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厦门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铜铟镓硫硒纳米晶的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202317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14 15:16
一种铜铟镓硫硒纳米晶的合成方法,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材料。提供一种工艺步骤简单、禁带宽度可调的铜铟镓硫硒纳米晶的合成方法。1)将氯化亚铜,氯化铟,氯化鎵,硫粉,硒粉与油胺混合,加入乙二硫醇调控硫元素比例,得混合溶液;2)将步骤1)所得混合溶液加热搅拌,抽真空,充氮气,在氮气氛围反应,得深棕色溶液;3)将步骤2)中所得深棕色溶液离心,所得沉淀分别用三氯甲烷和乙醇清洗,即得铜铟镓硫硒纳米晶。反应温度低,反应时间短,合成装置简单,只需要简单的容器即可,合成路线简单,可操作性强,且所用反应物均对环境无污染,反应过程清洁无污染,反应效率高,反应成本低廉,有较大的合成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铟镓硫硒纳米晶的合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材料,尤其是涉及一种铜铟镓硫硒纳米晶(记为CuIn1-xGax(SySe1-y)2)的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当今社会的能源危机已经是刻不容缓的问题。人们在努力寻求新的能量,以解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太阳能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在太阳能的应用中,最广泛及最有活力的领域是光伏发电,其工作原理就是利用半导体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太阳能转变成可供人类广泛应用的电能。从1800年发现光伏效应太阳能电池材料也一直在发展。历经第一代单晶硅和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目前也是产业化最广泛的太阳能电池。第二代太阳能电池是基于薄膜技术的太阳能电池,薄膜技术的应用能较大地降低成本也能大面积进行产业化生产。目前,薄膜太阳能电池主要有非晶硅和多晶硅薄膜电池,碲化镉以及CuInSe2薄膜电池。I-III-VI2半导体纳米晶因为具有优秀的光电属性而成为薄膜太阳能电池研究中最具潜力的材料之一,基于半导体纳米晶或量子点的新型太阳能电池中,以胶态纳米晶为“墨水”来制备光伏层是一个重要的方向。其中,以铜铟镓硒(CIGS)为代表的I-III-VI2黄铜矿型化合物纳米晶尤其引人注目,成为科学家们研究无机半导体新型太阳能电池的理想体系(Q.J.Guo,S.J.Kim,M.Kar,W.N.Shafarman,R.W.Birkmire,E.A.Stach,R.Agrawal,H.W.Hillhouse.NanoLett.,2008,8,2982.):1)I-III-VI2半导体光电转换效率高,性能稳定、抗辐射能力强,不存在光致衰退问题;2)I-III-VI2半导体已在薄膜太阳能电池中取得不俗的应用,CIGS薄膜电池实验室最高效率为20.8%,不低于多晶硅薄膜电池的20.4%。成品组件效率已达到13%,是目前薄膜电池中效率最高的电池之一;3)不同I-III-VI2半导体的带宽变化范围大,如铜铟硒(CuInSe2)为1.04eV,铜镓硒(CuGaSe2)为1.68eV,铜镓硫(CuGaS2)为2.43eV,由于结构的相似还可通过组分改变进一步精细调节带宽,如CuIn1-xGax(SySe1-y)2(CIGSSe)的禁带宽度可以在0.98-2.40之间进行调节,为不同太阳能电池的设计提供优越条件。另一方面,当物质尺寸在纳米级时,其一系列的化学物理性质也会随着改变。所以当将I-III-VI2半导体纳米晶的尺寸控制在纳米大小时,其禁带宽度也会随之改变,以表现出更优异的光吸收性质,最终提高太阳能电池材料光电转换效率达到更有效地利用太阳光。所以如何制备出禁带宽度可控的I-III-VI2半导体纳米晶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步骤简单、禁带宽度可调的铜铟镓硫硒纳米晶的合成方法。所述一种铜铟镓硫硒纳米晶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氯化亚铜,氯化铟,氯化鎵,硫粉,硒粉与油胺混合,加入乙二硫醇调控硫元素比例,得混合溶液;2)将步骤1)所得混合溶液加热搅拌,抽真空,充氮气,在氮气氛围反应,得深棕色溶液;3)将步骤2)中所得深棕色溶液离心,所得沉淀分别用三氯甲烷和乙醇清洗,即得铜铟镓硫硒纳米晶。在步骤1)中,按摩尔比,氯化铟∶氯化鎵=1∶8~8∶1;硒粉∶硫粉含量=1∶8~8∶1;按硫元素含量摩尔比,乙二硫醇∶硫粉=1∶15~1∶5。步骤2)中,所述反应最好是先在130℃下反应1h,随后将温度升高到240℃下反应1.5h。所述抽真空、充氮气的温度条件最好为80℃,所述抽真空、充氮气最好反复3次。步骤3)中,所述清洗的次数一般为3次。