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定夹安装结构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64176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7 15: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固定夹安装结构及汽车,用于夹设电子设备,所述固定夹安装结构安装在汽车座椅头枕杆上,包括:固定夹基座,设置有贯穿上、下表面的通孔,所述汽车座椅头枕杆穿过所述通孔插设于座椅上,所述固定夹基座固定于所述汽车座椅头枕杆上;所述固定夹基座包括分别与上、下表面连接的侧壁,所述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安装部;固定夹本体,包括夹持部和与所述第一安装部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安装部,所述夹持部包括与所述第二安装部固定连接的第一夹持结构和与所述第一夹持结构通过转轴连接的第二夹持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固定夹安装结构及汽车结构简单实用,成本低廉,可拆卸不占空间,释放双手,减轻身体疲劳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固定夹安装结构及汽车
技术介绍
目前,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在长途旅行时非驾驶成员多以手机,视频消磨时光。但是长时间手持播放器材易造成身体疲劳,同时头部一直处于低头的状态对人的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固定夹安装结构汽车,其目的是为了在乘车时可以将电子设备放置在所述固定夹上,释放双手。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固定夹安装结构,用于夹设电子设备,所述固定夹安装结构安装在汽车座椅头枕杆上,所述固定夹安装结构包括:固定夹基座,设置有贯穿上、下表面的通孔,所述汽车座椅头枕杆穿过所述通孔插设于座椅上,所述固定夹基座固定于所述汽车座椅头枕杆上;所述固定夹基座包括分别与上、下表面连接的侧壁,所述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安装部;固定夹本体,包括夹持部和与所述第一安装部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安装部,所述夹持部包括与所述第二安装部固定连接的第一夹持结构和与所述第一夹持结构通过转轴连接的第二夹持结构,通过所述第二夹持结构绕所述转轴相对于所述第一夹持结构转动,电子设备夹设于所述第一夹持结构和所述第二夹持结构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凹槽和位于所述凹槽中心的安装杆,且所述安装杆与所述凹槽的内壁之间具有预留空间。其中,所述第二安装部包括与所述凹槽的形状对应的插接杆和设置于所述插接杆上与所述安装杆的形状对应的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配合组合,所述插接杆插设于所述凹槽中,所述安装杆对应插设于所述安装孔中。其中,所述第二夹持结构上,从所述转轴的位置处延伸设置有一转动手柄。其中,所述第一夹持结构和所述第二夹持结构通过所述转轴相铰接呈钳状夹持结构,且所述第一夹持结构和所述第二夹持结构与所述电子设备相接触的端头处分别套设有一胶套。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汽车座椅,其中,所述汽车座椅上安装有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固定夹安装结构。本技术的上述方案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所提供的固定夹安装结构及汽车结构简单实用,成本低廉,可拆卸不占空间,释放双手,减轻身体疲劳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安装位置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固定夹基座;2_通孔;3_座椅;4_侧壁;5_第一安装部;6_固定夹本体;7_第二安装部;8_第一夹持结构;9_第二夹持结构;10_转轴;11_凹槽;12-安装杆;13-转动手柄。【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技术针对现有的乘车时长时间的手持电子设备易产生身体疲劳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固定夹安装结构及汽车。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固定夹安装结构,用于夹设电子设备,所述固定夹安装结构安装在汽车座椅头枕杆上,所述固定夹安装结构包括:固定夹基座1,设置有贯穿上、下表面的通孔2,所述汽车座椅头枕杆穿过所述通孔2插设于座椅3上,所述固定夹基座I固定于所述汽车座椅头枕杆上;所述固定夹基座包括分别与上、下表面连接的侧壁4,所述侧壁4上设置有第一安装部5 ;固定夹本体6,包括夹持部和与所述第一安装部5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安装部7,所述夹持部包括与所述第二安装部7固定连接的第一夹持结构8和与所述第一夹持结构8通过转轴10连接的第二夹持结构9,通过所述第二夹持结构9绕所述转轴10相对于所述第一夹持结构8转动,电子设备夹设于所述第一夹持结构8和所述第二夹持结构9之间。