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兴泉专利>正文

自行车中轴变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6476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行车中轴变速器,包括中轴、链轮以及行星轮系、支架和转轴。其特点是:一个行星轮系套装于中轴和链轮之间,通过行星轮左架板上的内棘轮经太阳轮上的棘爪、传动销与链轮联接,行星轮右架板固定在中轴上,当钢丝绳放松时,一扭弹簧使卡板卡入内齿轮端面棘齿中,此时转动中轴带动行星轮架转动时,太阳轮则在行星轮系的作用下被同向增速,从而带动链轮超越行星轮架增速,达到变速的目的。变速简捷可靠、经久耐用。(*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自行车用的中轴变速器。目前传统的自行车用变速器有二种形式其一是行星齿轮后轴内部变速器,由于后轴皮筒体积不宜太大,筒内空间很小,因此传动齿轮做得很小,一般模楼小于1,因而要求用高级钢材,工艺复杂,造价高,且容易损坏;其二是倒链变速器,这种变速器由于中轴和后轴需要多片链轮重叠,因此不能保证每片中、后轴链轮都在同一平面上,这样会产生斜拉现象,造成链条与链轮的摩擦加大,且易掉链;又由于所有传动元件均暴露在外,易受侵蚀,元件易损坏。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传动效率高,安装于中轴之上链盒之内的自行车变速器,润滑防锈保护效果好,经久耐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自行车中轴变速器,包括中轴、链轮以及行星轮系、支架和转轴。而行星轮系,它包括内齿轮、行星轮、太阳轮和行星轮架板。行星轮通过轴承套装在小轴上,用左右轴承盖安装在左右架板之间。其结构特点为行星轮系套装在链轮和中轴之间,通过太阳轮上的传动销46与链轮21联接,行星轮右架板固定在中轴之上。行星轮左架板上的内棘轮与太阳轮上的棘爪43联接,如此,行星轮左架板既可以带动链轮旋转,又可以让链轮超越;左右架板与太阳轮33之间装有滚珠。内齿轮29用滚珠支承在行星轮右架板和轴承内环39之间。支架4固定于自行车架的斜轴上,卡板27与转轴1均装于支架上,转轴中的方形轴与卡板一端的方孔联接,使卡板能随转轴转动,而使其另一端卡入或脱离内齿轮端面的棘齿,从而卡住或释放内齿轮。钢丝绳与转轴上的转臂12固定联接。扭弹簧2装于转轴之上,其弹力的作用是使卡板卡入内齿轮端面棘齿槽中。本技术由于具有上述结构特点,使自行车既能以中轴与链轮的传动比为1∶1的速度行驶,又能以一定的增速比快速行进,而且结构简单,变速方便,便于防诱,经久耐用。以下结合附图将本技术自行车中轴变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作较详细的叙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如图1、2、3所示支架4固定于自行车架斜轴上;卡板27装于支架上;转轴1亦安装于支架上,其中间方形轴与卡板一端的方孔联接,使卡板能随转轴转动;行星轮系由内齿轮29、行星轮28和太阳轮33以及行星轮左、右架板22、32等组成。行星轮套装在小轴25上,用左右轴承盖26、30安装在行星轮左、右架板之间,整个行星轮系套装在链轮和中轴之间,通过行星轮左架板上的内棘轮经太阳轮上的棘爪43、传动销46与链轮联接,这样既可以带动链轮转动,又可以让链轮超越行星轮架板转动,行星右架板则用键40固定在中轴之上,左、右架板与太阳轮33之间装有滚珠,内齿轮29用滚珠支承在行星轮右架板和轴承内环39之间;钢丝绳9用螺栓10、螺母11夹紧于转臂12和压板13之间;扭弹簧2装于转轴之上,其弹力的作用是使卡板卡入内齿轮29端面棘齿槽中。