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02415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1 1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在采取层叠形态的过滤装置中,通过简单的结构将过滤装置维持为层叠形态。吸滤器具备具有可挠性的骨架部件(2)、包裹骨架部件并形成为袋状的滤布(3)、以及贯通滤布且将滤布的内部与外部连通的连接管(4),在连接管,与配置于燃料箱(110)内的燃料吸入口(101)连通,该吸滤器(1)的特征在于,具有收纳均折回而成为层叠的形态的骨架部件以及滤布的环状的约束部件(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过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配置于汽车、摩托车的燃料箱内的燃料吸入口安装的过滤装置(吸滤器)。
技术介绍
在汽车、摩托车等的燃料箱内设置用于将燃料供给至内燃机的燃料吸入口,为了除去混入燃料内的异物,而有时在燃料吸入口的开口端安装过滤装置(吸滤器)。过滤装置具有:骨架部件、包裹骨架部件而形成为袋状的滤布、以及贯通滤布而使滤布的内部与外部连通的连接管,连接管与燃料吸入口连接。在燃料吸入口的下游侧设置泵,从而燃料箱内的燃料从外部向内部通过滤布,从而通过连接管被吸入燃料吸入口。在上述的过滤装置中,为了使装置的外形小型,并且使滤布的表面积(有效过滤面积)增大,而使滤布与骨架部件一同折回,而形成层叠形态(例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所涉及的过滤装置为了避免折回的滤布的表面彼此的接触(为了在滤布的相互对置的表面之间形成空隙),而在相互对置的骨架部件的一方设置贯通滤布而向另一侧突出的卡定凸部,在骨架部件的另一方设置贯通滤布而向一侧突出的收纳部,通过卡定凸部与收纳部的结合而将骨架部件以及滤布维持为规定的层叠形态。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专利第474931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专利文献1所涉及的过滤装置成为用于将骨架部件以及滤布维持为层叠形态的卡定凸部以及收纳部贯通滤布的构造,因此需要卡定凸部以及收纳部与滤布之间的密封构造,从而存在结构变得复杂,并且有效过滤面积减少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以上的背景而完成的,其课题在于在采取层叠形态的过滤装置中,通过简单的结构将过滤装置维持为层叠形态。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为一种过滤装置(1),其具备具有可挠性的骨架部件(2)、包裹上述骨架部件并形成为袋状的滤布(3)、以及贯通上述滤布且将上述滤布的内部与外部连通的连接管(4),在上述连接管,与配置于燃料箱(110)内的燃料吸入口(101)连通,上述过滤装置(1)的特征在于,具有收纳均折回而成为层叠的形态的上述骨架部件以及上述滤布的环状的约束部件(5)。根据该结构,环状的约束部件包围骨架部件以及滤布,由此将骨架部件以及滤布维持为层叠形态,因此能够减少贯通滤布的部件,从而能够使过滤装置的构造变得简单。在上述专利技术中,优选在上述约束部件的内周部突出设有隔离件(42),该隔离件(42)突入上述折回的滤布之间,在上述滤布的相互对置的表面之间形成空隙。根据该结构,能够避免层叠的滤布的表面彼此的接触,从而能够确保有效过滤面积较宽阔。在上述专利技术中,优选上述约束部件具有卡定片(43、44),该卡定片(43、44)向上述滤布的侧缘部延伸,并卡定于上述侧缘部。根据该结构,能够防止约束部件相对于滤布的脱落。在上述专利技术中,优选在上述连接管连接于上述燃料吸入口的状态下,上述卡定片与上述燃料箱的内壁(111)抵接。根据该结构,过滤装置在卡定片与燃料箱的内壁抵接,由此能够避免滤布与内壁的接触,从而能够抑制滤布的磨耗。在上述专利技术中,优选上述卡定片在与上述燃料箱的内壁抵接的部分具有凹凸(69)。根据该结构,卡定片与燃料箱的内壁的接触面积缩小,从而卡定片相对于内壁的滑动变得容易。在上述专利技术中,优选上述约束部件在与上述滤布抵接的部分具有凹凸(61、62)。根据该结构,约束部件与滤布的接触面积缩小,从而能够确保滤布的有效过滤面积较宽阔。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的方案是一种过滤装置(1),其具有:骨架部件(2)、包裹上述骨架部件而形成为袋状的滤布(3)、以及贯通上述滤布且将上述滤布的内部与外部连通的连接管(4),在上述连接管,与配置于燃料箱(110)内的燃料吸入口(101)连接,上述过滤装置(1)的特征在于,上述骨架部件具有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骨架部(11)、以及从上述第一骨架部的一端沿着与上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突出的第二骨架部(12),上述第一骨架部在其长度方向的中间部具有能够弹性变形的第一可挠部(21),上述第二骨架部结合有上述连接管,并且在上述连接管与上述第一骨架部之间的部分具有能够弹性变形的第二可挠部(31),由上述滤布包裹的上述骨架部件与上述滤布一起在上述第一可挠部被折弯。