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供给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15491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7:12
在燃料供给单元(10)中,用于排放蒸汽的排气通道(42)形成在构成保持器(16)的吸入侧保持器(34)中,并且滤网(20)安装在排气通道(42)的顶端上。滤网(20)包括:多孔体(58),该多孔体(58)具有形成为网状结构的外周面;和壳体(60),该壳体(60)用于保持多孔体(58),壳体(60)设置有面向多孔体(58)的顶部的连通孔(66)。在燃料箱(12)和泵室(38)已经完全清空燃料之后向燃料箱(12)供给燃料时,泵室(38)中残留的气体通过多孔体(58)排放,从连通孔(66)排放到外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燃料供给单元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从车辆的燃料箱向其内燃机供给燃料的燃料供给单元。
技术介绍
迄今为止,车辆已经采用了用于从燃料箱向燃料喷射装置供给燃料的燃料供给单元。该燃料供给单元具有例如壳体、安装在壳体中用于吸入和排放燃料的燃料泵以及用于向外部排出在燃料泵的泵单元中产生的燃料蒸汽(气泡)的排气口。该排气口具有安装在其上的、用于防止杂质等从外部进入的滤网,该滤网包括尼龙纤维网袋形式的多孔材料(例如,参见日本特开第2008-274820号公报)。如果长时间使用燃料供给单元时,设置在燃料供给单元的燃料吸入口中的过滤器被沉积在其上的杂质等阻塞,那么滤网防止杂质随燃料一起通过排气口被吸进到壳体中。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根据
技术介绍
的燃料供给单元的滤网设置在比燃料泵的泵室(燃料被吸入到该室中)低的位置。由此,当在燃料箱是空的状态下(类似地,泵室是空的)向燃料箱供给燃料时,因为与泵室连通的吸入口和排气口在燃料泵的下方向下开口,所以燃料不流进泵室中,但是气体残留在泵室中,燃料箱中燃料的液面上升。此时,由多孔材料制成的网状滤网被浸在燃料中(燃料进入滤网的孔中)。因此,滤网的孔在燃料的表面张力下被燃料堵塞,这使得气体难以通过滤网。通常地,燃料泵被设计为在泵室被供给有燃料的情况下,执行其预定的吸入和排放能力。因此,如果泵室不含有燃料(即,如果泵室是空的),则燃料泵的吸入和排放能力降低。因此,在泵室不含有燃料并且排气口中的滤网被浸在燃料中的情况下,即使泵单元的泵轮开始旋转以由此开始吸入燃料,也不可能向泵室中的气体施加大到足以克服燃料(滤网的孔填充有该燃料)的表面张力的压力。因此,泵室中的气体无法排出到泵室之外,由此燃料泵无法从吸入口吸入燃料,结果是燃料泵往往空转。本专利技术的总体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燃料箱中不含有燃料时,也能够在防止燃料泵空转的同时可靠地吸入燃料的燃料供给单元。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 一种燃料供给单元,该燃料供给单元包括:基座构件,该基座构件安装在燃料箱的开口中并且堵塞所述开口 ;燃料泵,该燃料泵用于吸入和排放燃料,所述燃料泵由连接到所述基座构件的保持器保持;排出孔,该排出孔形成在所述燃料泵中,所述排出孔用于排出在所述燃料中产生的蒸汽;以及滤网,该滤网用于防止杂质通过所述排出孔进入,其中:所述滤网具有带有网状外周面的过滤器和液体连通口,该液体连通口具有的尺寸使得在所述燃料的表面张力下不会在该液体连通口中形成液膜并且提供与用于滤出杂质的过滤器的过滤区域的液体连通,并且所述燃料箱具有在所述燃料箱填充有所述燃料时未填充有所述燃料的空间,所述液体连通口通向所述空间中。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燃料供给单元的所述燃料泵具有用于排出在所述燃料中产生的蒸汽的排出孔和用于防止杂质通过所述排出孔进入的滤网。所述滤网具有带有网状外周面的过滤器和液体连通口,该液体连通口具有的尺寸使得在所述燃料的表面张力下不会在该液体连通口中形成液膜并且提供与用于滤出杂质的过滤器的过滤区域的液体连通。由于这一点,例如,在燃料箱和燃料泵的泵室已经完全清空之后给燃料箱重新填充燃料的情况下,即使过滤器的网孔被附着至其上的燃料堵塞,燃料泵中的气体也可以通过无液膜的液体连通孔排出。因此,即使同时出现燃料泵未被供有燃料的状态和滤网被浸在燃料中的状态,残留在燃料泵中的气体也可以可靠地被燃料泵排出。由此,防止燃料泵遭受因燃料泵的空转而造成的燃料吸入失败,并且燃料泵能够可靠地吸入燃料。【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燃料供给单元的整体结构的视图,该燃料供给单元安装在燃料箱上;图2A是示出图1所示的燃料供给单元的滤网及其附近部件的放大图;图2B是示出在吸入过滤器被阻塞的状态下图2A所示的燃料供给单元的滤网及其附近部件的放大图;图3是示出根据修改例的燃料供给单元的滤网及其附近部件的放大结构图;图4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燃料供给单元的基座构件及其附近部件的放大结构图;以及图5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燃料供给单元的整体结构的视图,该燃料供给单元安装在燃料箱上。