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立伟专利>正文

内棘组合齿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6492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内棘组合齿轮,属于自行车内变速齿轮。内棘组合齿轮由伞齿轮、直齿轮和圆柱连接体构成。伞齿轮通过圆柱连接体与直齿轮连接成一整体结构。且内壁面为同一圆柱面。在内棘组合齿轮的内壁上有一环形卡簧槽,在直齿轮的内壁上有多个呈环状排列的内棘齿。内棘组合齿轮可套装在内变速自行车的中轴上,与伞齿轮组件、离合键、棘爪组件配合,实现自行车变速,操作灵活、性能稳定、换挡方便。(*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齿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自行车内变速器上的内棘组合齿轮。目前伞齿轮装在同一根轴上,是不可变速的。市售自行车上的变速器是采用装在中轴上的各齿轮半径大小不同的变速齿轮组件与链条配合来完成变速的,这种变速存在很多缺点,如变速齿轮组件裸露在外,既不美观、又易损坏,变速操作不够灵活,变速挡次少等。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节省空间、缩小变速箱体积、减少齿轮轴的数量和提高动力利用率,可在同一轴上实现多级变速的内棘组合齿轮。本技术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即内棘组合齿轮,包括伞齿轮、直齿轮和圆柱连接体。其中,伞齿轮与直齿轮通过圆柱连接体连接成一整体结构。且伞齿轮和直齿轮及圆柱连接体的内壁面为同一圆柱面。上述的伞齿轮其轮面为内倾斜面,也可为外倾斜面,其内壁面上有一环形卡簧槽。上述的直齿轮其内壁上均布有多个呈环状排列的内棘齿。内棘组合齿轮,可作为变速自行车的内变速用的变速齿轮,也可在其它变速机械上使用。多个内棘组合齿轮组合在一起,并装在内变速自行车的中轴上,与伞齿轮组件、离合键或棘爪组件等部件组合,构成内变速自行车的变速器。(内变速自行车的变速箱内充有油)。采用该种变速器制成的变速自行车具有外形美观、变速齿轮不外露(设在一个变速箱内),操作简单,换挡灵活,多挡位,经久耐用,链轮小,维修方便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右视图,图3是本技术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右视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内棘组合齿轮,包括伞齿轮1、直齿轮2、圆柱连接体3。其中,伞齿轮1通过圆柱连接体3与直齿轮2固定连接,伞齿轮1和直齿轮2及圆柱连接体3为一整体结构,且内壁面为同一圆柱面。伞齿轮1的轮面为内倾斜面,其内壁面上有一环形卡簧槽4;直齿轮2的轮面为圆柱面,其内壁上均布有多个呈环状排列的内棘齿5。实施例二内棘组合齿轮,包括伞齿轮1、直齿轮2和圆柱连接体3。其中,伞齿轮1通过圆柱连接体3与直齿轮2固定连接,且为一整体结构。伞齿轮1和直齿轮2及圆柱连接体3的内壁面为同一圆柱面。伞齿轮1的轮面为外倾斜面,其内壁上设有一环形卡簧槽4;直齿轮2的轮面为圆柱面,其内壁上均布有多个呈环状排列的内棘齿5。权利要求1.内棘组合齿轮,包括伞齿轮(1)、直齿轮(2)和圆柱连接体(3),其特征是伞齿轮(1)通过圆柱连接体(3)与直齿轮(2)固定连接,伞齿轮(1)和直齿轮(2)及圆柱连接体(3)为一整体结构,且内壁面为同一圆柱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棘组合齿轮,其特征是所述的伞齿轮(1)的轮面为内倾斜面,也可为外倾斜面,其内壁面上有一环形卡簧槽(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棘组合齿轮,其特征是所述的直齿轮(2)的内壁上均布有多个呈环状排列的内棘齿(5)。专利摘要内棘组合齿轮,属于自行车内变速齿轮。内棘组合齿轮由伞齿轮、直齿轮和圆柱连接体构成。伞齿轮通过圆柱连接体与直齿轮连接成一整体结构。且内壁面为同一圆柱面。在内棘组合齿轮的内壁上有一环形卡簧槽,在直齿轮的内壁上有多个呈环状排列的内棘齿。内棘组合齿轮可套装在内变速自行车的中轴上,与伞齿轮组件、离合键、棘爪组件配合,实现自行车变速,操作灵活、性能稳定、换挡方便。文档编号B62M11/00GK2411203SQ0021079公开日2000年12月20日 申请日期2000年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0年2月13日专利技术者王立伟 申请人:王立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内棘组合齿轮,包括伞齿轮(1)、直齿轮(2)和圆柱连接体(3),其特征是伞齿轮(1)通过圆柱连接体(3)与直齿轮(2)固定连接,伞齿轮(1)和直齿轮(2)及圆柱连接体(3)为一整体结构,且内壁面为同一圆柱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伟
申请(专利权)人:王立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