根据该结构,设置从第一骨架部突出的第二骨架部,在第二骨架部设置第二可挠部,因此即使在第一可挠部将第一骨架部折弯,第二可挠部的屈曲也容易。因此,在将过滤装置插入燃料箱时,即使滤布与燃料箱的开口周缘、箱内壁抵接,第二可挠部也变形,从而能够不破损滤布以及骨架部件地配置过滤装置。在上述专利技术中,优选上述第一方向与上述第二方向为相互正交的方向,上述第一可挠部能够以沿着上述第二方向的轴线为中心屈曲,上述第二可挠部能够以沿着上述第一方向的轴线为中心屈曲,由上述滤布包裹的上述骨架部件通过在上述第一可挠部被折弯,从而上述第一骨架部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配置于相互对置的位置。根据该结构,第二骨架部即使在第二可挠部屈曲也难以与第一骨架部干涉,从而不会妨碍第二可挠部的屈曲。在上述专利技术中,优选上述连接管以上述第二可挠部弹性变形,且上述第一骨架部经由上述滤布对上述燃料箱的内壁(111)进行按压的方式连接于上述燃料吸入口。根据该结构,即使燃料箱振动以及变形,也能够维持与过滤装置的接触,从而能够抑制过滤装置与燃料箱内壁的碰撞声。在上述专利技术中,优选上述滤布以上述第一骨架部在上述第一可挠部折弯时不与上述连接管干涉的方式切掉外缘。根据该结构,能够实现过滤装置的小型化。在上述专利技术中,优选上述第一可挠部包括向上述第一骨架部的厚度方向突出的多个发夹形状部(22)。根据该结构,第一可挠部的屈曲变得容易。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以上的结构,在采取层叠形态的过滤装置中,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将过滤装置维持为层叠形态。附图说明图1是吸滤器的立体图。图2是吸滤器的俯视图。图3是骨架部件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骨架部件以及滤布的位置关系的剖视图。图5是约束部件的立体图。图6是约束部件的侧视图。图7是图2的VII-VII剖视图。图8是表示吸滤器的使用状态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应用于汽车、摩托车等的燃料箱所使用的吸滤器的例子进行说明。如图1以及图2所示,吸滤器1具有:骨架部件2、包裹骨架部件2而形成为袋状的滤布3、以及贯通滤布3而使滤布的内部与外部连通的连接管4、以及将包含骨架部件2的滤布3维持为折叠的状态的约束部件5。骨架部件2、连接管4以及约束部件5也可以为树脂的成形品。如图3以及图4所示,骨架部件2具有:沿横向(第一方向)延伸的外形呈大致长方形的第一骨架部11、从第一骨架部1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向与横向正交的纵向(第二方向)突出的第二骨架部12、以及从第一骨架部11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沿着纵向向与第二骨架部12相同的方向突出的第三骨架部13。第一骨架部11、第二骨架部12以及第三骨架部13分别以沿着沿横向以及纵向延伸的一个假想平面的方式延伸。第一骨架部11、第二骨架部12以及第三骨架部13分别具有沿横向延伸的多个横梁15以及沿纵向延伸的多个纵梁16而形成为格子状。换言之,第一骨架部11、第二骨架部12以及第三骨架部13也能够称为具有多个重量减轻部17。在横梁15以及纵梁16的厚度方向的一侧相互隔开规定的间隔地设置有向第一骨架部11、第二骨架部12以及第三骨架部13的厚度方向突出的多个突起18。第一骨架部11在长度方向(横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过滤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过滤装置,其具备具有可挠性的骨架部件、包裹上述骨架部件并形成为袋状的滤布、以及贯通上述滤布且将上述滤布的内部与外部连通的连接管,在上述连接管,与配置于燃料箱内的燃料吸入口连通,上述过滤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收纳均折回而成为层叠的形态的上述骨架部件以及上述滤布的环状的约束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6.01 JP 2012-125625;2012.06.01 JP 2012-125621.一种过滤装置,其具备具有可挠性的骨架部件、包裹上述骨架部件并形成为袋状的滤布、以及贯通上述滤布且将上述滤布的内部与外部连通的连接管,在上述连接管,与配置于燃料箱内的燃料吸入口连通,上述过滤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收纳均折回而成为层叠的形态的上述骨架部件以及上述滤布的环状的约束部件,在上述约束部件的内周部突出设有隔离件,该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生越健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利富高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