【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燃料供给单元10具有:基座构件14,该基座构件14被固定到燃料箱12的上表面12a ;有底管状保持器16,该有底管状保持器16连接到基座构件14 ;燃料泵18,该燃料泵18设置在保持器16中;以及滤网20,该滤网20连接到保持器16,用于防止杂质等从燃料箱12进入。燃料供给单元10是用在燃料箱12 (该燃料箱12具有在其上部中所限定的开口 22)上的顶部安装类型。基座构件14安装在限定在燃料箱12的上表面12a中的开口 22中。基座构件14具有:盘形主体24,该主体24覆盖开口 22 ;和接合部26,该接合部26相对于主体24直立并且被插入在开口 22中。接合部26从燃料箱12的外部插入到燃料箱12中,并且主体24的覆盖开口 22的外边缘部经由多个螺钉28紧固到燃料箱12的上表面12a。基座构件14具有连接器30,该连接器30电连接到燃料泵18,用于从未示出的控制器接收控制信号。保持器16包括:有底管状吸入侧保持器34,该有底管状吸入侧保持器具有用于吸入燃料箱12中的燃料的吸入口 32 ;和排放侧保持器36,该排放侧保持器安装在吸入侧保持器34中并且连接到基座构件14的接合部26。用于捕获燃料中含有的杂质等并且防止其进入燃料泵18的吸入过滤器(未示出)安装在吸入口 32中。排放侧保持器36具有用于向外部排放已经被燃料泵18吸入的燃料的排放口(未示出)。吸入侧保持器34具有排气通道(排出通道)42,该排气通道连接到与燃料泵18的泵室38保持液体连通的排气孔(排出孔)40。燃料中的蒸汽(气泡)通过排气孔40排出到排气通道42中。排气通道42包括:第一通道44,该第一通道44具有形成在吸入侧保持器34的下部中的端部并且沿由箭头A指示的方向向下垂直延伸;第二通道46,该第二通道连接到第一通道44的下端并且沿与吸入侧保持器34的轴线垂直的水平方向延伸;以及第三通道48,该第三通道48大致垂直地连接到第二通道46的端部并且沿着排放侧保持器36的外周面在由箭头B指示的方向上向上延伸。排气通道42的第三通道48的端部延伸到保持器16的轴向中心区域附近并且沿由箭头B指示的方向向上开口。用于防止燃料箱12中的燃料内含有的杂质等被吸入的滤网20安装在排气通道42的端部上。滤网20被容纳在在排放侧保持器36的外周面上形成的存储部(围壁)50中。存储部50从排放侧保持器36的外周面沿径向向外突出。存储部50具有沿由箭头A指示的方向向下打开的矩形截面开口,并且具有限定在其中的空间52。具体地,如图2A和图2B所示,存储部50包括:上壁54,该上壁54垂直于排放侧保持器36的轴线而延伸;以及外壁56,该外壁56垂直于上壁54的端部而向下延伸。滤网20包括:多孔体(过滤器)58,该多孔体形成为由网状树脂材料制成的圆柱形式;和壳体60,该壳体60保持多孔体58。多孔体58具有网状外周面。例如,当燃料沿径向穿过多孔体58时,多孔体58捕获燃料中含有的杂质等,由此防止杂质等通过排气通道42被吸进到燃料泵18中。换言之,多孔体58的外周面充当用于滤出杂质等的过滤区域。壳体60具有:保持器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料供给单元(10、100、150、170),该燃料供给单元包括:基座构件(14、154、176),该基座构件(14、154、176)安装在燃料箱(12、174)的开口中并且封闭所述开口;燃料泵(18、188),该燃料泵用于吸入和排放燃料,所述燃料泵(18、188)由连接到所述基座构件(14、154、176)的保持器(16、180)保持;排出孔(40),该排出孔形成在所述燃料泵(18、188)中,所述排出孔(40)用于排出所述燃料中产生的蒸汽;以及滤网(20、110),该滤网用于防止杂质通过所述排出孔(40)进入,其中:所述滤网(20、110)具有带有网状外周面的过滤器(58)和液体连通口(66),该液体连通口具有的尺寸使得在所述燃料的表面张力下不会在该液体连通口中形成液膜并且该液体连通口提供了与用于滤出所述杂质的所述过滤器(58)的过滤区域的液体连通,并且所述燃料箱(12、174)具有在所述燃料箱(12、174)填充有所述燃料时未填充有燃料的空间(52),所述液体连通口(66)通向所述空间(52)中。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12.05 JP 2011-2654701.一种燃料供给单元(10、100、150、170),该燃料供给单元包括:基座构件(14、154、176),该基座构件(14、154、176)安装在燃料箱(12、174)的开口中并且封闭所述开口 ;燃料泵(18、188),该燃料泵用于吸入和排放燃料,所述燃料泵(18、188)由连接到所述基座构件(14、154、176)的保持器(16、180)保持;排出孔(40),该排出孔形成在所述燃料泵(18、188)中,所述排出孔(40)用于排出所述燃料中产生的蒸汽;以及滤网(20、110),该滤网用于防止杂质通过所述排出孔(40)进入,其中: 所述滤网(20、110)具有带有网状外周面的过滤器(58)和液体连通口(66),该液体连通口具有的尺寸使得在所述燃料的表面张力下不会在该液体连通口中形成液膜并且该液体连通口提供了与用于滤出所述杂质的所述过滤器(58)的过滤区域的液体连通,并且所述燃料箱(12、174)具有在所述燃料箱(12、174)填充有所述燃料时未填充有燃料的空间(52),所述液体连通口 (6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田裕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京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