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伊江平专利>正文

用于包装机的抓袋机械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8533 阅读:5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用于包装机的抓袋机械手,其为包装机机体上固设有挂轮齿轮,挂轮支板的一端套设在挂轮齿轮的轴上,挂轮支板由铰接在其中部的机械手上行气缸杆驱动绕挂轮齿轮的轴转动,挂轮齿轮通过齿轮组驱动铰接在挂轮支板另一端的挂轮板转动,从而使挂轮板末端可开合的夹持头随着机械手上行气缸的上下行程而运动于内袋成型器出料口和内袋容置器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作用是内外袋机运转过程中能把内袋和标签协调同步地送入外袋成形器,供给制袋装置完成外袋包装工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内袋从被剪断到进入内袋容置器都是被夹持,保持竖直状态,进入内袋容置器后,不仅利于整理,也有利于进一步直接实现自动化外袋包装。(*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手,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内外袋包装机的抓袋机械手。
技术介绍
在将茶叶、药茶、保健茶等小颗粒物进行袋式包装时使用的包装机,其工作原理是内袋过滤纸被拉伸经过内袋成型器时成型为内袋,下料机构将小颗粒物倒入内袋成型器而进入成型的内袋,内袋成型器下方的封袋机构将内袋开口封合而形成内袋并将内袋剪下,内袋自由掉下进入内袋容置器。现有技术的缺点在于,内袋被剪下后是自由落入内袋容置器,无法保证其落入内袋容置器后的状态,只能再由人工捡起内袋整理后再包装其外袋。而无法在内袋状态不确定的情况下进一步直接实现自动化外袋包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包装机的抓袋机械手,其与现有技术相比较,能确保被剪下的内袋以直立的状态落入内袋容置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装机机体1上固设有挂轮齿轮21,挂轮支板3的一端套设在挂轮齿轮21的轴上,挂轮支板3中部枢设有双联齿轮22,双联齿轮22中的齿轮221与挂轮齿轮21啮合,双联齿轮22中的齿轮222与枢设在挂轮支板3另一端的挂轮齿轮23啮合,挂轮齿轮23上固设有挂轮板,挂轮板上设有夹袋气缸422,夹袋气缸422驱动夹袋气缸422末端设置的两片夹持头4221开合,挂轮支板3中部向下设有凸部31,竖直设置的机械手上行气缸5的气缸杆51末端枢设于凸部31,气缸杆51位于行程上末端时,夹持头4221位于包装机内袋成型器11出袋口的正下方,气缸杆51位于行程下末端时,夹持头4221位于包装机内袋容置器12正上方,上述夹袋气缸422和机械手上行气缸5分别连接电控磁阀。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由于内袋61从被剪断到进入内袋容置器12都是被夹持头4221夹持,保持竖直状态,进入内袋容置器12后,不仅利于整理,也有利于进一步直接实现自动化外袋包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包装机结构示意图(气缸杆位于行程上末端)图2为本技术包装机结构示意图(气缸杆位于行程下末端)图3为图1中本技术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2中本技术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4中K向局部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3、图4、图5所示,本技术是在包装机机体1上固设有挂轮齿轮21,挂轮支板3的一端套设在挂轮齿轮21的轴上,挂轮支板3中部枢设有双联齿轮22,双联齿轮22中的齿轮221与挂轮齿轮21啮合,双联齿轮22中的齿轮222与枢设在挂轮支板3另一端的挂轮齿轮23啮合,挂轮齿轮23的齿轮轴上固设有挂轮板41,挂轮板41和另一挂轮板42上分别开设有调节槽411、421,螺钉43穿过调节槽411和调节槽421将挂轮板41和挂轮板42紧固结合,这两个调节槽411和421可以通过调整螺钉43在调节槽中的位置调节挂轮板41和挂轮板42的位置及相互之间的夹角,以使其在运转时能到达设定的位置,挂轮板42上设有夹袋气缸422,夹袋气缸422驱动夹袋气缸422末端设置的两片夹持头4221开合,挂轮支板3中部向下设有凸部31,竖直设置的机械手上行气缸5的气缸杆51末端枢设于凸部31,上述夹袋气缸422和机械手上行气缸5分别连接电控磁阀(图中未示)。如图1、图2所示,包装机开动时,内袋过滤纸6被拉伸经过内袋成型器11时成型为内袋61,下料机构12将小颗粒物(茶叶、药茶、保健茶)倒入内袋成型器11而进入成型的内袋61,并继续由内袋成型器出袋口伸出,内袋成型器11下方的封袋机构(图中未示)将内袋61开口封合而形成封闭的内袋61并将内袋61剪下。