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治淮专利>正文

双向双驱动正三轮摩托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6477 阅读:5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双向双驱动正三轮摩托车,为一种残疾人代用工具,它包括有车架、前轮、二后轮、后轮轴、链条及发动机并进一步包括有由手驱动摇柄、变速锥形轮机构、主动轮、链条、离合器及被动轮组成的手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双向行驶、双驱动等性能,可普遍取代现有残疾人摩托车。(*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残疾人代步用工具,为一种双向双驱动正三轮摩托车。现有残疾人专用正三轮摩托车,为下肢残疾人的代步工具。它具有体积小、油耗低及由发动机驱动等功能等特点,一般包括有前轮、二个后轮、车骨架、发动机、由发动机驱动的链条传动机构等。其工作时,由发动机输出轴带动主动轮运转,通过链条传动、带动安装在后轮轴上的从动轮运转,从而驱动摩托车前进。这种正三轮摩托车只具有前进方向的车档,不具有倒档,在狭小的平面内无法灵活的行驶或转向。另外,由于发动机的特征不一,长期运转时,容易磨损而出现故障,尤其行驶在途中,给下肢残疾人带来较大的不便。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情况而提供一种可双向行驶且具有发动机驱动和手动双重性能的双向双驱动正三轮摩托车。本技术的双向双驱动正三轮摩托车包括有由车底架和车壳组成的车架、手把、车座、前轮、二后轮、后轮轴、电动链条及发动机,后轮轴上安有电动驱动的被动轮,被动轮通过链条与发动机功率输出轴相连;这种摩托车进一步包括有手驱动装置;手驱动装置由手驱动摇柄、变速锥形轮机构、主动轮、手驱动链条和被动轮及离合器组成;变速锥形轮机构安在车架上由手驱动摇柄驱动,变速锥形轮机构带动主动轮,主动轮安在车架上,其通过链条与被动轮相连;被动轮由离合器控制以驱动摩托车后轮轴。本技术的双向双驱动正三轮摩托车给残疾人带来许多方便,并且有以下明显的优越性能(1)在发动机熄火、损坏等特殊情况下,无需外援,利用手摇动力可继续行驶;(2)能在狭小空间进行全方位微动调整,操作灵活、简便,解决了机动冲力大、无倒车问题,充分提供了驾驶人员的安全保障;(3)能进退自如,解决了下肢残疾人进退不便问题;(4)用手动装置代替发动机作业,作超低速行驶,降低油耗;(5)本摩托车可在相当复杂的路面上行驶自如;(6)该装置可取代机械传动倒车问题,排除了机械倒车的危险性;(7)该车结构简单、成本低,可自行维修和养护,摩托车驾驶者可达到心意操纵,起到了身心运动保健及自娱乐趣。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及结构特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立体示意简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力传动示意简图;图3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力传动示意简图;图4为手驱动装置的正视示意结构图;图5为图4的A~A剖面结构图;图6为图4的B~B剖面结构图。参见图1,本技术的双向双驱动正三轮摩托车,主要包括有由车底架1和车壳2组成的车架,手把3、车座4、前轮5、二后轮6、后轮轴7、电动链条8及发动机9等,有关这部分技术与现有正三轮摩托车结构一致,如车壳2上安有车座、工具箱等,在此不作详细说明,后轮轴7上安有电动驱动的被动轮10,被动轮10通过链条8与发动机功率输出轴相连,由发动机直接驱动摩托车的两后轮;本技术进一步包括有手驱动装置11,手驱动装置11由手驱动摇柄12、变速锥形轮机构13、主动轮14、手驱动链条15和被动轮16,及离合器17组成;变速锥形轮机构13安装在车架上由手驱动摇柄12驱动,变速锥形轮机构13带动主动轮14,主动轮14安装在车架上,主动轮14通过链条15与被动轮16相连,被动轮16由离合器17控制驱动摩托车的后轮轴7。参见图2,上述手驱动装置11中的被动轮16安装摩托车的后轮轴7上,离合器17也安在后轮轴7上,摇动手驱动摇柄12通过变速锥形轮机构13、主动轮14、链条15、被动轮16直接驱使摩托车后轮轴7转动,从而带动摩托车行驶。当发动机9工作时,离合器与被动轮16脱离开,由发动机输出轴轮通过链条8带动被动轮10转动,从而驱动摩托车前进。