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润滑船舶下水滑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6442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水润滑船舶下水滑道,含有带一定坡度基础层和滑道层,其特征是:在滑道层上表面设有一定数量的横向或斜向的外水槽,该外水槽两端分别与设在滑道层上表面两侧的纵向供水槽连通。(*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船舶下水滑道,特别是涉及一种水润滑船舶下水滑道。二.
技术介绍
船舶在旱船坞内建造或维修后一般都是通过斜面滑道滑入江海之中。船舶下水滑道装置由滑道和滑脚组成,船舶建造或维修时船体两侧被支墩支起,将钢壳木质滑脚绑缚在船底,在下水前同时去掉所有支墩使船体通过滑脚落到滑道上,放开拉的绳索或阻绊装置,船舶即向下滑移,滑移速度很快。船舶下水后滑脚从船体上卸下,为了便于回收滑脚,滑脚一般都是用木质制成,使其能够脱离船体后浮到水面。该种船舶下水装置结构比较简单,铺设两条有一定斜度的钢面滑道即可,使用也很有效。但是滑脚木质面与滑道钢面之间的摩擦系数大,为了能够使船舶顺利下水,大都在船舶下水滑道上涂敷一层很厚的润滑脂,用于减小滑动摩擦力和摩擦热。这样在船舶下水前需要大量的人在几百米长的滑道上涂敷润滑脂,工作量很大,每次消耗几吨的润滑脂,人工费用和润滑脂的费用很高,特别是这些润滑脂被带入江海,污染水域,所以这种方式已经被环保部门和城市治污项目列为取缔内容。有些较小的船坞滑道比较小,对减小滑动摩擦的方法做了改进,即在滑道上放置用固定架将钢球组合起来的过渡面,使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这种方式的问题是即使钢球布置的很密,滑道和滑脚的局部受力还是很大,滑道需要用很厚的钢板制作,平时需要对过渡钢球装置进行加油保养。其最大缺点是过渡体安装不可靠,容易出现故障,所以大型船坞不能使用。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安装维修方便,能够很好减小摩擦系数和摩擦热,而且彻底解决润滑脂对环境污染的水润滑船舶下水滑道。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水润滑船舶下水滑道,含有带一定坡度的基础层和滑道层,在滑道层上表面设有一定数量的横向或斜向的外水槽,该外水槽两端分别与设在滑道上表面两侧的纵向供水槽连通。滑道层为低摩阻非金属材料层,它通过紧固件固定在过渡板上,该过渡板固定在基础层上,或者它通过紧固件直接固定在基础层上。在滑道层内部或下接触面上设有一定数量纵、横向排列的封闭的内水管或内水槽,该内水管或内水槽成单元组,单元组内水管或水槽相互贯通,单元组间水管或水槽相互分隔或连通,并且内水管或内槽与基础层中设有的供水管连通,并且内水管或内水槽设有管道与上表面连通或与外水槽连通。每一条上表面水槽可为横向直线形排列,为一字型,或为横向折线形排列两边自上向下倾斜并且在滑道中心线交汇,为V字型,其截面可为三角形,或为直角三角形,或为四边形,其两端分别与滑道上表面两侧的供水槽连通。在供水槽的外侧设有一条与之平行的补给水槽,二者通过横向水槽连通。内水管或内水槽的排列可为井字型。滑道层的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可为2°~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不污染环境,环保效果好。采用水润滑,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涂敷润滑脂的做法,消除了对江海水域的污染,深受人们欢迎。2.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在滑道层上表面设有横向水槽,同时在滑道层内部或下接触面设有水道,该水道与滑道层上表面连通,实行双重水润滑,结构简单,润滑效果好。3.本技术安装维修方便、成本较低、能够很好减小摩擦系数和摩擦热。滑道表层采用低摩阻非金属材料,大大降低滑脚和滑道之间的摩擦系数,相应地减少了摩擦热,使用时,只要接通水管向水槽中供水即可,安装维修十分方便,另外节省大量人力和润滑脂,因此使用成本较低,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4.本技术广泛适用于各种类型船坞的船舶下水滑道,同时也可适用于母船收放小艇使用的滑道,容易推广实施,推广后具有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四.附图说明图1为水润滑船舶下水滑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水润滑船舶下水滑道的俯视图图3为图2所示A-A剖视图图4为图3所示B-B剖视图五.