当钢丝绳9拉动转臂12,带动卡板27按图示方向逆时针转动,从而释放内齿轮端面棘齿时,按前进方向转动中轴16,通过键40带动行星右架板32转动,从而带动行星轮架板连同行星轮绕太阳轮转动,同时通过行星轮左架板22上的内棘轮带动链轮21转动,自行车则按中轴与链轮的传动比1∶1前进;当松开钢丝绳,卡板在扭弹簧2的作用下,卡入内齿轮端面棘齿中,内齿轮则被固定,这时按行进方向转动中轴,行星轮架便带动行星轮28沿内齿轮29啮合滚动,在行星轮系传动原理作用下,太阳轮33被同向增速,则套装在太阳轮上的链轮21亦被同步增速,亦即超越行星轮架板更快地向前进方向旋转。当内齿轮齿数为Nb,太阳轮齿数为Na,根据行星轮系变速原理,本行星轮系变速比等于内齿轮齿数与太阳轮齿数之比值加一,即Nb/Na+1。故本技术自行车中轴变速器能根据实际需要选定的增速比变速。(本技术的样品增速比为2.52)。当搬动安装在自行车扶手上的手柄时,便可拉动或松开钢丝绳,变速动作简捷、可靠,不必倒链,不必换档、经久耐用。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中轴变速器,包括中轴、链轮以及行星轮系、支架和转轴。行星轮系,它包括内齿轮(29)、行星轮(28)、太阳轮(33)和行星轮架板;行星轮通过轴承套装在小轴(25)上,用左右轴承盖(26、30)安装在左右架板(22、32)之间;其特征在于行星轮系套装在链轮和中轴之间,通过太阳轮上的传动销(46)与链轮(21)联接,通过行星轮右架板固定在中轴(16)之上;行星轮左架板上的内棘轮与太阳轮上的棘爪(43)联接,如此,行星轮左架板既可以带动链轮旋转,又可以让链轮超越;左、右架板与太阳轮(33)之间装有滚珠;内齿轮(29)用滚珠支承在行星轮右架板和轴承内环(39)之间;支架(4)固定于自行车架的斜轴上;卡板(27)安装于支架(4)上;转轴(1)亦安装于支架上,其中的方形轴与卡板一端的方孔联接,使卡板能随转轴转动,而使其另一端卡入或者脱离内齿轮端面的棘齿而卡住或释放内齿轮;钢丝绳与转轴上的转臂(12)固定联接;扭弹簧(2)装于转轴之上,其弹力的作用是使卡板卡入内齿轮端面棘齿槽中。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行车中轴变速器,包括中轴、链轮以及行星轮系、支架和转轴。其特点是:一个行星轮系套装于中轴和链轮之间,通过行星轮左架板上的内棘轮经太阳轮上的棘爪、传动销与链轮联接,行星轮右架板固定在中轴上,当钢丝绳放松时,一扭弹簧使卡板卡入内齿轮端面棘齿中,此时转动中轴带动行星轮架转动时,太阳轮则在行星轮系的作用下被同向增速,从而带动链轮超越行星轮架增速,达到变速的目的。变速简捷可靠、经久耐用。文档编号B62M11/14GK2312866SQ9722703公开日1999年4月7日 申请日期1997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1997年9月22日专利技术者陈兴泉, 吴香英, 陈湘宇, 陈湘榕, 陈湘红, 陈湘辉 申请人:陈兴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中轴变速器,包括中轴、链轮以及行星轮系、支架和转轴。行星轮系,它包括内齿轮(29)、行星轮(28)、太阳轮(33)和行星轮架板;行星轮通过轴承套装在小轴(25)上,用左右轴承盖(26、30)安装在左右架板(22、32)之间;其特征在于行星轮系套装在链轮和中轴之间,通过太阳轮上的传动销(46)与链轮(21)联接,通过行星轮右架板固定在中轴(16)之上;行星轮左架板上的内棘轮与太阳轮上的棘爪(43)联接,如此,行星轮左架板既可以带动链轮旋转,又可以让链轮超越;左、右架板与太阳轮(33)之间装有滚珠;内齿轮(29)用滚珠支承在行星轮右架板和轴承内环(39)之间;支架(4)固定于自行车架的斜轴上;卡板(27)安装于支架(4)上;转轴(1)亦安装于支架上,其中的方形轴与卡板一端的方孔联接,使卡板能随转轴转动,而使其另一端卡入或者脱离内齿轮端面的棘齿而卡住或释放内齿轮;钢丝绳与转轴上的转臂(12)固定联接;扭弹簧(2)装于转轴之上,其弹力的作用是使卡板卡入内齿轮端面棘齿槽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兴泉吴香英陈湘宇陈湘榕陈湘红陈湘辉
申请(专利权)人:陈兴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