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平行自由度并联机械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62363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6 1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二平行自由度并联机械手,包括有固定座和移动连接座,还包括第一机械驱动组、第二机械驱动组、第一机械传动组和第二机械传动组;第一机械驱动组的一端连接在固定座上,第一机械驱动组的另一端与第一机械传动组连接,第一机械传动组的另一端连接到移动连接座上;第二机械驱动组的一端连接在固定座上,第二机械驱动组的另一端与第二机械传动组连接,第二机械传动组的另一端连接到移动连接座上;所述第一机械驱动组、第二机械驱动组、第一机械传动组、第二机械传动组共同组成平行四边形工作架,第一机械驱动组和第二机械驱动组驱动并共同控制工作架运动。本案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能够适用于各个机械手轴端连接的轴端连接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并联机械手。
技术介绍
在用工方面越来越困难的今天,无论是工人的招聘还是用工的成本都对企业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工厂中应该到机械手来代替人工进行操作。现有机械手各种各样,但其工作同步性能不是非常好,强度不大,承担工作件的重量不够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能够适用于各个机械手轴端连接的轴端连接器。一种二平行自由度并联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固定座1和移动连接座2,还包括第一机械驱动组3、第二机械驱动组4、第一机械传动组5和第二机械传动组6;第一机械驱动组3的一端连接在固定座1上,第一机械驱动组3的另一端与第一机械传动组5连接,第一机械传动组5的另一端连接到移动连接座2上;第二机械驱动组4的一端连接在固定座1上,第二机械驱动组4的另一端与第二机械传动组6连接,第二机械传动组6的另一端连接到移动连接座2上;所述第一机械驱动组3、第二机械驱动组4、第一机械传动组5、第二机械传动组6共同组成平行四边形工作架,第一机械驱动组3和第二机械驱动组4驱动并共同控制工作架运动。如上所述的二平行自由度并联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械驱动组3包括有固定安装在固定座1的第一驱动马达31和与第一驱动马达同步工作的第二驱动马达32,第一驱动马达31和第二驱动马达32的输出轴上分别连接有第一驱动臂33和与第一驱动臂33相互平等的第二驱动臂34;所述第一机械传动组5包括有第一传动臂51和与第一传动臂相互平等的第二传动臂52;所述第一传动臂51、第二传动臂52与第一驱动臂33、第二驱动臂34共同铰接在左过渡横杆7上,所述所述第一传动臂51、第二传动臂52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到移动连接座2上。如上所述的二平行自由度并联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机械驱动组4包括有固定安装在固定座1的第三驱动马达41和与第三驱动马达同步工作的第四驱动马达42,第三驱动马达41和第四驱动马达42的输出轴上分别连接有第三驱动臂43和与第三驱动臂43相互平等的第四驱动臂44;所述第二机械传动组6包括有第三传动臂61和与第三传动臂相互平等的第四传动臂62;所述第三传动臂61、第四传动臂62与第三驱动臂43、第四驱动臂44共同铰接在右过渡横杆8上,所述所述第三传动臂61、第四传动臂62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到移动连接座2上。如上所述的二平行自由度并联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机械驱动组3、第二机械驱动组4、第一机械传动组5和第二机械传动组6的中部分别设有第一辅助固定装置9和第二辅助固定装置10,所述的第一辅助固定装置和第二辅助固定装置相对设置。如上所述的二平行自由度并联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辅助固定装置9包括有铰接在左过渡横杆7中部的第一支承接臂91,在第一支承接臂91的两端分别铰接有第一辅助臂92和第二辅助臂93,所述第一辅助 臂92的另一端铰接在固定座1上,第二辅助臂93的另一端铰接在移动连接座2上;所述第一辅助臂92分别与第一驱动臂33、第二驱动臂34平行;第二辅助臂93分别与第一传动臂51、第二传动臂52平行。如上所述的二平行自由度并联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辅助固定装置10包括有铰接在右过渡横杆8中部的第二支承接臂101,在第二支承接臂101的两端分别铰接有第三辅助臂102和第四辅助臂103,所述第三辅助臂102的另一端铰接在固定座1上,第四辅助臂103的另一端铰接在移动连接座2上;所述第三辅助臂102分别与第三驱动臂43、第四驱动臂44平行;第四辅助臂103分别与第三传动臂61、第四传动臂62平行。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机械工作组和第二机械工作组互相平行、同步工作,控制与其固定的工作架上、下运动,与传统的单面的四边形的机械手相比较,本专利技术为双面的,即二平行自由度并联机械手,其强度更大,所承担工作件的重量更大,适用的范围更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图4-6为本专利技术处于不同工作状态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为一种二平行自由度并联机械手,如图1、2、3所示,包括有固定座1和移动连接座2,还包括第一机械驱动组3、第二机械驱动组4、第一机械传动组5和第二机械传动组6;第一机械驱动组3的一端连接在固定座1上,第一机械驱动组3的另一端与第一机械传动组5连接,第一 机械传动组5的另一端连接到移动连接座2上;第二机械驱动组4的一端连接在固定座1上,第二机械驱动组4的另一端与第二机械传动组6连接,第二机械传动组6的另一端连接到移动连接座2上;所述第一机械驱动组3、第二机械驱动组4、第一机械传动组5、第二机械传动组6共同组成平行四边形工作架,第一机械驱动组3和第二机械驱动组4驱动并共同控制工作架运动。