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图中,在带斜度的滑道层2为低摩阻非金属材料层,其上表面设有V字型或其他形状排列的外水槽3,该外水槽3两端分别与设在滑道层2上表面两侧的纵向供水槽8连通。滑道层2通过紧固件4固定在过渡板1上,该过渡板1固定在基础层7上。在滑道层2下接触面设有纵、横向排列的封闭的内水槽11,一定数量的内水槽11成单元组,单元组内水槽相互贯通,单元组间水槽相互分隔或连通,可成井字型排列,内水槽11通过贯穿过渡板1的管道6与基础层7中设有的供水管5连通,并且内水槽11设有管道10与上表面连通或与外水槽3连通。外水槽3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其中一条直角边为开口,这样有利于槽中充满水及船舶的下滑,同时也可采用其它截面形状。在供水槽8的外侧设有一条与之平行的补给水槽9,二者通过横向水槽连通。供水槽8、补给水槽9和供水管5分别与外部的供水系统连通,供水系统的水压保证使水能够从内水槽11通到滑道层2上表面,其连通方式不详述。使用时,两条完全相同的水润滑滑道间隔平行布置,其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根据下水船舶的大小以及入口状况设定,比较理想的角度为2°~20°,滑脚固定在船舶上,滑脚与滑道相接触,使船舶顺滑道滑入水中,再将滑脚拆除即可。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之处在于在滑道层2的内部设有内水管,滑道层2通过紧固件4直接固定在基础层7上,供水管5直接与内水管连通。权利要求1.一种水润滑船舶下水滑道,含有带一定坡度基础层和滑道层,其特征是在滑道层上表面设有一定数量的横向或斜向的外水槽,该外水槽两端分别与设在滑道层上表面两侧的纵向供水槽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润滑船舶下水滑道,其特征是滑道层为低摩阻非金属材料层,它通过紧固件固定在过渡板上,该过渡板固定在基础层上,或者它通过紧固件直接固定在基础层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润滑船舶下水滑道,其特征是在滑道层内部或下接触面上设有一定数量纵、横向排列的封闭的内水管或内水槽,该内水管或内水槽成单元组,单元组内水管或水槽相互贯通,单元组间水管或水槽相互分隔或连通,并且内水管或内水槽与基础层中设有的供水管连通,并且内水管或内水槽设有管道与上表面连通或与外水槽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润滑船舶下水滑道,其特征是每一条上表面水槽可为横向直线形排列,为一字型,或为横向折线形排列两边自上向下倾斜并且在滑道中心线交汇,为V字型,其截面可为三角形,或为直角三角形,或为四边形,其两端分别与滑道上表面两侧的供水槽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润滑船舶下水滑道,其特征是在供水槽的外侧设有一条与之平行的补给水槽,二者通过横向水槽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润滑船舶下水滑道,其特征是内水管或内水槽的排列可为井字型。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润滑船舶下水滑道,其特征是滑道层的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可为2°~20°。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船舶下水滑道,特别是涉及一种水润滑船舶下水滑道。它含有带一定坡度的基础层湖滑道层,在滑道层上表面设有一定数量的横向或斜向外水槽,该外水槽两端分别与设在滑道层上表面两侧的纵向供水槽连通。本技术采用低摩阻非金属材料和水润滑,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涂敷润滑脂的做法,消除了对江海水域的污染,环保效果好,同时大大降低滑脚和滑道层之间的摩擦系数,相应地减少了摩擦热,深受人们欢迎;另外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在滑道层上、下接触面设有水槽,实行双重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盈三王跃琪冯澄宙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华龙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