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缓冲装置以及带缓冲的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130614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5 2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流体缓冲装置以及具有流体缓冲装置的带缓冲的设备,所述流体缓冲装置在使旋转轴沿产生负荷的方向旋转时,能够容易地抑制流体从壳体与转子的轴线方向之间漏出。在流体缓冲装置(10)的缓冲室(11)内,为了限制流体(12)从旋转轴(40)与底壁(21)之间通过,在旋转轴(40)的在一侧(L1)与底壁(21)对置的部分中的第一轴部(41)的一侧(L1)的端面(417)、以及阀体保持用凸部(46)的一侧(L1)的端部(467)形成有朝向底壁(21)突出并沿径向延伸的第一肋(16)。在组装流体缓冲装置(10)而将旋转轴(40)配置于壳体(20)的内侧时,第一肋(16)被压扁并与底壁(21)抵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在壳体与转子之间填充有流体的流体缓冲装置以及带缓冲的设备。
技术介绍
在壳体与转子之间填充有流体的流体缓冲装置中,在有底圆筒状的壳体的内侧配置有转子的旋转轴,在该旋转轴配置有阀体。在此,在旋转轴形成有与壳体的底壁在轴线方向上对置的凸缘部,在底壁与凸缘部之间划分的缓冲室中配置有油等流体。并且,在壳体形成有朝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分隔用凸部,在旋转轴形成有朝向径向外侧突出并保持阀体的阀体保持用凸部。因此,由于当旋转轴沿第一方向旋转,阀体呈关闭状态时,流体在阀体保持用凸部与分隔用凸部之间被压缩,所以对旋转轴施加负荷。与此相对,当旋转轴朝第二方向反转,阀体保持用凸部与分隔用凸部分离从而阀体呈开放状态时,流体通过,所以不对旋转轴施加负荷(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51306号公报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流体缓冲装置中,当旋转轴沿第一方向旋转时,若流体不小心从壳体与转子的轴线方向的间隙漏出,则不能获得充分的负荷。因此,需要提高壳体和旋转轴的尺寸精度,以防止流体从壳体与转子的轴线方向的间隙漏出,但是从壳体和旋转轴的尺寸精度以及组装时的精度的角度来看,在轴线方向上将壳体与转子之间充分地靠紧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问题,本技术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流体缓冲装置以及具有该流体缓冲装置的带缓冲的设备,所述流体缓冲装置能够容易地抑制在使旋转轴沿产生负荷的方向旋转时流体从壳体与转子的轴线方向之间漏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涉及的流体缓冲装置包括:壳体,其呈筒状,并且在轴线方向的一侧具有底壁;转子,其具有旋转轴和阀体,其中,所述旋转轴具有凸缘部,在所述壳体的内侧,所述凸缘部在所述轴线方向的另一侧与所述底壁对置,并且在与所述底壁之间划分缓冲室,所述阀体保持于所述旋转轴;以及流体,其填充于所述缓冲室,所述壳体具有从该壳体的内周面朝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分隔用凸部,所述转子具有从所述旋转轴的外周面朝向径向外侧突出并且保持所述阀体的阀体保持用凸部,在所述旋转轴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有第一肋和第二肋中的至少一个肋,其中,所述第一肋从所述旋转轴的在所述一侧与所述底壁对置的部分朝向所述底壁突出并沿径向延伸,所述第二肋从所述分隔用凸部的所述另一侧的端部朝向所述凸缘部突出并沿径向延伸。在本技术中,在旋转轴与壳体之间形成有第一肋和第二肋中的至少一个肋,其中,所述第一肋从旋转轴的在所述一侧与底壁对置的部分朝向底壁突出并沿径向延伸,所述第二肋从分隔用凸部的另一侧的端部朝向凸缘部突出并沿径向延伸,因此,能够在轴线方向上使壳体与转子之间充分地靠紧。并且,即使在肋的高度(突出尺寸)过高的情况下,在组装流体缓冲装置时,肋被压扁,从而肋也能成为适当的高度(突出尺寸)。因此在使旋转轴沿产生负荷的方向旋转时,能够容易地抑制流体从壳体与转子的轴线方向的间隙漏出。在本技术中,优选所述分隔用凸部以及所述阀体保持用凸部分别在周向上设置有相同的个数,并且设置于在周向上隔着相等的角度间隔的多个部位。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由于缓冲室被划分为多个,因此能够产生较大的负荷。另一方面,若将缓冲室划分为多个,则流体欲从壳体与转子的轴线方向的间隙漏出的部位就相应地增加,但是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容易地抑制流体漏出,因此能够消除将缓冲室划分为多个而产生的不利影响。在本技术中,优选形成有所述第一肋以及所述第二肋双方。通过这种结构,能够可靠地抑制流体从壳体与转子的轴线方向的间隙漏出。在本技术中,优选所述分隔用凸部的所述一侧的端部与所述底壁相连,所述阀体保持用凸部的所述另一侧的端部与所述凸缘部相连。通过这种结构,不会发生流体从分隔用凸部的一侧的端部与底壁之间漏出的情况和流体从阀体保持用凸部的另一侧的端部与凸缘部之间漏出的情况。在本技术中,优选在所述肋的突出方向上,所述肋的末端侧为相对于所述轴线方向正交的面。也就是说,优选在组装流体缓冲装置时,肋容易被压扁。