与现有技术比较,本专利技术的突出优点在于:1)加入乙二硫醇可有效调控各元素比例,这是因为乙二硫醇属液态,相比于固态反应物更易于与其他反应物充分反应,且液态乙二硫醇的加入使晶体更易成核,得到的晶粒更小;另外,通过加入乙二硫醇可以有效地调控CuIn1-xGax(SySe1-y)2中各元素的比例,从而调节它们的禁带宽度,这样可以适应不同太阳能电池制备的需求。且液态乙二硫醇的加入可以调控纳米晶颗粒粒径大小在10nm左右。2)反应温度比相对于传统合成CuInSe2纳米晶的反应温度260℃甚至280℃要低。3)反应时间也比传统方法要缩短很多。4)本专利技术不仅采用的合成装置简单,只需要简单的容器即可,合成路线简单,可操作性强,而且所用反应物均对环境无污染,反应过程清洁无污染,反应效率高,反应成本低廉,有较大的合成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采用油胺为反应溶剂所得的CuIn0.5Ga0.5(S0.5Se0.5)2纳米晶的TEM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采用油胺为反应溶剂所得的CuIn0.3Ga0.7(S0.7Se0.3)2纳米晶的TEM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采用油胺为反应溶剂所得的CuIn0.5Ga0.5(S0.5Se0.5)2纳米晶的EDX图。在图3中,横坐标为能量/KeV;显示有Cu,In,Ga,S,Se。图4为本专利技术采用油胺为反应溶剂所得的不同比例的CuIn1-xGax(SySe1-y)2的XRD图,图4中,横坐标为衍射角2Theta/°,纵坐标为衍射强度Intensity;衍射峰从左至右分别111,220,311,400,331,422和511。曲线a为CuIn0.2Ga0.8(S0.8Se0.2)2;曲线b为CuIn0.3Ga0.7(S0.7Se0.3)2;曲线c为CuIn0.5Ga0.5(S0.5Se0.5)2;曲线d为CuInSe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实施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由图1与图2可见,本专利技术制备的CuIn1-xGax(SySe1-y)2纳米晶颗粒较小,颗粒大小相对较为均匀,颗粒形貌基本接近于圆形颗粒。纳米晶颗粒平均约为5到10nm之间。由图3可见,可以证明Cu,In,Ga,S,Se的存在,且可判断产物各元素比例与投料比接近。由图4可见,可以看出得到的CuIn1-xGax(SySe1-y)2为纯相,没有杂质峰存在。下面给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实施例1(1)取250L三颈烧瓶,在手套箱中称取0.2475gCuCl,0.1105gInCl3,0.3520gGaCl3,0.0640gS粉,0.0395gSe粉并量取50mL油胺,16.8μL乙二硫醇,加入三颈烧瓶中。(3)安装反应装置:三颈瓶的一边侧口用橡胶塞封住,另一边侧管连接玻璃套管内置加热套的温度探头,以测量反应液温度。中口连接回流冷凝管,冷凝管上面连接真空线管用以抽真空和通氮气。最后将三颈瓶放置于磁力加热搅拌器中。(4)在室温下将体系抽真空然后通入氮气并重复操作3次,每次抽真空时间至少10min,使体系真空度达到-0.1MPa,最后使体系处于氮气氛的保护中。(5)边磁力搅拌边升温至80℃再次抽真空通氮气重复操作2次,每次抽真空时间至少10min,使体系真空度达到-0.1MPa,最后形成深棕色的溶液。(6)边磁力搅拌边升温至130℃维持加热搅拌反应1h。(7)继续搅拌并迅速升温至240℃维持加热搅拌反应1.5h。(8)降温至100℃,加入10mL氯仿使反应停止,并加入5mL无水乙醇,在8000rpm下离心10min,去除上清液,将沉淀分散在10mL氯仿中,在7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铜铟镓硫硒纳米晶的合成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铜铟镓硫硒纳米晶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氯化亚铜,氯化铟,氯化鎵,硫粉,硒粉与油胺混合,加入乙二硫醇调控硫元素比例,得混合溶液;2)将步骤1)所得混合溶液加热搅拌,抽真空,充氮气,在氮气氛围反应,得深棕色溶液;3)将步骤2)中所得深棕色溶液离心,所得沉淀分别用三氯甲烷和乙醇清洗,即得铜铟镓硫硒纳米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铟镓硫硒纳米晶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氯化亚铜,氯化铟,氯化鎵,硫粉,硒粉与油胺混合,加入乙二硫醇调控硫元素比例,得混合溶液;按摩尔比,氯化铟∶氯化鎵=1∶8~8∶1;硒粉∶硫粉含量=1∶8~8∶1;按硫元素含量摩尔比,乙二硫醇∶硫粉=1∶15~1∶5;2)将步骤1)所得混合溶液加热搅拌,抽真空,充氮气,在氮气氛围反应,得深棕色溶液;3)将步骤2)中所得深棕色溶液离心,所得沉淀分别用三氯甲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智渊徐璐谢兆雄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