所述第一机械驱动组3包括有固定安装在固定座1的第一驱动马达31和与第一驱动马达同步工作的第二驱动马达32,第一驱动马达31和第二驱动马达32的输出轴上分别连接有第一驱动臂33和与第一驱动臂33相互平等的第二驱动臂34;所述第一机械传动组5包括有第一传动臂51和与第一传动臂相互平等的第二传动臂52;所述第一传动臂51、第二传动臂52与第一驱动臂33、第二驱动臂34共同铰接在左过渡横杆7上,所述所述第一传动臂51、第二传动臂52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到移动连接座2上。所述第二机械驱动组4包括有固定安装在固定座1的第三驱动马达41和与第三驱动马达同步工作的第四驱动马达42,第三驱动马达41和第四驱动马达42的输出轴上分别连接有第三驱动臂43和与第三驱动臂43相互平等的第四驱动臂44;所述第二机械传动组6包括有第三传动臂61和与第三传动臂相互平等的第四传动臂62;所述第三传动臂61、第四传动臂62与第三驱动臂43、第四驱动臂44共同铰接在右过渡横杆8上,所述所述第三传动臂61、第四传动臂62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到移动连接座2上。从上述可以看出,第一驱动马达31和第二驱动马达32分别控制第一机械驱动组3的第一驱动臂33相互平等的第二驱动臂34运动,并带动第一传动臂51和第二传动臂52移动。第三驱动马达41和第四驱动马达42 分别控制第三驱动臂43和第四驱动臂44运动,并带动第三传动臂61和第四传动臂62移动。从而控制整个框架运动,由于第一驱动马达31和第二驱动马达32同步工作,第三驱动马达41和第四驱动马达42同步工作,整个工作架同步工作,控制与其固定的工作架上、下运动,与传统的单面的四边形的机械手相比较,本专利技术为双面的,即二平行自由度并联机械手,其强度更大,所承担工作件的重量更大,适用的范围更广。此外为了加强对工作架的连接,在第一机械驱动组3、第二机械驱动组4、第一机械传动组5和第二机械传动组6的中部分别设有第一辅助固定装置9和第二辅助固定装置10,所述的第一辅助固定装置和第二辅助固定装置相对设置。具体来说,所述的第一辅助固定装置9包括有铰接在左过渡横杆7中部的第一支承接臂91,在第一支承接臂9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二平行自由度并联机械手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平行自由度并联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固定座(1)和移动连接座(2),还包括第一机械驱动组(3)、第二机械驱动组(4)、第一机械传动组(5)和第二机械传动组(6);第一机械驱动组(3)的一端连接在固定座(1)上,第一机械驱动组(3)的另一端与第一机械传动组(5)连接,第一机械传动组(5)的另一端连接到移动连接座(2)上;第二机械驱动组(4)的一端连接在固定座(1)上,第二机械驱动组(4)的另一端与第二机械传动组(6)连接,第二机械传动组(6)的另一端连接到移动连接座(2)上;所述第一机械驱动组(3)、第二机械驱动组(4)、第一机械传动组(5)、第二机械传动组(6)共同组成平行四边形工作架,第一机械驱动组(3)和第二机械驱动组(4)驱动并共同控制工作架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平行自由度并联机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固定座
(1)和移动连接座(2),还包括第一机械驱动组(3)、第二机械驱
动组(4)、第一机械传动组(5)和第二机械传动组(6);第一机械
驱动组(3)的一端连接在固定座(1)上,第一机械驱动组(3)的
另一端与第一机械传动组(5)连接,第一机械传动组(5)的另一端
连接到移动连接座(2)上;第二机械驱动组(4)的一端连接在固定
座(1)上,第二机械驱动组(4)的另一端与第二机械传动组(6)
连接,第二机械传动组(6)的另一端连接到移动连接座(2)上;所
述第一机械驱动组(3)、第二机械驱动组(4)、第一机械传动组(5)、
第二机械传动组(6)共同组成平行四边形工作架,第一机械驱动组
(3)和第二机械驱动组(4)驱动并共同控制工作架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平行自由度并联机械手,其特征在
于所述第一机械驱动组(3)包括有固定安装在固定座(1)的第一驱
动马达(31)和与第一驱动马达同步工作的第二驱动马达(32),第
一驱动马达(31)和第二驱动马达(32)的输出轴上分别连接有第一
驱动臂(33)和与第一驱动臂(33)相互平等的第二驱动臂(34);
所述第一机械传动组(5)包括有第一传动臂(51)和与第一传动臂
相互平等的第二传动臂(52);所述第一传动臂(51)、第二传动臂(52)
与第一驱动臂(33)、第二驱动臂(34)共同铰接在左过渡横杆(7)
上,所述所述第一传动臂(51)、第二传动臂(52)的另一端分别铰

\t接到移动连接座(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平行自由度并联机械手,其特
征在于所述第二机械驱动组(4)包括有固定安装在固定座(1)的第
三驱动马达(41)和与第三驱动马达同步工作的第四驱动马达(42),
第三驱动马达(41)和第四驱动马达(42)的输出轴上分别连接有第
三驱动臂(43)和与第三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福全袁伟王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鸿之远工业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