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门锁外开碰撞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044383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3 0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侧门锁外开碰撞保护装置,外释放杆弹性件能给外释放杆向闭锁方向旋转的弹力,惯性臂能沿侧门碰撞惯性方向旋转位于车门锁内,惯性臂上的限位柱能滑动插设于外释放杆上的镂空部内,镂空部内形成顺序连通的第一、二、三滑道,第三滑道位于惯性臂受惯性力旋转方向的前方,第三滑道深度小于第二滑道深度,第一滑道为限位柱绕惯性臂轴线转动滑动,第二、三滑道沿限位臂径向延伸,转动定位于车门锁内的惯性卡爪上的第四滑道末端形成与锁止臂能扣合的扣合止挡部,弹性带动部能实现惯性臂旋转带动惯性卡爪跟转致锁止臂与扣合止挡部扣合,外释放杆旋转能带动惯性卡爪反向旋转与惯性臂上锁止臂脱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便乘员营救或逃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门锁,特别涉及一种侧门锁外开碰撞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在发生事故或者大力撞击车门等的碰撞事故时大多情况下会出现高的或者异常的加速力,该加速力可能是重力加速度的多倍。由此,有关的机动车门锁经受巨大的惯性力会可能导致锁定装置及保险机构意外打开,车门打开瞬间乘客会被抛出车外造成危险,目前越来越多的整车厂需要侧门锁产品在汽车碰撞时的特定冲击加速度下保持不打开,避免乘员被抛出车外;而在碰撞试验完成后,能有效的打开车门,保障乘员及时营救或逃生,进而保证被动安全性,目前出现的侧门锁产品采用了作用于致动杆机构上的锁止杆,锁止装置或者锁止杆在发生事故的情况下当所述加速力产生影响时锁死开启杆,而锁死锁止杆的机构都较为复杂,占用空间大,往往需要根据不同的车门内空间情况特别设计,通用性差,占用空间大,使用方便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侧门锁外开碰撞保护装置,该侧门锁外开碰撞保护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可集成在车门内环境受到不同限制的各款门锁产品中,不需要占用额外空间。本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侧门锁外开碰撞保护装置,包括外释放杆、外释放杆弹性件,外释放杆弹性件能够给外释放杆一个朝向闭锁方向旋转的弹性力,还包括惯性臂和惯性卡爪,所述惯性臂能够沿侧门碰撞惯性方向旋转定位于车门锁内侧壁上,惯性臂上分别设有一凸起状的锁止臂和一限位柱,外释放杆上形成有一镂空部,惯性臂上的限位柱恰能够滑动插设于该镂空部内,该镂空部内形成供限位柱绕惯性臂轴线转动的第一滑道,同时,该镂空部内还设有沿限位臂径向延伸的第二、三滑道,所述第二、三滑道分别位于第一滑道延伸方向的两端,并分别与第一滑道交叉连通,所述第三滑道相对第二滑道位于惯性臂受惯性力旋转方向的前方,第三滑道深度小于第二滑道深度,惯性卡爪能够转动定位于车门锁内侧壁上,惯性卡爪上设有一供惯性臂上锁止臂滑动的第四滑道,该第四滑道的末端形成与锁止臂能够扣合连接的扣合止挡部,还设有一弹性带动部,该弹性带动部能够实现惯性臂旋转带动惯性卡爪跟转,进而使惯性臂上的锁止臂沿惯性卡爪上滑道滑动到扣合止挡部位置处,并与之扣合连接,外释放杆侧壁能够紧抵惯性卡爪另一端,且外释放杆旋转能够带动惯性卡爪反向旋转与惯性臂上锁止臂脱扣。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惯性卡爪的第四滑道为开口槽结构,第四滑道末端的扣合止挡部为位于开口槽开口部的台阶止挡面,该台阶止挡面恰能够紧抵惯性臂上锁止臂朝向复位方向旋转的一侧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带动部为一扭簧,该扭簧套设于惯性臂旋转轴上,其两端分别与惯性臂侧壁和惯性卡爪一端固定定位。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带动部为一扭簧,该扭簧套设于惯性卡爪的转轴上,惯性臂上设有一挡柱,该挡柱与限位柱位于惯性臂转轴两相对侧,扭簧一端紧抵该挡柱,扭簧另一端与惯性卡爪侧壁固定定位。