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换热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平稳导入流体的管壳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管壳式换热器由壳体、传热管束、管板、折流板(挡板)和管箱等部件组成。壳体多为圆筒形,内部装有管束,管束两端固定在管板上。进行换热的冷热两种流体,一种在管内流动,称为管程流体;另一种在管外流动,称为壳程流体。流体每通过管束一次称为一个管程;每通过壳体一次称为一个壳程。管程流体通入时,是由集水管直接导入各传热管束中,由于每支传热管束的孔径远远比集水管的孔径小,因此,在管程流体入口处形成较大的紊流,水流压力不平衡导致长期冲刷造成内部管道磨损。壳程流体通入时同样存在上述缺陷,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缓冲方式,使流体能够平称地通入。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平稳导入流体的管壳式换热器,通过设置流体缓冲滤板,使紊乱的流体平稳地导入传热管束和外壳体的中空管内腔中。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平稳导入流体的管壳式换热器,包括一外壳体,该外壳体具有贯穿首尾两端的中空管内腔,该外壳体的一端垂直式设有壳程流体进口,另一端垂直式设有壳程流体出口,该壳程流体进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稳导入流体的管壳式换热器,包括一外壳体(10),该外壳体具有贯穿首尾两端的中空管内腔(11),该外壳体(10)的一端垂直式设有壳程流体进口(12),另一端垂直式设有壳程流体出口(13),该壳程流体进口(12)和壳程流体出口(13)分别与中空管内腔(11)连通;一换热管组(20),该换热管组是由多条相互平行的传热管束(21)捆绑形成,多条传热管束(21)安装于外壳体的中空管内腔(11),换热管组(20)的一端连通管程流体进口(22),另一端连通管程流体出口(2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程流体进口(12)上设有壳程流体缓冲滤板(14),所述管程流体进口(22)上设有管程流体缓冲滤板(2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稳导入流体的管壳式换热器,包括一外壳体(10),该外壳体具有贯穿首尾两端的中空管内腔(11),该外壳体(10)的一端垂直式设有壳程流体进口(12),另一端垂直式设有壳程流体出口(13),该壳程流体进口(12)和壳程流体出口(13)分别与中空管内腔(11)连通;一换热管组(20),该换热管组是由多条相互平行的传热管束(21)捆绑形成,多条传热管束(21)安装于外壳体的中空管内腔(11),换热管组(20)的一端连通管程流体进口(22),另一端连通管程流体出口(2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程流体进口(12)上设有壳程流体缓冲滤板(14),所述管程流体进口(22)上设有管程流体缓冲滤板(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稳导入流体的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程流体缓冲滤板(14)和管程流体缓冲滤板(24)均包括滤板主体(30)和密布于滤板主体的通孔(31),该通孔(31)为圆孔或蜂窝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稳导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伟德,俞伟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恒丰换热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