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泵油池减震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42826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3 0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油泵油池减震垫,包括减震垫本体,所述减震垫本体由连接部(1)和支撑部(2)组成,所述支撑部(2)的宽度大于连接部(1)的宽度,所述连接部(1)和支撑部(2)连接成T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垫本体上沿轴向设有限位孔(3),所述支撑部(2)的与连接部(1)相背的面上设有排气凸筋(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增加轴向限位孔,使得减震垫与油池的装配紧密度大大提升,起到避免脱落的效果。再通过在支撑部增设排气筋,避免支撑部与油箱底面粘连,避免因为粘连而导致减震垫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燃油泵油池减震垫
技术介绍
电动燃油泵是用于乘用车汽油机、乘用车油机、商用车柴油机等中的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中的重要部件,燃油泵的作用主要是将燃油从燃油箱中吸出、加压后输送到供油管中,和燃油压力调节器配合建立一定的燃油压力。燃油泵安装在燃油泵油池中,燃油泵油池再安装在汽车油箱中。通常燃油泵油池的下面设有减震垫如图1所示,现有减震垫包括减震垫本体,所述减震垫本体由连接部(I)和支撑部(2)组成,所述支撑部(2)的宽度大于连接部(I)的宽度,所述连接部(I)和支撑部(2)连接成T形结构,连接部伸入油池下面的安装槽中,支撑部支撑在油箱底面,起到减震的效果。这样的减震垫与油池之间固定不牢固,减震垫变形后易脱落。另外,支撑部的面为光滑平面,在于油箱底面接触时,与油箱底面之间无法排气,易被粘连,粘连后不方便取出,也易造成减震垫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脱落的燃油泵油池减震垫。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燃油泵油池减震垫,包括减震垫本体,所述减震垫本体由连接部和支撑部组成,所述支撑部的宽度大于连接部的宽度,所述连接部和支撑部连接成T形结构,所述减震垫本体上沿轴向设有限位孔,所述支撑部的与连接部相背的面上设有排气凸筋。采用上述方案,设置限位孔,对应的在油池的安装槽中设置凸台,装配时,将限位孔对着凸台将连接部插入安装槽中,这样减震垫一方面通过安装槽本身限位,另一方面通过凸台与限位孔的配合限位,增加减震垫的包覆力,极大的提升减震垫与油池的装配紧密度,不易脱落。其次我们在支撑部的下表面增设排气凸筋,在支撑部与油箱底面接触时,起到排气的作用,避免支撑部与油箱底面粘连。使得减震垫不易脱落。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限位孔的中心线与减震垫本体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这样装配更方便。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排气凸筋呈弧形,数个排气凸筋在支撑部上围成不同直径的同心圆,所述排气凸筋之间有间隙。这样排气凸筋有序的排列,易加工,排气效果好,美观。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排气凸筋为异形筋。增加美观性。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排气凸筋为“十”字筋或“一”字筋或字筋。这样便于加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增加轴向限位孔,使得减震垫与油池的装配紧密度大大提升,起到避免脱落的效果。再通过在支撑部增设排气凸筋,避免支撑部与油箱底面粘连,避免因为粘连而导致减震垫脱落。【附图说明】:图1为改进前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减震垫的主视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图4为一种形状的排气凸筋在支撑部上的分布示意图。图5为另一种形状的排气凸筋在支撑部上的分布示意图。图6为第三种形状的排气凸筋在支撑部上的分布示意图。图7为减震垫与油池的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如图2-5所示:本技术的燃油泵油池减震垫,包括橡胶减震垫本体,减震垫本体由连接部I和支撑部2组成,支撑部2的宽度大于连接部I的宽度,连接部I和支撑部2连接成T形结构。优选连接部I和支撑部2均为圆柱形,支撑部2的厚度较小。支撑部2和连接部I为一体成型。减震垫本体上沿轴向设有限位孔3,限位孔3可以仅设置在连接部I上,也可以为通孔。为了方便装配,优选将限位孔3设置在减震垫本体的中心,也就是说,限位孔3的中心线与减震垫本体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对应的在油池下表面的安装槽的槽底设有与限位孔3对应的凸台,连接部I安装到安装槽中时,凸台插入限位孔3中,增加连接强度。支撑部2的与连接部I相背的面上设有排气凸筋4。支撑部2位于下方,排气凸筋4位于支撑部2的下表面。如图4所示,排气凸筋4呈弧形,数个排气凸筋4在支撑部2上围成不同直径的同心圆,排气凸筋4之间有间隙。也可以选择排气凸筋4为异形筋。或排气凸筋4为“十”字筋或“一”字筋或字筋。图中未画出“十”字筋或“一”字筋或字筋。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燃油泵油池减震垫,包括减震垫本体,所述减震垫本体由连接部(I)和支撑部(2)组成,所述支撑部(2)的宽度大于连接部⑴的宽度,所述连接部⑴和支撑部(2)连接成T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垫本体上沿轴向设有限位孔(3),所述支撑部(2)的与连接部(I)相背的面上设有排气凸筋(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燃油泵油池减震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3)的中心线与减震垫本体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燃油泵油池减震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凸筋(4)呈弧形,数个排气凸筋(4)在支撑部(2)上围成不同直径的同心圆,所述排气凸筋(4)之间有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燃油泵油池减震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凸筋⑷为“十”字筋或“一”字筋或字筋。【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燃油泵油池减震垫,包括减震垫本体,所述减震垫本体由连接部(1)和支撑部(2)组成,所述支撑部(2)的宽度大于连接部(1)的宽度,所述连接部(1)和支撑部(2)连接成T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垫本体上沿轴向设有限位孔(3),所述支撑部(2)的与连接部(1)相背的面上设有排气凸筋(4)。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增加轴向限位孔,使得减震垫与油池的装配紧密度大大提升,起到避免脱落的效果。再通过在支撑部增设排气筋,避免支撑部与油箱底面粘连,避免因为粘连而导致减震垫脱落。【IPC分类】F02M37/10【公开号】CN204627818【申请号】CN201520239118【专利技术人】李伟 【申请人】重庆万力联兴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9月9日【申请日】2015年7月3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油泵油池减震垫,包括减震垫本体,所述减震垫本体由连接部(1)和支撑部(2)组成,所述支撑部(2)的宽度大于连接部(1)的宽度,所述连接部(1)和支撑部(2)连接成T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垫本体上沿轴向设有限位孔(3),所述支撑部(2)的与连接部(1)相背的面上设有排气凸筋(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万力联兴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