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水处理和生物工程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处理水中有机物和氨氮的磁性生物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水资源贫乏,污染日益严重,在淡水紧缺的情况下,水厂不得不使用微污染原水作为饮用水源。微污染原水的主要污染物是有机物和氨氮,针对微污染水体的众多处理技术中,生物技术因处理效率高,无二次污染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技术之一。其中,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发展出的酵母菌水处理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重金属、石油、食品、印染废水的处理中。 在饮用水处理中,生物处理技术由于经济高效,无二次污染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针对需要去除的污染物,培养驯化优势菌种并选择良好的固定化生物载体才可能使处理效果达到最佳。微胶囊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用途广泛的一种微生物固定化技术,它能较好地提高细菌存活率。包埋在微胶囊内的细菌由于与外界环境相隔离,可以免受环境的影响,从而保持稳定,而在适当条件下,被包封物质又可以释放出来。所以微胶囊技术在医药、食品、农药、印染等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现有微胶囊技术中普遍存在微生物不稳定,受环境影响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处理水中有机物和氨氮的磁性生物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 (1)YPD培养基灭菌后加入假丝酵母菌活细胞,YPD培养基与假丝酵母菌菌种液体积比为1:140‑1:160,接种假丝酵母菌菌种液浓度OD值在1.5以上,置于恒温气浴培养箱中培养,150‑200rpm,25‑28℃,5‑6h后取培养至对数期OD值为1.2‑1.4的菌种液,低温干燥冷冻离心,3000‑4000rpm,5‑6min;倒去上清液,并用生理盐水洗涤3‑4次;用质量浓度为6%‑8%的生理盐水悬浮提取出菌种,并在涡旋振荡器上振荡使混合均匀,制成假丝酵母菌悬浮液,OD值在1.5‑1.8;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处理水中有机物和氨氮的磁性生物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
(1)YPD培养基灭菌后加入假丝酵母菌活细胞,YPD培养基与假丝酵母菌菌种液体积比为1:140-1:160,接种假丝酵母菌菌种液浓度OD值在1.5以上,置于恒温气浴培养箱中培养,150-200rpm,25-28℃,5-6h后取培养至对数期OD值为1.2-1.4的菌种液,低温干燥冷冻离心,3000-4000rpm,5-6min;倒去上清液,并用生理盐水洗涤3-4次;用质量浓度为6%-8%的生理盐水悬浮提取出菌种,并在涡旋振荡器上振荡使混合均匀,制成假丝酵母菌悬浮液,OD值在1.5-1.8;
(2)按19-21g/L海藻酸钠和1.8-2.2g/LFe3O4粉末的投加量,将海藻酸钠与Fe3O4粉末混合后加入去离子水中,加热至海藻酸钠完全溶解,冷却后的海藻酸钠-铁粉溶液待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新续,史俊,王琳,蒋立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艾耐基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