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惯性卡爪呈V形结构,其旋转轴恰位于该V形结构尖点位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释放杆的第三滑道根部形成锐角结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释放杆弹性件为扭簧。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技术通过惯性臂手惯性力作用旋转带动惯性卡爪与之发生扣合连接,将惯性臂上的限位柱限制在外释放杆的第三滑道内,外释放杆无法拉动到开锁行程实现车门开锁,进而实现车辆承受特定方向的减速度时,有效的屏蔽掉门锁的内外开功能,避免汽车发生撞击时,车门锁在撞击惯性力作用下自动开锁,避免乘员被抛出车外造成危险,撞击结束后,两次拉动外释放杆后,惯性臂上的限位柱会自动滑入外释放杆的第二滑道内,外释放杆可以拉到开锁行程外围内实现开锁,方便乘员营救或逃生,本技术体积小,可集成在车门内环境受到不同限制的各款门锁产品中,不需要占用额外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在触发前状态图;图2为本技术在触发时状态图;图3为本技术在触发后复位状态图;图4为本技术在正常可开锁状态主视图;图5为本技术在发生碰撞时无法开锁状态主视图;图6为本技术在发生碰撞后系统复位状态主视图;图7为本技术另一种结构原理视图;图8为本技术另一种结构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种侧门锁外开碰撞保护装置,包括外释放杆1、外释放杆弹性件4,外释放杆弹性件4能够给外释放杆I 一个朝向闭锁方向旋转的弹性力,还包括惯性臂2和惯性卡爪3,所述惯性臂2能够沿侧门碰撞惯性方向旋转定位于车门锁内侧壁上,惯性臂2上分别设有一凸起状的锁止臂5和一限位柱6,外释放杆I上形成有一镂空部,惯性臂2上的限位柱6恰能够滑动插设于该镂空部内,该镂空部内形成供限位柱6绕惯性臂2轴线转动的第一滑道7,同时,该镂空部内还设有沿限位臂径向延伸的第二、三滑道8、9,所述第二、三滑道8、9分别位于第一滑道7延伸方向的两端,并分别与第一滑道7交叉连通,所述第三滑道相对第二滑道位于惯性臂2受惯性力旋转方向的前方,第三滑道深度小于第二滑道深度,惯性卡爪3能够转动定位于车门锁内侧壁上,惯性卡爪3上设有一供惯性臂2上锁止臂5滑动的第四滑道10,该第四滑道10的末端形成与锁止臂5能够扣合连接的扣合止挡部11,还设有一弹性带动部12,该弹性带动部12能够实现惯性臂2旋转带动惯性卡爪3跟转,进而使惯性臂2上的锁止臂5沿惯性卡爪3上滑道滑动到扣合止挡部11位置处,并与之扣合连接,外释放杆I侧壁能够紧抵惯性卡爪3另一端,且外释放杆I旋转能够带动惯性卡爪3反向旋转与惯性臂2上锁止臂5脱扣。当汽车门受到外界大力撞击时,惯性臂2在车门被撞击的惯性力作用下顺时针旋转,卡爪在惯性臂2上弹性带动部12的作用下逆时针旋转,一旦惯性力足够大,其就触发惯性臂2和惯性卡爪3旋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侧门锁外开碰撞保护装置,包括外释放杆(1)、外释放杆弹性件(4),外释放杆弹性件能够给外释放杆一个朝向闭锁方向旋转的弹性力,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惯性臂(2)和惯性卡爪(3),所述惯性臂能够沿侧门碰撞惯性方向旋转定位于车门锁内侧壁上,惯性臂上分别设有一凸起状的锁止臂(5)和一限位柱(6),外释放杆上形成有一镂空部,惯性臂上的限位柱恰能够滑动插设于该镂空部内,该镂空部内形成供限位柱绕惯性臂轴线转动的第一滑道(7),同时,该镂空部内还设有沿限位臂径向延伸的第二、三滑道(8、9),所述第二、三滑道分别位于第一滑道延伸方向的两端,并分别与第一滑道交叉连通,所述第三滑道相对第二滑道位于惯性臂受惯性力旋转方向的前方,第三滑道深度小于第二滑道深度,惯性卡爪能够转动定位于车门锁内侧壁上,惯性卡爪上设有一供惯性臂上锁止臂滑动的第四滑道(10),该第四滑道的末端形成与锁止臂能够扣合连接的扣合止挡部(11),还设有一弹性带动部(12),该弹性带动部能够实现惯性臂旋转带动惯性卡爪跟转,进而使惯性臂上的锁止臂沿惯性卡爪上滑道滑动到扣合止挡部位置处,并与之扣合连接,外释放杆侧壁能够紧抵惯性卡爪另一端,且外释放杆旋转能够带动惯性卡爪反向旋转与惯性臂上锁止臂脱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勇吴政文李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麦格纳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