开有与气囊相连接的上螺孔5,两侧板I前侧所在的直线与水平面均呈相同的锐角结构,两侧板I后侧均为相同的圆弧结构,两侧板I上均开有固定制动管路的侧螺孔6,两侧板I下端均开有与支撑轴焊接支撑配合的豁口 7。具体实施时,所述锐角的角度为40°,圆弧结构为R500mm的圆弧。此结构可以将上端板2的安装面远离支撑轴的同时,加强了支架本身的强度。【主权项】1.可提升轴的提升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钢板折弯而成的由左右两侧板(I)和连接两侧板(I)的上端板(2)构成的呈直角倒U形结构的支架,由上端板(2)前侧向上90°翻起的翻边(3),焊接于上端板(2)上端面后侧且中部呈三角弯折的加强筋(4), 所述加强筋(4)的三角弯折的凸面朝前,上端板(2)上开有与气囊相连接的上螺孔(5),两侧板(I)前侧所在的直线与水平面均呈相同的锐角结构,两侧板(I)后侧均为相同的圆弧结构,两侧板(I)上均开有固定制动管路的侧螺孔(6),两侧板(I)下端均开有与支撑轴焊接支撑配合的豁口(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提升轴的提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锐角的角度为40°,圆弧结构为R500mm的圆弧。【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重卡气囊提升领域,具体是一种可提升轴的提升支架,包括采用钢板折弯而成的由左右两侧板和连接两侧板的上端板构成的呈直角倒U形结构的支架,由上端板前侧向上90°翻起的翻边,焊接于上端板上端面后侧且中部呈三角弯折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三角弯折的凸面朝前,上端板上开有与气囊相连接的上螺孔,两侧板前侧所在的直线与水平面均呈相同的锐角结构,两侧板后侧均为相同的圆弧结构。本技术所述的可提升轴的提升支架,其是由钢板折弯而成的,自带的翻边与焊接的加强筋均能够有效地提高强度,两侧板下端的豁口焊接至支撑轴上即可成为提升轴,实现提升功能,加工简易,无需开特殊模具。【IPC分类】B60G11/28【公开号】CN204701410【申请号】CN201520405315【专利技术人】李渊杰, 裴明飞, 杨建卫, 张晓 【申请人】山西大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10月14日【申请日】2015年6月13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可提升轴的提升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钢板折弯而成的由左右两侧板(1)和连接两侧板(1)的上端板(2)构成的呈直角倒U形结构的支架,由上端板(2)前侧向上90°翻起的翻边(3),焊接于上端板(2)上端面后侧且中部呈三角弯折的加强筋(4),所述加强筋(4)的三角弯折的凸面朝前,上端板(2)上开有与气囊相连接的上螺孔(5),两侧板(1)前侧所在的直线与水平面均呈相同的锐角结构,两侧板(1)后侧均为相同的圆弧结构,两侧板(1)上均开有固定制动管路的侧螺孔(6),两侧板(1)下端均开有与支撑轴焊接支撑配合的豁口(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渊杰裴明飞杨建卫张晓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大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