通过这种结构,由于肋变为适当的高度(突出尺寸),因此在使旋转轴沿产生负荷的方向旋转时,能够可靠地抑制流体从壳体与转子的轴线方向的间隙漏出。在本技术中,优选在所述肋的突出方向上,所述肋的根部的宽度比末端侧的宽度宽。通过这种结构,在组装流体缓冲装置时,肋容易被压扁。在本技术中,优选所述第一肋从所述旋转轴的在所述一侧与所述底壁对置的部分中的所述阀体保持用凸部的所述一侧的端部朝向所述底壁突出。在本技术中,优选在将所述转子旋转时产生负荷的方向作为第一方向,将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一侧作为第二方向时,所述阀体保持用凸部具有:第一凸部,其朝向径向外侧突出;以及第二凸部,其在与所述第一凸部在第二方向上相邻的位置朝向径向外侧突出,并且在与所述第一凸部之间支承所述阀体,所述第一肋形成于所述第一凸部与所述第二凸部中的周向宽度较宽的凸部。通过这种结构,在压扁第一肋时,阀体保持用凸部不易变形。在本技术中,优选所述第二凸部的周向宽度比所述第一凸部的周向宽度宽。根据这种结构,在使旋转轴沿产生负荷的第一方向旋转时,第二凸部承受较大的负荷,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第二凸部变形。在本技术中,优选所述第一凸部的末端部位于比所述第二凸部的末端部靠径向内侧的位置,所述阀体具有:基部,其以能够绕与所述转子的旋转中心轴线平行的轴线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第一凸部与所述第二凸部之间;以及末端部,其从所述基部朝向径向外侧突出,并且朝向所述第一方向倾斜并从径向外侧覆盖所述第一凸部。通过这种结构,在使旋转轴沿产生负荷的第一方向旋转时,阀体受到流体压容易向关闭方向位移。在本技术中,优选所述阀体保持用凸部的径向内侧的周向宽度比径向外侧的周向宽度窄。通过这种结构,阀体保持用凸部不易与分隔用凸部的根部(径向内侧)抵接。因此,能够扩展转子能够旋转的角度。在本技术中,优选所述第二肋从所述分隔用凸部朝向所述凸缘部突出。在具有本技术所涉及的流体缓冲装置的带缓冲的设备中,盖通过所述流体缓冲装置安装于设备主体。在本技术中,在旋转轴与壳体之间形成有第一肋和第二肋中的至少一个肋,其中,所述第一肋从旋转轴的在一侧与底壁对置的部分朝向底壁突出并沿径向延伸,所述第二肋从分隔用凸部的另一侧的端部朝向凸缘部突出并沿径向延伸,因此在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体缓冲装置,包括:壳体,其呈筒状,并且在轴线方向的一侧具有底壁;转子,其具有旋转轴和阀体,其中,所述旋转轴具有凸缘部,在所述壳体的内侧,所述凸缘部在所述轴线方向的另一侧与所述底壁对置,并且在与所述底壁之间划分缓冲室,所述阀体保持于所述旋转轴;以及流体,其填充于所述缓冲室,所述壳体具有从该壳体的内周面朝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分隔用凸部,所述转子具有从所述旋转轴的外周面朝向径向外侧突出并且保持所述阀体的阀体保持用凸部,在所述旋转轴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有第一肋和第二肋中的至少一个肋,其中,所述第一肋从所述旋转轴的在所述一侧与所述底壁对置的部分朝向所述底壁突出并沿径向延伸,所述第二肋从所述分隔用凸部的所述另一侧的端部朝向所述凸缘部突出并沿径向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2014.03.31 JP 2014-0730891.一种流体缓冲装置,包括:
壳体,其呈筒状,并且在轴线方向的一侧具有底壁;
转子,其具有旋转轴和阀体,其中,所述旋转轴具有凸缘部,在所述壳体的内侧,所述凸缘部在所述轴线方向的另一侧与所述底壁对置,并且在与所述底壁之间划分缓冲室,所述阀体保持于所述旋转轴;以及
流体,其填充于所述缓冲室,
所述壳体具有从该壳体的内周面朝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分隔用凸部,
所述转子具有从所述旋转轴的外周面朝向径向外侧突出并且保持所述阀体的阀体保持用凸部,
在所述旋转轴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有第一肋和第二肋中的至少一个肋,其中,所述第一肋从所述旋转轴的在所述一侧与所述底壁对置的部分朝向所述底壁突出并沿径向延伸,所述第二肋从所述分隔用凸部的所述另一侧的端部朝向所述凸缘部突出并沿径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隔用凸部以及所述阀体保持用凸部分别在周向上设置有相同的个数,并且设置于在周向上隔着相等的角度间隔的多个部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流体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
形成有所述第一肋以及所述第二肋双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隔用凸部的所述一侧的端部与所述底壁相连,
所述阀体保持用凸部的所述另一侧的端部与所述凸缘部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肋的突出方向上,所述肋的末端侧为相对于所述轴线方向正交的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肋的突出方向上,所述肋的根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原直哉伊藤章宏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