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固定夹安装结构安装在汽车座椅头枕杆上,所述夹持部用于夹设电子设备,方便后排的乘员乘车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观看视频时,释放双手,减轻身体疲劳感,简单实用,成本低廉,可拆卸不占空间。其中,所述第一安装部5包括凹槽11和位于所述凹槽11中心的安装杆12,且所述安装杆12与所述凹槽11的内壁之间具有预留空间。其中,所述第二安装部5包括与所述凹槽11的形状对应的插接杆和设置于所述插接杆上与所述安装杆12的形状对应的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部5与所述第二安装部7配合组合,所述插接杆插设于所述凹槽11中,所述安装杆12对应插设于所述安装孔中。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第二安装部7通过所述插接杆插设于所述凹槽11中,所述安装杆12对应插设于所述安装孔中,插接在所述第一安装部5上;使所述固定夹安装结构可拆卸,不占据车内空间,简单实用。其中,所述第二夹持结构9上,从所述转轴10的位置处延伸设置有一转动手柄13。其中,所述第一夹持结构8和所述第二夹持结构9通过所述转轴10相铰接呈钳状夹持部,且所述第一夹持结构8和所述第二夹持结构9与所述电子设备相接触起到夹设作用的端头处分别套设有一胶套,第一夹持结构8和第二夹持结构9相组合接触起到夹设作用的端头下方具有容纳空间,用于设置待夹设电子设备。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夹持结构8和所述第二夹持结构9与所述电子设备相接触的位置套设有胶套,为了防止所述第一夹持结构8和第二夹持结构9在夹持所述电子设备时损坏所述电子设备;所述第二夹持结构9上从所述转动轴的位置处延伸设置有一转动手柄13,乘员可以通过所述转动手柄13打开所述夹持部,使所述电子设备固定在所述夹持部内,以方便观看视频。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汽车座椅,其中,所述汽车座椅上安装有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固定夹安装结构。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固定夹安装结构及汽车方便后排的乘员乘车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观看视频时,释放双手,减轻身体疲劳感,简单实用,成本低廉,可拆卸不占空间。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固定夹安装结构,用于夹设电子设备,所述固定夹安装结构安装在汽车座椅头枕杆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安装结构包括: 固定夹基座,设置有贯穿上、下表面的通孔,所述汽车座椅头枕杆穿过所述通孔插设于座椅上,所述固定夹基座固定于所述汽车座椅头枕杆上; 所述固定夹基座包括分别与上、下表面连接的侧壁,所述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安装部; 固定夹本体,包括夹持部和与所述第一安装部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安装部,所述夹持部包括与所述第二安装部固定连接的第一夹持结构和与所述第一夹持结构通过转轴连接的第二夹持结构,通过所述第二夹持结构绕所述转轴相对于所述第一夹持结构转动,电子设备夹设于所述第一夹持结构和所述第二夹持结构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夹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凹槽和位于所述凹槽中心的安装杆,且所述安装杆与所述凹槽的内壁之间具有预留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夹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部包括与所述凹槽的形状对应的插接杆和设置于所述插接杆上与所述安装杆的形状对应的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配合组合,所述插接杆插设于所述凹槽中,所述安装杆对应插设于所述安装孔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夹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结构上,从所述转轴的位置处延伸设置有一转动手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固定夹安装结构,用于夹设电子设备,所述固定夹安装结构安装在汽车座椅头枕杆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安装结构包括:固定夹基座,设置有贯穿上、下表面的通孔,所述汽车座椅头枕杆穿过所述通孔插设于座椅上,所述固定夹基座固定于所述汽车座椅头枕杆上;所述固定夹基座包括分别与上、下表面连接的侧壁,所述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安装部;固定夹本体,包括夹持部和与所述第一安装部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安装部,所述夹持部包括与所述第二安装部固定连接的第一夹持结构和与所述第一夹持结构通过转轴连接的第二夹持结构,通过所述第二夹持结构绕所述转轴相对于所述第一夹持结构转动,电子设备夹设于所述第一夹持结构和所述第二夹持结构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攀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