电控磁阀控制机械手上行气缸5的气缸杆51上行或下行。机械手上行气缸杆51上行时,驱动挂轮支板3绕挂轮齿轮21的轴逆时针旋转,由于齿轮221与挂轮齿轮21啮合,又挂轮齿轮21固设在包装机机体1上,则齿轮221也逆时针旋转,则双联齿轮22的另一个齿轮222也逆时针旋转,与齿轮222啮合的挂轮齿轮23就顺时针旋转,固设在挂轮齿轮23轴上的挂轮班41以及与挂轮板41固结的挂轮板42整体就绕挂轮齿轮23的轴逆时针旋转。机械手上行气缸杆51下行时,上述部件的旋转方向与气缸杆51上行时刚好相反。电磁阀控制机械手上行气缸5和夹袋气缸422,当内袋61被剪下的瞬间,机械手上行气缸5的气缸杆51恰好位于行程上末端,两片夹持头4221位于内袋成型器11出袋口下方,并被夹袋气缸422驱动而合起夹住内袋61,而后机械手上行气缸杆51下行,当气缸杆51位于行程下末端时,夹持头4221位于包装机内袋容置器12正上方,并被夹袋气缸422驱动而松开,内袋61落入内袋容置器12中。这样,内袋61从被剪断到进入内袋容置器12都是被夹持头4221夹持,保持竖直状态,进入内袋容置器12后,不仅利于整理,也有利于进一步直接实现自动化外袋包装。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包装机的抓袋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装机机体(1)上固设有挂轮齿轮(21),挂轮支板(3)的一端套设在挂轮齿轮(21)的轴上,挂轮支板(3)中部枢设有双联齿轮(22),双联齿轮(22)中的齿轮(221)与挂轮齿轮(21)啮合,双联齿轮(22)中的齿轮(222)与枢设在挂轮支板(3)另一端的挂轮齿轮(23)啮合,挂轮齿轮(23)上固设有挂轮板,挂轮板上设有夹袋气缸(422),夹袋气缸(422)驱动夹袋气缸(422)末端设置的两片夹持头(4221)开合,挂轮支板(3)中部向下设有凸部(31),竖直设置的机械手上行气缸(5)的气缸杆(51)末端枢设于凸部(31),气缸杆(51)位于行程上末端时,夹持头(4221)位于包装机内袋成型器(11)出袋口的正下方,气缸杆(51)位于行程下末端时,夹持头(4221)位于包装机内袋容置器(12)正上方,上述夹袋气缸(422)和机械手上行气缸(5)分别连接电控磁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包装机的抓袋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挂轮板由挂轮板(41)和挂轮板(42)组成,挂轮板(41)一端固设在挂轮齿轮(23)的齿轮轴上,挂轮板(42)上设有夹袋气缸(422),夹袋气缸(422)末端设置的夹持头(4221)伸出挂轮板,挂轮板(41)和挂轮板(42)上分别开设有调节槽(411)、(421),螺钉(43)穿过调节槽(411)和调节槽(421)将挂轮板(41)和挂轮板(42)紧固结合。专利摘要本技术为用于包装机的抓袋机械手,其为包装机机体上固设有挂轮齿轮,挂轮支板的一端套设在挂轮齿轮的轴上,挂轮支板由铰接在其中部的机械手上行气缸杆驱动绕挂轮齿轮的轴转动,挂轮齿轮通过齿轮组驱动铰接在挂轮支板另一端的挂轮板转动,从而使挂轮板末端可开合的夹持头随着机械手上行气缸的上下行程而运动于内袋成型器出料口和内袋容置器之间。本技术的作用是内外袋机运转过程中能把内袋和标签协调同步地送入外袋成形器,供给制袋装置完成外袋包装工作。本技术由于内袋从被剪断到进入内袋容置器都是被夹持,保持竖直状态,进入内袋容置器后,不仅利于整理,也有利于进一步直接实现自动化外袋包装。文档编号B65B35/16GK2815886SQ200520111720公开日2006年9月13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2日专利技术者伊江平 申请人:伊江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包装机的抓袋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装机机体(1)上固设有挂轮齿轮(21),挂轮支板(3)的一端套设在挂轮齿轮(21)的轴上,挂轮支板(3)中部枢设有双联齿轮(22),双联齿轮(22)中的齿轮(221)与挂轮齿轮(21)啮合,双联齿轮(22)中的齿轮(222)与枢设在挂轮支板(3)另一端的挂轮齿轮(23)啮合,挂轮齿轮(23)上固设有挂轮板,挂轮板上设有夹袋气缸(422),夹袋气缸(422)驱动夹袋气缸(422)末端设置的两片夹持头(4221)开合,挂轮支板(3)中部向下设有凸部(31),竖直设置的机械手上行气缸(5)的气缸杆(51)末端枢设于凸部(31),气缸杆(51)位于行程上末端时,夹持头(4221)位于包装机内袋成型器(11)出袋口的正下方,气缸杆(51)位于行程下末端时,夹持头(4221)位于包装机内袋容置器(12)正上方,上述夹袋气缸(422)和机械手上行气缸(5)分别连接电控磁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江平
申请(专利权)人:伊江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