因而具有双驱动功能。参见图3,上述手驱动装置11的被动轮16和离合器17安在发动机9的输出轴的延长轴7′上;在发动机工作时,离合器17与被动轮16分离开,由发动机输出轴上的主动轮通过链条8带动被动轮10运转,从而驱使摩托车前进,在手动摇柄转动时,离合器17与被动轮16锁定,使离合器17与被动轮16一块运转,摇转手驱动摇柄12通过变速锥形轮机构13、主动轮14、链条15、被动轮16、发动机输出轴、链条8及被动轮10驱使摩托车后轮轴7转动,从而带动摩托车行驶。参见图4,上述的手驱动装置11中的被动轮16利用轴承装在后轮轴7上或发动机功率输出轴上,在发动机工作情形下,后轮轴或发动机输出轴转动时,被动轮可不动,只有在被动轮被离合器锁定的情形下随后轮轴或发动机输出轴一块转动。主动轮14利用轴承座和主动轮轴安装在车架上;主动轮14由手驱动摇柄12带动的变速锥形轮机构13驱动,被动轮16由安装在同一轴上的离合器17控制。参见图4和图5,被动轮16安在轴上(这里说的轴是指摩托车后轮轴7或发动机输出轴7′,即图2和图3两种结构形式,以下类同),为了保证在发动机工作时,被动轮16不随轴一块转动,被动轮16通过轴承18安在轴上;离合器17通过轴上的键槽安在轴上并可沿轴移动;离合器17由拨叉杆19拨动,它具有与被动轮16的槽孔161吻合的突齿171和由拨叉杆19拨动的颈口172,其中心具有轴孔,通过其轴孔可滑动地装在轴7(或7′上);拨叉杆19具有拨叉191、拨叉杠杆192和端部的上窄下宽的楔形斜面193,拨叉杆19通过其中部的杠杆支点20安在车架上,可绕其支点在水平面上运动,拨叉191置于离合器颈口172处,离合器17通过拨叉杆的拨动可在轴7或7′上滑动用以锁定被动轮。在拨叉杆支点左侧或/和右侧安有回位弹簧21,图4所示,左侧的弹簧作用力向外,右侧的弹簧力向里,端部的楔形斜面处于内部且向内倾斜,当从上向下挤压楔形斜面时具有一向外的作用力,迫使拨叉向里拨动离合器以达到离合器与被动轮分开的目的,当作用力消失,拨叉在回位弹簧力作用下,离合器的突齿插入被动轮的槽孔内以使离合器与被动轮锁定;这个作用力可由手驱动摇柄12在不使用时插入杠杆端部所处的特定孔洞内来满足,这样手驱动摇柄具有双重作用。参见图4~图6,主动轮14通过主动轮轴22安装在轴承座23上,轴承座安装在机架(主架)上;变速锥形轮机构13由主动锥形齿轮131和被动锥形齿轮132组成的减速器,主动锥形齿轮轴133,轴承134,轮轴壳135及摇柄接口136组成,被动锥形齿轮132安装在主动轮轴22上,主动锥形齿轮轴133通过上下两个轴承134安装于轮轴壳135内,轮轴壳135安装在机架上,主动锥形齿轮轴133的端部突出轮轴壳135,其端部连接有摇柄接口136;当主动锥形齿轮轴转动时,通过与主动锥形齿轮相啮合的被动锥形齿轮带动主动轮转动,即主动轮14由手驱动摇柄12带动的变速锥形轮机构13驱动。摇柄接口136具有卡口,手驱动摇柄12端部具有卡齿或卡条121,卡齿121与卡口相配合。当摇柄插入接口136内,卡齿卡入卡口内,摇动摇柄12时,从而带动减速器和主动轮14转动,通过链条15驱使被动轮16转动,此时由于摇柄从拨叉杠杆端部的孔洞内拉出用于驱动减速器,离合器在回位弹簧力作用锁定被动轮,从而带动机体的轮轴7转动,驱使摩托车前进,当反方向转动手驱动摇柄,可使摩托车后退,具有双向驱动功能。权利要求1.双向双驱动正三轮摩托车,包括由车底架(1)和车壳(2)组成的车架、手把(3)、车座(4)、前轮(5)、二后轮(6)、后轮轴(7)、电动链条(8)及发动机(9),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双向双驱动正三轮摩托车,包括由车底架(1)和车壳(2)组成的车架、手把(3)、车座(4)、前轮(5)、二后轮(6)、后轮轴(7)、电动链条(8)及发动机(9),后轮轴上安有电动驱动被动轮(10),被动轮(10)通过链条(8)与发动机功率输出轴相连,其特征在于:它进一步包括有手驱动装置(11),手驱动装置(11)由手驱动摇柄(12),变速锥形轮机构(13)、主动轮(14)、手驱动链条(15)和被动轮(16)及离合器(17)组成;变速锥形轮机构(13)安在机架上由手驱动摇柄驱动,变速锥形轮机构(13)带动主动轮(14);主动轮安在车架上,主动轮(14)通过链条(15)与被动轮(16)相连,被动轮(16)由离合器(17)控制以驱动摩托车后轮轴(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治淮
申请(专利权)人:张治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